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重疾人群照护!国务院发文强调“长护险+商业保险”齐发力!

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包含四部分十六条内容,其中有三条内容涉及到保险业。

《意见》强调发挥长期护理保险基础支撑作用,包括鼓励各地依托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开展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机构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认定范围。政府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重度残疾人参加长期护理保险个人缴费部分予以分类资助。研究探索将长期护理相关智能化服务和支持性器具等纳入长期护理保险支付范围。

为何在加强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时,特别强调长护险?

不妨看一组数据,《长期护理保险发展蓝皮书显示:商业保险的机遇与挑战》显示,在Katz量表评估下,我国2020—2050年的重度失能人口范围为649万至1317万人;在Barthel量表评估下,我国2020—2050年的重度失能人口范围为1238万至2480万人。

可见,目前重度失能人员是长护险保障的重要人群。

近年来随着政策的支持,长护险持续迎来突破性进展。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有超过1.8亿人参保,累计超过260万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800亿元,这不仅改善了失能人员的生存质量,更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回溯来看,中国的长护险发展经历了从地方自发探索到国家试点布局再到制度扩围定型,逐步成为继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五险”后的社保“第六险”。

《意见》还从落实部门职责和强化监督管理两方面,确保保险业真正助力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

在部门职责方面,《意见》提出,由医疗保障部门做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与实施,支持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

如上所述,长护险是为了因疾病、年老或意外导致生活无法自理的群体设计的保障工具。在人口老龄化、失能人口增加下,长护险无疑是重要社会保障制度探索。

但是,长户险在我国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现实需求和供给不匹配、功能定位尚不明确、护理服务体系不完善、与医疗险边界模糊等。特别在资金上,长护险过度依赖医保基金划拨。

因此,《意见》在强化监督管理方面还提到,鼓励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机构投保综合责任险、意外伤害险等商业保险。

同日,金融监管总局还向业内下发《关于推动城市商业医疗险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从突出普惠定位、坚守商业属性、强化产品管理、加强风险管理、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规范城市商业医疗险,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在产品管理方面,《通知》要求,保险公司要根据充分可靠的疾病发生率、赔付率、费用率等历史数据,科学厘定保险费率;要遵循风险对价原则,实现差异化定价。

在风险管理方面,《通知》强调,保险公司应当加强产品销售适当性管理,向社会公众全面准确解读产品的功能与作用。要会同销售渠道落实免责条款说明义务,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各公司要做实核保和理赔工作,完整记录客户信息、疾病种类、治疗方式、药械清单、价格费用等数据并开展分析研究。

两份文件在同一天发布,看似没有联系,却暗藏联系。

重度残疾人的照护需求具有长期性、专业性和高成本特点,长护险只能提供基础保障。引入商业保险作为补充,是构建多层次照护体系的必然选择。

保险中的“保”,更多的是保障意思。险企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必然需要一定的责任担当,真正发挥其社会“稳定器”作用。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