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用户突破1亿,毛利率增至13%,闪送的"效率密码"是什么?
今年,中国即时配送市场订单量突破千亿单的预测已近在咫尺,行业正从“速度竞争”转向“质量竞争”,技术驱动、场景创新与政策支持成为关键词。
在这一背景下,专注“一对一急送”的闪送公司近日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9.6亿元,毛利率攀升至13.2%,经调整净利润4960万元,核心数据亮眼。
然而,面对顺丰同城、达达等巨头的挤压,以及骑手成本高企、客户付费意愿下滑的挑战,闪送的差异化战略能否持续引领行业?
毛利率创新高背后的"精打细算"
闪送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其经营业绩呈现出稳健向好的态势。
该季度公司营收达到9.6亿元,毛利润为1.3亿元,对应毛利率为13.2%,相较于2024年同期提升了1.4个百分点。这一增长延续了近年来毛利率持续攀升的趋势,2024年闪送毛利率已从2023年的8.7%提升至11%。
盈利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闪送经调整净利润为4960万元,订单量达到5800万单。尽管毛利为1.27亿元(约1750万美元),略低于上年同期的1.3亿元,但整体盈利水平仍在改善。
此外,该季度运营利润为1000万元,运营利润率为1%;净亏损1030万元,而经调整净利表现良好,显示出公司在盈利结构优化上的成效。
成本管控是闪送一季度亮眼表现的关键因素。本季度公司成本为8.34亿元(约1.1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9.77亿元显著下降;不过费用有所增长,达到1.17亿元(约1610万美元),同比增幅27%。
具体来看,销售与市场费用4930万元,同比增长10%;管理费用3790万元,增长46.9%;研发费用2950万元,增长38.8%。
这些数据充分印证了闪送在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提升方面的显著成果。
毛利率的稳步提升,直观体现出公司优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的努力已见实效,也彰显出其商业模式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通过提供高附加值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进而提升利润空间,回馈投资者。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闪送明确表示将持续深耕一对一差异化商业模式,致力于提升用户高品质服务体验,增强品牌竞争力。
同时,公司还将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推动长期可持续发展。目前,闪送业务已覆盖全国295个城市,拥有286万发牌闪送员,注册用户数量突破1亿,庞大的服务网络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巨头夹缝中构建"护城河"
在竞争白热化的即时配送市场,闪送凭借“一对一急送”的差异化模式和高品质服务,成功在巨头环伺的格局中站稳脚跟。
自成立十一年来,闪送始终聚焦用户核心痛点,深耕一对一急送赛道。相较于拼单配送,这种模式在时效性、安全性和服务确定性上优势显著,精准满足用户对重要物品、重要时刻递送的刚性需求。
依托长期运营积累的丰富经验,闪送构建起三大核心竞争力:订单智能匹配的精准度、骑手高效接单响应机制,以及优质的全流程服务体验。特别是在重要物品递送、紧急时刻送达等场景中,闪送的服务价值得到充分彰显,形成了独特的品牌认知。
技术创新成为闪送提升服务能力的新引擎。今年2月,闪送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并迅速开启业务端测试应用。
2025年,公司计划进一步深化AI技术应用,不仅致力于优化用户交互体验,实现更智能便捷的服务触达,还将通过算法升级,提升骑手接单效率和智能调度水平。
此外,闪送基于海量历史数据,搭建起完善的订单需求预测和运力管理大数据模型,通过实时调度与智能路径规划,将全城平均配送时效压缩至26分钟,服务履约能力持续进阶。
然而,行业竞争态势不断升级,闪送也面临多重挑战。在技术布局方面,顺丰同城、达达等竞争对手已在无人配送车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相比之下,闪送在无人化配送领域尚未形成有效布局,技术追赶压力不容小觑。
市场格局上,尽管闪送在“独立按需专线快递市场”细分赛道以33.9%的份额占据领先地位,但在覆盖外卖配送等多元场景的同城即时配送整体市场中,其2023年的市场占比仅为4.6%,业务拓展空间亟待突破。
在规模与盈利间寻找新的平衡点
随着即时配送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多,闪送面临的竞争压力持续加剧。当前行业格局中,其不仅需要应对达达、顺丰同城等传统配送巨头的挤压,还要直面美团跑腿、蜂鸟、UU 跑腿等新兴平台发起的价格战冲击。
闪送主打的 "一对一急送" 模式在成本控制上面临瓶颈,这使得其价格优势难以凸显。在即时配送领域,价格已成为核心竞争要素,各大平台纷纷以低价策略吸引用户。
如何突破规模扩张瓶颈,成为闪送亟待解决的问题。更让其忧虑的是,即便在自身优势的细分领域,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竞争对手的渗透。
"一对一急送" 模式凭借更快的时效和更高的安全性,在高端用户群体中积累了稳定客群,他们愿意为服务品质支付溢价。
但随着市场成熟,越来越多平台开始布局专人专送服务:顺丰同城同样聚焦高价高质路线,达达和 UU 跑腿也在持续完善个性化服务体系,这使得闪送的差异化优势逐渐弱化,市场空间面临被挤压的风险。
为寻求破局,闪送积极拓展合作渠道:2022 年与抖.音生活服务达成合作,2023 年又牵手美团外卖,试图借助平台流量与网络资源提升订单量。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平台的运力服务商还包括达达、顺丰同城等竞争对手,闪送仍需在同台竞技中争夺市场份额。此类合作虽带来业务增量,但如何将新增订单转化为长期用户黏性,仍是悬而未决的课题。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即时配送已从单一送餐场景拓展至 "万物皆送" 的多元生态,平台服务的场景化拓展成为必然趋势。
以美团、顺丰同城为例,其凭借强大的平台资源与供应链整合能力,覆盖了餐饮、零售、生鲜、医药等多领域,构建起全方位的配送生态系统。相比之下,闪送 "独立运营" 模式虽具备灵活性,但在资源生态整合方面存在明显劣势。
未来,闪送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更大突破,需要在场景多元化拓展和差异化服务深化上持续发力,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巩固自身竞争优势。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