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助贷新规下的整改新方案:试点“24%+公证”

图片

日前,监管对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发出关于会员权益的调研通知,摸排“24%+权益”模式。该文件涉及到大权益、金融类权益以及权益在借款流程中嵌套模式。消息一出,助贷机构纷纷对现有的权益模式进行整改。

消金界了解到,对于一些有能力的头部平台,已经做好过渡期的准备,只做24%以内的资产。不过,对于市场大部分玩家来说,也在着手准备多种预案,在24%的基础上,掺杂着权益、保险、AMC等方案。

整改各有痛点,但大家总的原则是“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单一模式一旦成规模,就会引发大量客诉。

据市场反馈,“24%+公证”和商城模式被认为是相对靠谱的解决方案。今天,我们先为大家拆解“24%+公证”模式。

据了解,一些公证处经过改制,和仲裁委类似,按市场化运作,有意愿多揽业务来创收,目前上海、重庆、安徽等多地都在探索。如今市场探索出一种“组合公证”的模式,即将公证包装为变相权益,已有多家腰部以上助贷机构和头部持牌消金正在进行试点。

总的来看,该模式在收费上具备合理性,一般都是客户自愿缴纳该费用,而且规避了会员权益与借款挂钩,不易引发客诉。

01

回款率提升70%

赋强公证并不是新事物,早在2018、2019年就有金融机构开始应用,金融科技平台此前也多有涉足。

所谓赋强公证,即“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的简称,是强制执行方式之一。其应用的初衷在于,解决传统金融诉讼周期长、成本高,尤其是解决小额案件立案、审判、执行难的问题。

在传统的金融借贷违约案件中,要经历基层法院立案、审判、执行三个阶段,不仅立案程序繁琐、周期长,而且即便到了审判环节、执行环节也相对漫长。尤其是对小额、无抵押的信用贷款来说,通常被认为“占用大量司法资源”,在实操层面比较困难。

而赋强公证的应用,通过在借款人和贷款人达成借贷交易节点上,对借贷行为出具公证书,一旦借款人违约,债权人可以跳过“立案”“审判”流程,以公证方式获得执行依据,直接申请强制执行,大大提升纠纷解决效能。

赋强公证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公证处属于类司法机关,出具的强执公证书本身具有法律效力,而公证本身是债权人直接通过司法程序形成权利的司法手段,因此在流程上没有争议与瑕疵。

此外,公证书归司法局管理,司法局和金监总局属于平级部门;且该费用一般都是客户自愿缴纳该,收费具备合理性,不容易引发客诉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赋强公证能够解决执行的时效性问题。举个例子,之前金融机构做批量诉前保全,保全一般都一个月的时效性,时间届满保全效力则自动失效,不管客户是否还钱,法院都要给客户解除账户冻结。当然,这也使很多黑灰产钻了空子,在斗上,指导债务人如何“解冻账户”的比比皆是。

“赋强公证应用在车贷和租机平台,效果非常好,每笔成本不超过100元,违约后可以快速强制执行,回款能达到70%。”据从业者反馈,通过应用赋强公证,在执行环节可以无限期冻结债务人账户,“效果非常好”。

02

提存保管公证

但是,即便效果好,此前赋强公证主要应用于手机租赁、车辆融租等租赁相关的场景,在消费金融场景并没有被大规模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投入产出比”的问题。

比如,以某借款平台为例,假设该平台有100个借款人,全做了赋强公证,但最终只有5人违约,命中率很低,而其余的95份相当于打了水漂;而该费用不管是由借款人还是贷款人承担,成本都比较高。

此外,区别于传统的公证,赋强公证应用于信用贷款类案件时,多由借金融机构/债权人买单。金融机构一算账,发现执行回来的钱还无法覆盖公证的成本,在经济成本上不划算。

不过,如今市场上衍生出一种创新性的赋强公证,即“组合公证”,通过创新型技术手段的应用以及各个合作环节的打通,将权益包装成公证的形式,批量应用于小额信贷领域。

消金界了解到,目前组合公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提存保管公证”,相当于公证处替债权人向债务人代收保证金。

比如,公证处向债务人收取1000元费用,其中500元为公证服务费,另外500元相当于收借款人的保证金。如果客户按期还款,没有逾期,那么500元保证金原路返回;一旦客户违约后,便把500元保证金打给担保公司做担保代偿。

图片

具体来说,每个公证处的尺度不一样。有的认为公证书大批量返费存在一定问题,因此会委托一个第三方机构,授权某科技公司为公证处提供线上服务、打造一套线上公正系统,代为收取公证保管的技术服务费,之后再由该技术公司将费用返给助贷平台。

不过,有从业者认为该模式存在“瑕疵”,难以起量。具体来说,该模式相当于公证处做了担保公司的活儿,做了类担保业务,这显然超过公证处的经营范围,或被认为是“不当创新”。

03

证据链存证公证

此外,目前市场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方案,即“证据链存证公证”。它是基于借款人和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之间签署的协议,相当于对借贷交易行为产生的证据链,在线上做了一个存证,针对“存证”做出公证。公证处委托为其做存证服务的科技公司代收证据链保管费。

‌一般来说,电子数据通常保存‌3年,如今科技公司受公证处委托,代为替借款人保存三年的证据链,每年向借款人收取一定的费用的保管费。按照每年200/300元的收费标准,一次收取三年,大概就是600/900元的费用。

不过,该模式存在一个技术难点,即视频双录,该环节必然会大大降低借款人的开通意愿。

此外,此前赋强公证应用于租机、车贷等场景,体量较小;一旦应用于线上小额信贷,体量变大,甚至一天产生几万笔,如果仅靠人工坐席,成本非常高。

不过,有些司法局比较开明,接受了“AI远程双录”,在这一环节,公证员远程连线借款人,远程实时双录,确认借款人的公证意向。

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通过AI技术的应用,进而提升赋强公证的服务效率,一旦大规模应用,该模式也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参考之前法诉经验,单一公证处受理量级有限,可能一个月只有几万笔额度,将来该业务一定是分散在全国各地公证处。”总的来说,该模式在流程上相符合规,较少存在瑕疵,被一些从业者认为是“24%+”改造的“必经之路”。

不过,再怎么合规,一旦大规模应用,也会引发一定客诉。此外,“组合公证”涉及技术手段的创新以及跨部门沟通,具体实施效果,还有待市场给出反馈。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