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人寿被清算,“明天系”险企彻底终结!监管严罚给行业敲警钟!
“明天系”险企的清算工作终于接近尾声。
8月1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一份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列表,有五家金融机构被处以百万级、千万级罚单。其中,三家保险公司在列,作为“明天系”险企之一的华夏人寿及相关负责人,也被监管采取吊销牌照、撤职、罚款、终身禁业等处罚。
自今年6月开始,“明天系”险企及华夏久盈资管陆续迎来清算时刻,先是易安财险与华夏久盈资管被监管罚款,相关人员被撤职并被采取禁业处罚;之后,天安财险、天安人寿先后被吊销牌照,同样被处以不同金额的罚款,相关人员被撤职并被禁业。
如今,最后一家“明天系”险企华夏人寿也走到了这一步,这意味着“明天系”险企正式告别历史舞台,一个资本派系彻底终结。
此外,在这份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列表中,大地财险与国元农险两家险企也因“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费率”“业务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分别被处以百万级的罚款。
华夏人寿被清算
李飞、彭晓东被终身禁业
欠下的债总要还,“明天系”险企遗留的“账单”,也该有最后的说法。
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行政处罚内容显示,华夏人寿主要存在六大问题,包括报送的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客户信息不真实、产品宣传材料不合规、虚假列支费用、违规大幅虚增偿付能力、违规运用资金造成重大损失等。
基于此,监管对华夏人寿吊销业务许可证。同时,对李飞、赵子良、彭晓东、于振亭、李建伟、贾春伟、张峰、项子强、朱友干、王国强、姚志刚、何建奎、蔡可青、邹明红、提建设、王林锋、洪军、姜峰、房延瑞、万进、马捷、赵杰、马登峰等23人进行警告并罚款共计232万元。
监管还撤销了李飞、赵子良、彭晓东、于振亭、李建伟、贾春伟、张峰、朱友干、王国强、何建奎、蔡可青、洪军12人的任职资格,并对张峰、王国强、房延瑞3人采取禁止进入保险业1年的处罚;对李建伟禁止进入保险业3年;对贾春伟禁止进入保险业5年;对振亭禁止进入保险业8年;对赵子良、洪军禁止进入保险业10年;对李飞、彭晓东终身禁止进入保险业。
至今,四家“明天系”险企均迎来终局,正式告别历史舞台。
“明天系”险企处罚方式有区别
或与风险处置方式有关
撤职、罚款、禁业,这是四家“明天系”险企均有的处罚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易安财险并没有被吊销业务许可证,或许这与其风险处置方式有关。
据悉,自“明天系”险企接管时间到期后,各家险企纷纷寻找出路。其中,易安财险风险处置的方式是更换股东,通过系列整改、招募战投,比亚迪的全资收购让易安财险迎来了新生,随后易安财险更名为比亚迪财险。也正是因此,易安财险的业务许可证仍然合规合法,且正在被比亚迪财险所使用。
这一点还可以从公司官网体现出来,比亚迪财险并未重新设置官网,而是将易安财险的网站进行了翻新。
但反观其他三家“明天系”险企,均是由新的股东组团设立新的保险公司,然后承接原公司的资产负债等。
例如,受让华夏人寿资产负债,承接机构网点及人员,全面履行保险合同义务,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及各有关方面合法权益的瑞众人寿,由九州启航基金与保险保障基金共同出资建立,其中,九州启航基金出资339亿元,持股比例60%;保险保障基金出资226亿元,持股比例40%。
中汇人寿则是为化解天安人寿风险而设立,据悉,中汇人寿是由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金332亿元。中汇人寿成立后,承接了天安人寿保单负债、有效资产及全部机构网点,全面履行保险合同义务,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再看天安财险,该公司曾于2022年6月在交易所挂牌转让其业务资产包,紧接着,2022年7月8日,天安财险再次挂牌转让,尽管相较于首次挂牌转让底价打了9折,报19.02亿元,但仍未成功交易。后来,上海国资牵头成立申能财险,这家险企承接了天安财险依法合规开展的保险业务等。
风险处置的方式不同,最后监管给予的处罚方式也略有不同。
监管严惩敲警钟
监管“板子”稳准狠
除华夏人寿被罚外,还有两家险企被监管处以百万级的罚款。
其中,大地财险因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费率,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相关财务、业务数据不准确,客户信息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被监管警告并罚款473万元,同时,大地财险江西分公司也被罚款20万元,19个相关人员被警告并罚款共计115万元。
另一家被罚的险企是国元农险,因报送的报告、数据不准确,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费率,未按照规定计提未决赔款准备金等问题被监管警告并罚款340万元,同时,12位相关人员被警告并罚款共计54万元。
百万级罚单,近一两年来在保险业频繁出现,尤其是一些行业内经常出现的问题,有的险企也会被监管处以百万级罚款。这不仅体现了监管整治顽固性违规行为的决心,也反映出当下保险业违规成本的进一步增加。
近日,中保新知统计了2025年上半年的保险罚单,数据显示,上半年各险企及保险中介机构累计被罚款近1.83亿元,较上一年同期约1.9亿元的罚款总额出现了小幅下降。其中,财险公司是处罚的重灾区,处罚金额占比超六成,其次是寿险公司,罚金占比超28%。
虽然罚款总额有所下降,但并不意味着监管力度有所放松。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上半年监管开出的大额罚单、顶格处罚屡见不鲜,对相关责任人的问责力度也明显加大。
中保新知通过“上半场保险机构吃罚单1.83亿元!监管严惩,敲响哪些警钟?”一文还分析了罚单背后给行业带来的一些警示。从处罚初衷来看,严惩的背后,是监管要整治市场乱象的决心。就像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所言,“我们将紧紧围绕强监管严监管,坚决做到‘长牙带刺’,聚焦影响金融稳定的‘关键事’、造成重大金融风险的‘关键人’、破坏市场秩序的‘关键行为’,把板子真正打准、打痛”。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