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25年中邮保险锚定1500亿保费:一手增资,一手转型!

在盈亏之间,中邮保险实现了攻守转换。如今,这家险企又在备战实现大跨越。

6月20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批复,同意中邮保险增加注册资本39.8亿元。增资后,中邮保险注册资本由286.63亿元变更为326.43亿元。

这是中邮保险引入友邦作为股东之后的首次增资,在为冲击今年实现1500亿保费目标做资本金准备,促进业务转型,谋定“一流险企”。

作为“银邮系”险企中的头部力量,中邮保险凭借中国邮政的渠道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又凭借友邦的专业实力,为市场寄予厚望。

2025年是中邮保险新15年的开端,也是中邮保险加快打造“一流险企”的重要一年。在多项目标指引下,中邮保险一边在通过增资应对偿付能力提升的要求,另一边也在积极谋求业务结构转型,努力打造强有力的内生动力。

增强资本实力

从增资议案审议通过,到监管批准相关事宜,中邮保险的这次增资,可谓迅速且顺利。

据悉,5月15日,在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中邮保险审议通过《关于<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增资扩股方案>的议案》,时隔一个多月,这份增资就获得了监管批准。

中邮保险股权结构

根据各股东持有的中邮保险股份数量看,此次增资主要是由中国邮政集团与友邦保险共同出资。其中,中国邮政集团持股数量由109.478亿股增至139.333亿股,增加29.855亿股;友邦保险持股数量由71.628亿股增至81.575亿股,增加9.946亿股;两家股东合计增加39.801亿股,对应增资金额39.8亿元。

增资完成后,中国邮政集团的持股比例由38.22%上升至42.68%,进一步巩固大股东的地位,而友邦保险则继续保持24.99%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二。

这已是中邮保险成立以来的第九次增资,也是引入友邦后的首次增资。2022年初,中邮保险成功引入友邦作为新股东,并实现增资71.63亿元。在2024年年底,中邮保险又获监管批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50亿元。

这都将直接或间接提升中邮保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据悉,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邮保险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93.94%,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8.92%,据预测,下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将为75.4%,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1.38%。

这次增资后,中邮保险注册资本金达到326.43,跃居人身险行业第四,位于瑞众保险、平安人寿和中汇人寿之后。

转型成必选项

作为一家银邮系险企,中邮保险凭借中国邮政的股东优势,借着数万个邮储网点分销渠道实现了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在2012年,中邮保险的保险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145.46亿元,后续,其业务规模持续扩大。2013—2024年,其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230.37亿元、219.5亿元、247.43亿元、296.49亿元、410.79亿元、576.63亿元、675.41亿元、819.96亿元、858.1亿元、914.34亿元、1098.66亿元、1349.4亿元,已经连续两年挤入千亿级平台。

盈利方面,2012—2024年,中邮保险的净利润分别为-1.92亿元、-1.67亿元、0.23亿元、3.53亿元、4.14亿元、3.72亿元、5.08亿元、17.78亿元、12.46亿元、14.15亿元、4.02亿元、-114.68亿元、91.88亿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其保险业务收入为801.1亿元,净利润为15.65亿元。

可以看出,中邮保险的业务规模在迅速做大,但从盈利看,并没有像业务规模一般如此快速增长,甚至在2023年出现了超过百亿的亏损。2024年凭借投资发力盈利90多亿元。

中邮保险总经理李学军曾在今年举办的活动上表示,2023年中邮保险的特殊之处在于负债端仍执行老准则,但在资产端开始执行新准则,以便与邮政集团报表统一。这使得资产端以市价计量,市值的波动绝大部分传递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中,“一新一旧”的会计准则,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会计对于经济事项计量的科学性,出现了资负两端的不协同。

不过,就业务结构方面,中邮保险与大部分传统险企类似,长期依赖传统寿险业务,与此同时,其保费收入几乎全部来自银保渠道,渠道显得较为单调。

面对这样的现状,转型成为中邮保险的必选项。中邮保险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利率敏感型产品,不断压缩传统终身寿险占比,增加分红年金和分红终身寿险产品。同时,在渠道方面中邮保险也在开拓布局,既打开招商银行、中介公司等多元销售渠道,又依托股东友邦的优势,推出规划师队伍,协助网点赋能渠道专业化销售等。

另外,在康养方面,中邮保险还在2023年启动康养业务,建设“保险+服务”生态,与通用健康、通用康养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康养业务破局,并成功推出“YOU健康”服务子品牌,而且,中邮保险也在借助数字化的力量,全面赋能经营治理。

李学军透露,2025年中邮保险将大力推动分红险,全年保费目标是超过1500亿元,业务结构继续调整,继续压降新单、压降趸交业务。其中,缩短新单的负债久期,新单业务保费预计呈现负增长5%左右,新业务价值争取能过100亿,续期业务保费预计呈现大幅增长。

锚定“一流险企”

目标已定,需要做的就是奋力前行。不过,在前行的道路上,中邮保险仍有不少挑战需面对。

众所周知,自“报行合一”实施后,银保渠道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方面是价值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险企银保渠道的保费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

但不得不提的是,随着“一对三”限制的取消,银邮系险企也面临来自其他险企的压力。如此情况下,如何守住既有的业务规模,也成为银邮系险企的重要任务。

此外,在低利率环境下,客户理财需求不断提升,如何借着保险的特点和优势撬动邮储银行的客户资源,也需要不断创新经营。

今年年初,在中邮保险召开的2025年工作会议暨一届十次职代会上,中国邮政集团董事长刘爱力表示,中邮保险已成为大型险企,大要有大的样子,大要有大的格局,大要有大的能力,大要有大的作为。他对中邮保险提出明确的要求,聚焦六大方面。

⁕ 要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发挥保障服务和耐心资本优势,做实“五篇大文章”,更好地履行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 要更加聚焦战略定位,深刻认识到一流险企是中国邮政“加快打造一流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向行业一流的头部迈进。

⁕ 要更加聚焦协同发展,深化负债端多元化转型和资产端一体化投资,加快构建“保险+医疗+健康管理+养老”完整生态链。

⁕ 要更加聚焦改革创新,深化对标对表,建立健全更为科学高效的高标准市场化体系,全面提升专业化能力。

⁕ 要更加聚焦数字化转型,实现一批标志性、自主性、特色化的数字化成果,释放更多新质生产力。

⁕ 要更加聚焦集约化管理,全面提高运营、财务、风控、审计等集约化水平,打造更强总部和更优分公司,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中邮保险董事长韩广岳也表示,2025年要强力开启“五大新行动”,加快构建适应功能定位、符合行业规律、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框架,开启一流险企事业新征程,坚持稳健经营,做优资产负债联动、多元化渠道和“保险+资管”一体化运作;坚持深化改革,继续深入推进企业级数字化转型和市场化专业化改革;坚持底线思维,织密内控网络,覆盖风控全程等。

随着资本金的注入,中邮保险肩负了更大的使命,需要多管齐下、统筹发力,在打造“一流险企”的道路上加速转型。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