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汇丰人寿新15年增资本、换舵手!开启“双精算”管理模式?

自合资转外资后,汇丰人寿一直在获得外资股东在资金上的支持,得以实现经营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外资股东汇丰一方也通过汇丰人寿加大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布局。发展如火如荼之际,汇丰人寿也正式迎来了新一任“掌门人”。

8月13日,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批复同意CHING SZE WAN WINNIE(程思韵)汇丰人寿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时隔7个月后,汇丰人寿“掌门人”正式落定。

程思韵,精算出身,与汇丰人寿总经理胡敏的经历类似,胡敏为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同时拥有北美精算师协会正式会员资格。这样“双精算驱动”的管理架构,体现出汇丰人寿在产品定价及风险管控方面的优势。

另外,作为一家外资险企,今年是汇丰人寿新15年的开端。年初,汇丰人寿再一次迎来外资股东的资本支持,注册资本再上台阶。

回顾近年来汇丰人寿的经营状况,受投资波动影响,盈亏交互出现。未来,如何协调强负债端与资产端的平衡,提升盈利能力?

精算背景掌舵

“双精算”架构形成

程思韵任职资格的获批,在行业预料之中。

据悉,今年1月,汇丰人寿曾发布公告称,孙丹莹卸任公司董事、董事长职务,当时为非执行董事的程思韵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在汇丰人寿2025年一季度报告中,程思韵就被提名为新任董事长,如今顺利“转正”。

与前任董事长孙丹莹的工作经历不同,程思韵有着丰富的保险从业经历,在精算咨询、保险、再保险等行业有超过20年的工作经验,拥有丰富的产品方案和风险管理经验,可以说是一名保险业“老人”。

资料显示,程思韵,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精算科学理学士学位,同时为英国精算师协会会员,在加入汇丰人寿之前,程思韵曾在华信惠悦咨询公司、RGA美国再保险、瑞士再保险等工作。她曾担任华信惠悦咨询公司精算顾问,后来转战RGA美国再保险,负责中国香港和东南亚地区的市场营销精算工作。

2012年,程思韵加入瑞士再保险,这段工作经历也是其保险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一笔。她在瑞士再保险集团工作十余年,先后执掌亚洲区健康与医疗解决方案业务,并负责人寿和健康险在东南亚、印度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市场拓展。2021年,程思韵升任为瑞士再保险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更全面主导北亚洲区人寿及健康再保险业务,跻身公司亚洲区多个核心决策委员会。

2023年11月,程思韵加入汇丰集团,出任环球保险业务首席产品官;2024年10月,获批出任汇丰人寿非执行董事;今年年初被提名为汇丰人寿董事长。可见,程思韵的专业素养与领导能力得以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汇丰人寿管理层中也有多位有着精算背景的管理人员,例如总经理胡敏、总精算师林庆敏,以及总经理助理兼首席风险官劳硕妮。如今,再加上程思韵,汇丰人寿形成了董事长、总经理“双精算核心”的领导架构。

股东持续注资

市场布局加快

事实上,强调精算管理者的重要性,也成为外资险企的一大特点,例如,友邦、华泰等外资险企的领导班子中,也有不少专业精算人员。

再回到汇丰人寿,作为国内第二家由合资转外资的寿险公司,汇丰人寿是汇丰保险布局中国保险市场的重要抓手。因此,为了增强汇丰人寿的实力,自汇丰人寿转为纯外资后,汇丰保险连续不断向汇丰人寿增资。

具体来看,2022年10月,汇丰保险获准向汇丰人寿增资6.35亿元,增资后,汇丰人寿注册资本由10.25亿元增至16.6亿元;2023年6月,汇丰保险获准向汇丰人寿增资6.54亿元,增资后,汇丰人寿的注册资本由16.6亿元增至23.14亿元。

今年2月,汇丰人寿发布增资公告称,拟增资3.62亿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将由23.14亿元增至26.76亿元,由唯一股东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全额出资,这一增资也在7月份获监管批准。

整体来看,自汇丰人寿转为外资后,汇丰保险已累计向汇丰人寿注资16.51亿元,进一步增强了汇丰人寿的资本实力。汇丰人寿曾表示,随着股东变更完成与增资计划的实施,公司将进一步拓展分支机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渠道拓展,提升产品创新与市场竞争力,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和投资管理能力。

在资本加持下,汇丰人寿也加快了在中国的布局。

据悉,2023年10月,汇丰人寿江苏分公司获批筹建;2023年12月,汇丰人寿四川分公司获批开业;2024年1月,汇丰人寿江苏分公司获批开业;2024年9月,其江苏分公司业务又拓展至南京。目前来看,汇丰人寿经营区域已覆盖上海、北京、深圳、天津、广东省、浙江省、四川省、江苏省等多个重点地区。

新15年启航

经营挑战犹存

2025年,是汇丰人寿新15年的开端。回顾汇丰人寿过往发展可以看出,自汇丰人寿转为纯外资后,其业务增长速度也在加快。

具体来看,在2021年之前,汇丰人寿的业务呈小步慢走的增长模式。2015年至2021年,其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8.52亿元、8.53亿元、14.14亿元、14.25亿元、18.24亿元、18.74亿元、24.4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93%、0.12%、65.77%、0.78%、28%、2.74%、30.52%。

2021年年底,汇丰人寿转为纯外资。2022年至2024年,其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37.25亿元、73.11亿元、130.8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2.29%、96.27%、79.03%。2025年上半年,其保险业务收入为73.86亿元。

与此同时,汇丰人寿的资产规模也在高速扩张,例如,2023年年末,汇丰人寿的总资产为267.8亿元,至2024年年末,这一数据增长至421.47亿元。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其总资产为503.84亿元。

不过,从盈利方面看,汇丰人寿尚未站稳。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4年,其净利润分别为1.76亿元、-1.61亿元、1.12亿元、-2.06亿元、0.15亿元、0.01亿元、-2.25亿元、-5.41亿元、-0.85亿元、1.95亿元。2025年上半年,汇丰人寿又亏损了0.91亿元。

经营不稳定的背后,或与投资表现相关联。例如,2024年,汇丰人寿综合投资收益率高达7.92%,这一强劲的表现对冲了当年负债端因利率下行带来的准备金计提压力,为汇丰人寿的扭亏为盈做个重要支撑。但今年上半年,其综合投资收益率为1.83%,拉动力并不明显。

此外,从业务结构看,汇丰人寿对于银保渠道的依赖度很高,而这也令其在手续费及佣金方面有了很大支出,例如,2023年,其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为4.06亿元,同比增长93.3%;2024年,其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为6.4亿元,同比增长57.64%,其中,汇丰银行收取的费用占比高达59.06%,同比增幅25.17%。

目前,在低利率环境下,个代渠道乏力,加剧了银保渠道的竞争,同时也推高了渠道费用,如何更好控费并通过投资端对冲压力,是绝大多数险企需要考虑的,其中过度依赖银保的险企尤甚。“双精算核心”的汇丰人寿如何实现业务强劲又效益提升,现在也是考验的关键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外资险企均在打造自己的专属竞争力,例如,友邦人寿正在借助机构扩张来实现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加速布局,安联人寿则在安联控股的助力下,在产品等方面形成自身优势。而汇丰人寿也正在加快融入汇丰集团的生态链,如加入汇丰打造的大财富管理矩阵,成为其中关键一环。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