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银理财收1290万元天价罚单,公司首席合规官已离任

6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两张千万级罚单,其中一张针对的是中银理财。罚单显示,中银理财因信息登记管理不到位等多项违法违规事实,被罚款1290万元。

这是中银理财成立以来第三次收到监管罚单,也是罚款金额最大的一张罚单。作为国有大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中银理财近几年的规模增长并不算突出,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的产品管理规模为1.88万亿,被农银理财、工银理财超过,从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第一下滑到第三。

如今收到千万级罚单,更是为这家万亿规模的理财公司敲响合规警钟。

01 同类违规重复出现,首席合规官目前空缺

具体来看,罚单针对的违规行为有信息登记管理不到位,非标债权投资管理不到位,理财产品投资集中度不符合监管要求,流动性不符合监管要求等,涉及非标投资业务、信息登记、理财业务等多个环节。

罚单披露的同一日,中银理财立马发布相关公告,表示该罚单针对的违规行为,是监管机构对该公司2023年理财业务现场检查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并表示相关处罚问题已经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在2024年6月全部整改完毕了。

目前该公司的理财产品运作有序、业绩稳健,该公司也会举一反三,强化合规业务管理。

话虽如此,但对比中银理财成立以来收到的3张罚单,可以发现,此次罚单涉及的部分违规行为,并非是中银理财第一次出现。

如“非标债权投资管理不到位”囊括的违规行为较多,包括非标债权投资余额超限、通道业务违规、理财产品与底层非标资产未做到一一对应、对非标资产的投后管理流于形式、风险处理滞后等多种情况。

至于此次的非标违规具体是哪种违规,罚单并未明确说明,但2024年6月,中银理财被罚款250万元,罚款事由为“非标底层资产到期日晚于封闭式理财产品到期日”“未能有效穿透识别底层资产”,都属于非标债权投资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彼时中银理财的解释,与本次罚单后的解释如出一辙。

另一项违规行为是“理财产品投资集中度不符合监管要求”。为了保障投资者权益,分散风险,监管机构对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集中度有较多要求。

如要求单一公募理财产品持有的单只证券不得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10%,现金管理类产品投资同一家AAA主体评级银行存款、同业存单的规模占比不得超过该产品资产净值的20%等,以防理财公司过度集中投资某一标的。

而中银理财也不是第一次因为集中度问题被罚,2022年5月,中银理财收到开业以来第一张罚单,罚款金额460万元,涉及的六项违规中,便有两项与集中度有关,分别是“全部公募理财产品持有单只证券的市值超过该证券市值的30%”“公募理财产品持有单只证券的市值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10%”。

彼时,中银理财也在官网发布公告回应,称该罚单涉及的违规是2021年5月的理财业务现场调查发现的问题,该公司已经严格按要求完成整改,并会举一反三,强化合规风险管理。

三番两次因同类型的违规行为被罚,能否说明中银理财所谓的“完成整改”“举一反三”,都有些流于形式呢?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罚单所涉违规是2023年检查发现,中银理财也是在2023年开始设立“首席合规官”一职的。

根据各年年报,2022年及以前,该公司并没有首席合规官,2023年4月,中银理财聘任周岩为首席合规官,今年3月,周岩在该职位还未待满两年,便因为“工作调动”卸任了。

周岩离任后,中银理财并未公布接棒人选,该公司的首席合规官一职也空缺至今。

去年 8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发的相关办法中明确提及,金融机构应单独设立首席合规官和合规官,建立三道防线的合规管理框架。在内控合规水平有待提升的当下,中银理财的首席合规官不宜缺位太久。

02 人事变动较频繁,董事会稳定性不足

除了首席合规官无人接棒,当前,中银理财的总裁人选也是悬而未决。今年3月7日,中银理财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收到宋福宁的辞呈。宋福宁因工作调动原因,卸任总裁、执行董事、战略与预算委员会委员等全部职位,辞任自3月3日生效。

宋福宁是中国银行老将,曾在中行多个部门及分行担任要职。2019年,宋福宁调任中银理财,担任党委副书记,并在次年6月被正式任命为中银理财的第二任总裁,一直到今年3月辞职。而中银理财这三张罚单的违规行为实际发生时间,几乎在宋福宁任职期间。

离开中银理财后,有市场消息称宋福宁将回到中国银行,拟任总行部门总。4月9日,宋福宁以中国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的身份参加公开活动。而中银理财这边,宋福宁卸任后,中银理财的第三任总裁人选一直未能确定,目前总裁一职仍是空缺的。

近两年,中银理财的高层人数变化较为频繁,尤其是董事会成员。2024年6月,中行理财原董事长刘东海因年龄原因辞任董事长等职务。此后该公司董事长一职也空缺了半年。

同年12月,曾任中行总行全球市场部总经理的黄党贵调至中银理财,担任党委书记,直到今年2月才正式担任董事长,掌舵中银理财。

在这期间,中银理财董事会还有其他成员变动。就在6月20日,中银理财发布公告称,董宗林先生不再担任董事,本年度还有宋福宁先生、王泽宇先生不再担任董事,同时黄党贵先生新任董事长,董事会累计变更人数超过董事会成员总数的1/3。

2022年-2024年年报显示,中银理财在各个报告期的董事会成员人数分别为6人、10人、8人,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该公司的董事会稳定性较差,可能会导致决策连贯性受阻、董事会监管职能弱化、内部沟通协作不畅等情况出现。

业绩方面,根据中银理财官网披露的年报,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8亿元,实现净利润19.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72%、14.73%。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银行在年报中也披露了中银理财的部分业绩指标。其中,中国银行2023年报显示的中银理财净利润为16.28亿元,而中银理财2023年报显示的净利润则为17.11亿元(经审计)。同一指标在总行和自身年报中为何会出现数据不一致,中银理财并未给出解释。

横向对比,中银理财2024年的净利润虽然低于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等股份行理财子公司,但在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中位列第一。

另外,iFinD金融数据终端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中银理财的理财产品数量为1041只,位列银行系理财公司第10;理财产品规模约为1.42万亿元,较年初出现明显缩水,位列银行系理财公司第8。

一边是业绩增长与规模扩张的现实需求,另一边则是三年三张罚单的内控合规现状,如何达成业绩与内控之间的平衡,需要中银理财管理层倾注更多精力去解决。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