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2025年秋季资本论坛观点速看
8月27日,广发证券主办的“智见中国资产”2025年秋季资本论坛吸引了约600家上市公司、近3000名机构投资者参会,围绕“十五五”规划、AI产业革命及资本市场修复逻辑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战略机遇与投资新路径。
(广发证券副总经理张威致开幕辞)
广发证券副总经理张威表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新一轮AI产业智能化革命浪潮叠加即将揭晓的“十五五”政策规划,中国资产正迎来价值重估的重要战略机遇,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深入研判、“智者见智”。目前稳制度、稳资金、稳公司的“稳市”力量不断集聚,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促进了中国资产重估。新科技突破、新消费扩容、新制造提质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聚合,中国优秀的企业家群体不断进取向上,推动产业环境更新与新业态成长,从底层重塑资产价值逻辑。未来,广发证券将进一步聚焦核心赛道专业能力建设、核心客群服务体系打造,同时加快国际化业务布局。热诚期待用自己的专业服务,和各位朋友共同智见未来、制胜未来。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尹艳林发表主题演讲)
(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发表主题演讲)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尹艳林围绕“中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分享了未来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宏观政策方向及产业重点;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围绕“全球化新动能与未来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分享了国际格局变革下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中的角色演变。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博士发表主题演讲)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发表了以“如何看本轮权益资产修复背后的宏观逻辑”为主题的演讲。首先是这轮市场修复的驱动因素,他认为2024年9月至2025年5月源于“924”稳增长带来的宏观基本面改善;6月起则进一步叠加其他线索,包括狭义流动性宽松、居民资产转移,以及人民币升值-资产升值正循环。其次是本轮市场的“高成长叙事”特征,从经验规律看,一般源于风险阶段性出清(敢买)、名义增速尚低(传统资产赚钱效应不强)、流动性充裕(资金机会成本低)、预期回报率存在粘性(gao收益率资产荒)、产业叙事存在(有存在想象空间的资产)。关于后续可能的演变路径,一是外部逆全球化风险;二是定价逐步正常化;三是建筑业修复带来广义流动性改善、狭义流动性收敛;四是反内卷效果逐步出现抬高名义增长中枢和盈利预期。
(广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发表主题演讲)
广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发表了题为“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的演讲。他提出,维持“指数上行收益和下行风险不对称”的判断,市场切换至牛市思维,趋势一旦形成短期很难逆转,不轻易以震荡市或熊市的经验规律作为信号。监管资金和保险作为两大蓄水池,类似于提供流动性支持,起到逆周期调节效果,锁住下行风险。居民存款搬家和美元资产外溢作为另外两大蓄水池,暂时还没有显著流入A股市场,但是也可以作为后续增量储备,尤其是如果有特朗普访华或者Q4会议的重要trigger。同时,国内保险利率上限下调、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大幅提升,让这两大蓄水池的水位进一步提升。为了防止指数上行风险,在经济周期类资产中,建议配置一些与短期数据不敏感的板块,比如金融IT、券商、保险;而从低位博弈角度,也可以关注港股地产、A股地产链。景气成长类仍是牛市主线,继续看好科创板的机会:一方面海外算力链、创新药仍在牛市产业主线的进程中;另一方面,国产算力、国内AI基建、AI端侧应用的产业预期也在修复当中,前期重点推荐的科创芯片、虽迟但到。
此外,广发证券还精心筹划了8场平行分论坛,围绕大类资产配置、量化投资、AI、人形机器人、新消费、创新药、反内卷等议题,邀请60多位产业界资深嘉宾进行了精彩分享。
(主论坛现场照片)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