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监管立体式“出招”,封堵万能险五大风险点

作为曾经风光无限、扮演险资举牌“弹药库”角色,并搅弄传统寿险市场风云的万能险,曾一度畅销,登顶寿险市场的“王座”。但近年来,随着“保险回归保障”及市场利率的持续下行,万能险也在逐渐回归理性。

不过,面对寿险业转型继续深化,利率持续下行,当下的万能险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保障功能有待强化、账户运作不规范、个别公司资金运用较为激进等。

基于此,为从严监管万能险,推动万能险进一步回归保障本源,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深挖问题根源,从制度上有针对性地治理万能险。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继2021年原银保监会下发《万能型人身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后,监管再一次就万能险专门发布的文件,从产品利率、保障水平、账户管理、资金运用监管等方面进行规范,封堵万能险五大风险点。

随着《通知》的下发,五年期以下的万能险将告别市场,万能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也将有新的调整,一场关于万能险的整顿即将拉开序幕。

调整最低保证利率

鼓励发展长期万能险

谈及万能险畅销的原因,无非就是其灵活性强,可以灵活追加保费,调整保险金额,而且还兼具了保障与投资增值的功能。尤其万能险的投资功能,更成为万能险的重要“卖点”之一。

然而,在利率快速下行的背景下,利差损风险抬头,基于此,近年来万能险在利率方面也进行了调整。

具体来看,万能险结算利率下降趋势已延续多年。在2017年发行高峰期,万能险年化结算利率一度高达8%,到2020年前,不少万能险结算利率仍达5%以上。2020年8月,原银保监会人身险部约谈12家人身险公司总经理及总精算师,要求下调结算利率超过5%的万能险产品。

随后在2024年年初,多家险企接到监管部门窗口指导,从2024年1月起,万能险结算年化利率不超过4%,到2024年6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进一步压降,分为3.8%和3.5%两个上限档位。

2024年8月,金融监管总局又印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规定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相关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按1.5%执行;最低保证利率超过上限的万能型保险产品停止销售。

另有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18日,899款万能险产品1月平均结算利率为2.83%,较2024年12月的2.84%进一步下滑,同比降幅达44%。其中,仅36款产品结算利率达到3.5%,而51.9%的产品利率集中在2%—3%区间。

利率调降虽降低险企负债成本,但也削弱了产品吸引力,2024年10月就有保险公司暂停旗下万能险产品的追加保费业务,这些因素也导致万能险保费收入下降。数据显示,2024年万能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2.8%,至5787亿元。

或许为了防范利差损风险,鼓励万能险健康发展,《通知》中规定,允许保险公司在满足相应约束条件时,对万能险产品调整最低保证利率,同时,对期交万能险适当提高基本保险费上限,鼓励发展长期万能险。

禁止五年期以下万能险

产品类型再设限

从“巅峰时期”的万能险看,一些保险公司将其设计成高·收益、返钱快的纯理财产品并大力推广,这造成了以“中短存续”为“嫁衣”的万能险丧失了最本质的属性。为此,在保险回归保障的大趋势下,监管对万能险开展专项检查,并叫停快速返还类产品。

2016年,原保监会对9家公司开展专项检查,并对发现问题的公司下发监管函,责令公司进行整改;2017年,原保监会发文叫停短期、快速返还类的产品。这些举动均在引导保险业转型并优化业务结构,让万能险回归保险保障属性、发挥资金保值增值功能。

经过监管的系列调整,中短存续期产品告别历史舞台,万能险也在回归保障。但从近期看,中短存续期产品再有抬头之势。有数据显示,有两家上市寿险公司在今年前两个月,保费收入分别增长了9%和29%,而一些非上市险企的增速甚至超过了100%。

这样的现象引发了市场焦虑,毕竟,从曾经的经历看,过度依赖这类产品可能会导致市场异化,甚至可能让保险变成了一种短期理财工具,失去原本保障功能。尤其是曾经的中短存续期理财型产品在市场上造成的风险,依然让人心有余悸。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万能险保障水平,《通知》禁止保险公司开发五年期以下的万能险,同时,《通知》规定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合理设定退保费用、部分领取费用、保单持续奖励等产品要素延长保单实际存续期限,进一步满足消费者长期保障需求。保单持续奖励发放时点不得早于第五个保单年度末。

另外,监管规定除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等产品外,其他产品不得设计成万能型;保险公司向同一被保险人销售的同一款万能险产品,所有有效保单的基本保险费之和不得高于2万元;对于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的被保险人,保单签发时约定的身故保险金额不得低于基本保险费的20倍。

强化万能险账户管理

全流程规范账户运作

万能险的灵活性,深受消费者青睐,但账户的安全性,也就是账户运作的规范性也存在一些隐患及问题。

基于此,《通知》规定险企应当为万能险设立一个或多个单独账户,不同万能险单独账户的资产应当单独管理,从而能够提供资产价值、对应的保单账户价值、结算利率和资产负债等信息。

同时,险企应制定万能险账户管理制度,明确启动资金划拨和转出机制,规定账户分拆、合并、注销的触发机制、操作流程、审批权限等事宜,确保资金划拨、账户调整、账户清算的公平性及合理性,不得损害保单持有人合法权益。

当然,险企可以在万能险单独账户设立后6个月内向该账户划拨启动资金,但仅用于账户运行初期资产配置。账户运行期间,当账户流动性充足,且转出启动资金对其资产配置和稳健运营无重大影响时,监管规定险企可以通过现金形式将启动资金一次或分次转出至公司自有资金账户,但累计转出金额不得超过启动资金及其产生的收益之和。

另外,《通知》要求险企根据账户真实投资情况合理审慎地确定万能险结算利率,严格规范特别储备的使用。且特别储备不得为负值,且只能来自于万能险单独账户投资收益率与实际结算利率之差的积累。

对于特别储备的使用,有三大要求,即:

当本期年化投资收益率不低于最低保证利率,且特别储备余额超过账户价值的2%时,保险公司可以使用特别储备弥补本期结算利率与本期年化投资收益率之间的差额,但差额不得超过25个基点。

当本期年化投资收益率不低于最低保证利率,但特别储备余额不超过账户价值的2%时,保险公司不得使用特别储备,本期万能险结算利率不得高于年化投资收益率。

当本期年化投资收益率低于最低保证利率时,保险公司可以使用特别储备弥补最低保证利率与本期年化投资收益率之间的差额,本期万能险结算利率不得高于最低保证利率。

此外,如拟注销的万能险单独账户中有归属于保单持有人的资金,险企应当在账户注销前将其中的资产全部变现,同时采取适当方式告知保单持有人,并妥善做好资金结算。

这些规定也促使险企对于万能险账户实现全流程规范账户运作。

加强账户流动性管理

严禁多层嵌套、股权代持等不当关联交易

运用万能险账户进行投资,是险企投资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如何加强万能险账户资产负债管理,对于险企来讲,也是重要的考验。

《通知》要求险企要定期识别、计量和监测资产负债匹配量化指标,对于存在资产负债错配风险的万能险账户,要依法合规主动采取管理措施。

同时,险企应根据万能险账户的属性及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规范投资行为,例如,严格控制大类资产投资比例,主动管控单一行业、单一品种和单一交易对手等投资集中度比例,有效管理相关风险敞口,确保在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之内。

具体来看,万能险资金投资单一未上市企业股权的余额,不得超过该未上市企业总股本的20%;投资单一股权投资基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该股权投资基金实缴份额的30%。投资单一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的账面余额,不得超过该产品实缴规模的25%。投资单一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余额,不得超过该产品实收信托规模的25%(信用等级为AAA级的除外)。

同时,险企还要加强万能险账户流动性管理,强化集中度监管和非标投资监管,对万能险资金运用从严设置上限。如投资流动性资产与剩余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政府债券、准政府债券的账面余额不得低于账户资产价值的5%;投资未上市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得超过账户资产价值的45%等。

最重要的是,《通知》要求险企强化关联交易监管,健全公司治理,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不得通过化整为零、多层嵌套、通道业务、股权代持、资产代持、互投大股东、控股子公司等方式开展不当关联交易。

设置销售“负面清单”

销售分级严格落地

近年来,市场利率持续下调,一些险企为了减少“损失”,对万能险实施暂停旗下万能险产品的追加保费业务,而这一决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相关权利。

针对这一问题,在今年发布的2025年版本的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中,监管就明确了要严禁万能险追加保费条款描述不清晰、欠缺管理机制、产品设计审慎性不足等内容。

如今,《通知》再次对万能险销售行为方面进行规范,如加强对销售人员岗前培训和持续教育,确保销售人员全面、准确理解万能险产品。

而且在销售万能险的人员资质方面,《通知》列出了四大要求,具有一定保险销售经验,且无不良记录;接受过必要的专项培训,并通过公司内部专项测试;满足销售人员分级管理的相关要求;金融监管总局要求的其他条件。

同时,《通知》还制定了万能险销售“负面清单”,具体包括弱化万能险的人身保险保障属性,仅使用“利息”“预期收益”等词语宣传产品;将万能险产品与其他金融产品进行简单类比或混同;对万能险产品超过最低保证利率的保单利益提供间接或隐性担保;通过调整退保费用、持续奖励等产品设计要素,或设置部分领取、生存领取、减少保额等条款,变相缩短产品实际存续期限;万能险产品搭配其他保险产品的组合销售行为不规范;金融监管总局规定的其他禁止性行为。

这些“禁令”进一步规范了万能险市场秩序,促进了万能险持续健康发展。随着《通知》落地实施,万能险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整顿。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