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国内空调市场没有意外!
高温,不用多说,肯定会在一定时间内,带动空调出货的放量增长。但是,想靠高温拯救那些陷入泥潭的空调厂商,就是白日梦!那些已经“轻库存”的空调经销商不能乐观囤货,更不能为了占小便宜选择吃小品牌的特价机。
周简 撰写
连日来,全国大范围内,多个地区创造历史的高温天气,再度引爆空调行业从业者的热情,并一扫往日的憋屈。
从“完全没想过”要装空调的东北地区,空调出货量持续8倍、10倍的增长;到河南郑州、陕西西安等北方地区,出现了一轮“创历史”的高温天气,很多家庭不得不紧急配置空调,或换新空调。
这一系列劲爆信息,均指向了已经苦苦煎熬了大半年的空调厂商,以及陷入低迷多时的空调市场!
一是,高温确实带动了一批大品牌空调的出货量大幅度增长,甚至局面出现爆仓和断货,必须要紧急调货,天猫、京东,以及海尔、美的都在紧急往东北调货,上演“南空北调”;二是,高温还让曾经陷入拼低价恶战的空调厂商,纷纷选择涨价,恢复空调原本的市场价格体系,不再继续搞低价恶斗了。美的、格力、海尔,以及海信、奥克斯、TCL等多品牌的空调恢复原价,市场热度不减。
都说“远水难解近渴”。当前的高温天气,甚至可能还会持续的高温,只是缓解了一批空调企业和商家的焦虑和忧愁,并没有真正解决整个空调产业的困境与压力。原因就在于,从2024年开始,困扰、阻碍、影响空调产业发展,以及左右空调企业业绩的核心要素,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具体来看,家电圈认为,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国补政策引发的家电市场众多厂商的不对等竞争上演。有的厂商抢券容易,有的厂商抢券难,有的厂商直接没有参与国补资格,直接导致空调企业、商家之间的竞争实力差距,被国补政策进一步拉大。最终让早就“寡头主导”的空调产业格局加速释放,空调大厂商们不断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对于很多商家来说,新年度的市场经营,千万要规避中小空调品牌。
二是,年轻用户新消费的崛起和老用户的家庭更新疲软。年轻一代用户对于空调的需求、空调品牌的认知,以及空调购买渠道的转移,都在倒逼所有的空调企业必须要转变经营策略,从拥抱渠道商家向拥抱终端用户的经营落地。但是,这并不容易;同时,传统渠道分销、批发模式已经转不动了,老用户的存量市场拓展更是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持续投入和探索。在新旧用户衔接不畅、青黄不接的消费局面下,一大批空调企业直接被“打懵了”,压根找不到任何有效的竞争手段。
三是,大量企业市场竞争手段的乏力与无效。今年以来,中小空调厂商最为习惯的“拼低价”竞争,彻底被空调大厂商的价格血战到底“封杀”,并释放出空调大企业们“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价格竞争实力和淘汰洗牌野心。这不只是导致一批弱小空调企业的发展陷入停产、歇业,甚至是悄悄关门的境地之中,同时众多空调企业在市场竞争手段的探索上陷入困境。拼低价,厂商没钱赚;不拼低价,厂商又没活路,陷入价格泥潭之中无法自拔。
四是,行业洗牌的加速与经营变革的冲击。空调市场从去年开始就进入了一轮强者主导的大洗牌之中,特别是一些大空调企业的经营策略不断调整,并在一线市场上展开了凶猛的拼抢与冲杀。家电圈认为,在这一轮美的、海尔,以及海信、奥克斯、小米、TCL为代表的大中型企业市场拼抢过程中,重构效率驱动和科技驱动为核心的新引擎,以及再造新动能,通过用户价值再造经营全链链路,其在探索中对空调厂商过去的模式和经验形成了毁灭性冲击。
当前,空调市场新一轮争夺的洗牌和重组大幕,已经悄然开启。虽然,高温带动了部分空调厂商的出货量,让不少轻仓的空调经销商彻底摆脱库存的包袱。这却不是所有空调厂商的“救命稻草”。毕竟,空调市场的黄金周期已经结束,主要空调企业的经营早就是“国内+海外”双轮驱动,完全不会被单一的国内市场所束缚。
那么,对于所有空调产业的从业者来说,最大挑战是什么?最大机会又在哪里?家电圈认为,一是缺少直达用户的抓手和路径、二是缺少经营用户的体系和能力、三是缺少黏住用户的服务和商品;这就要求所有的空调企业,不是盲目跟风搞全员营销、全域零售、直播卖货,而是要快速走出空调产业的旧时代,亲手去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经营新体系。
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