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姐弟资本局,600亿信立泰加速拆分上市

摄图网_500610871_全球智能办公(企业商用).jpg

《投资者网》蔡俊

近期,信立泰(002294.SZ,下称“公司”)加速拆分上市的进程。截至目前,公司市值约600亿元左右。

今年以来,公司子公司信泰医疗“表决权委托+换股交易”,拿下巴特勒生物的控股权。2022年和2023年,该子公司引入外部融资和启动上市计划。如今,新资产的注入被视为下一步运作的前哨,其内在估值或夯实。

其实,拆分上市是实控人家族内部接班后,运筹已久的想法。历经早前集采落标的动荡,公司从研发到销售开启内部变革,取得一定成效后,又在今年遇到现金流考验。这种对自身范式的转变能否穿越周期,还需时间验证。

拆分上市加速

信立泰的资本暗线,报告期内浮出更多水面。

2024年,子公司信泰医疗分两次合计支付5500万元,取得巴特勒生物15.09%股权。截至2023年,标的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3.84亿元,投前估值4.1亿元。

今年3月,信泰医疗与巴特勒生物的大股东鸿歆敏签署协议,后者将其持有46.36%股权对应的表决权独家、无偿且不可撤销地委托给信泰医疗行使。3个月后,公司再次资本运作,以7657.71万元受让标的其他股东持有的21.06%股权,并追加3000万元增资,持股比例提升至40.5%。

同时,信泰医疗与鸿歆敏达成换股协议,后者以其持有的29.49%股权作价1.3亿元,认缴信泰医疗新增注册资本,获得信泰医疗2.65%股权。至此,交易完成后,信泰医疗直接持有巴特勒70%股权。

通过“分阶段股权收购+表决权委托+换股交易”的进阶运作,信泰医疗对巴特勒生物实现控股。从业务和资本的双重维度上,公司的伏笔埋得够深、战线拉得够远。

一方面,巴特勒生物主营神经介入治疗,虽然2024年仍亏损2140万元,但填补了信泰医疗在该领域的产品空白。另一方面,交易中的估值协同与利益绑定,为分拆信泰医疗上市加入新筹码。

2020年,公司着手医疗器械板块的整合,向信泰医疗注入苏州桓晨 、雅伦生物等心血管业务资产。2022年,信泰医疗实施股份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信达鲲鹏基金,投后估值达47.2亿元。2023年,拆分信泰医疗上市正式启动,中金公司为保荐机构。

但往后的岁月,无论A股还是H股都在收紧医疗器械的IPO审核,融资环境进入冰点。更关键的是,信泰医疗的高估值受到市场挑战。

2020年,桓晨医疗失标冠脉支架系统的集采,公司对其计提1.21亿元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纳入信泰医疗后,桓晨医疗着手开发Alpha Pro可降解涂层支架,以避开集采竞争,但未正式获批。

换言之,信泰医疗的核心竞争力仍未锚定,高估值的根基并不牢固。2024年,该企业营业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41.68%。同期,可比公司沛嘉医疗营收6.16亿元,目前市值约50亿港元。以此看,信泰医疗收购亏损的巴特勒生物,更深层的意义或是介入细分赛道夯实高估值,为后续IPO铺垫。

姐弟俩接班

2022年,公司创始人叶澄海之子叶宇翔出任董事长。早前,其任职公司总经理,姐姐叶宇筠为公司总经理助理。姐弟俩正式接班,在一个风雨飘摇的转型时代开启自己的时代。

2019年和2020年,公司明星产品泰嘉和冠脉支架系统均落标集采,直接引发业绩承压与市值下滑。行业与资本的巨变下,姐弟俩启动内部调整,涵盖销售、研发等条线。

销售设置上,公司裁撤原先用于学术活动的一线业务代表团队,仅保留至大区或者省区层面;带量采购之后各地区无条件挂网,具体事宜移交商务部门负责。

研发方向上,公司向创新药转型,聚焦既有的心血管疾病之际,逐步向肾、代谢、骨科拓展新管线。2022年到2024年,公司终止多个早期生物药、化学药等研发项目,并做出费用化处理。另一方面,公司与外部开展合作研发碱基编辑药物、小核酸平台等。

这种调整的底层逻辑,主要是公司围绕慢性病展开,以创新药上市为基点,持续性构建全方位的高血压生态圈。2023年以来,公司的业绩和市值有明显回升。市场普遍认为,创新药管线集群形成、创新品种兑现销量之际,公司坐稳了慢病赛道的前排。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1.31亿元、3.65亿元,各自同比增长4.32%、6.1%2023年以来,创新药信立坦超越泰嘉,成为公司新的最大单品。而且,恩那罗、信超妥等创新品种持续进入商业化。

现金流为什么承压?

信立泰的转型,并非对已有模式的修补,而是对自身范式的一场改造。这个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今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5亿元,同比下降20.19%;应收账款7.01亿元,同比增长35.6%,远高于营收增速。换言之,公司的现金流遇到考验,背后因素有三个。

首先,创新药信立坦完成2023年和2024年的高增长后,势必进入增速放缓阶段。同时,既有的仿制药收入仍占30%左右,当新品未能完全替代仿制药时,承压在所难免。

其次,公司终止研发项目,或存在利润调节。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符合资本化的研发项目31个,合计金额16.58亿元。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5.96亿元;占研发投入的58.59%,明显高于恒瑞医药、丽珠集团的10%-20%。

最后,实控人家族的质押。截至7月,大股东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质押公司6.35亿股,占所持比例的17.94%。

然而,三个因素是具有一定周期性的。理论上,只要公司继续打造出如信立坦的大单品,现金流承压就会缓解。但关键在于,公司眼下的销售模式能否应对愈发激烈的挑战。

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8.36亿元,同比增长12.8%;销售费用率39.2%,较2023年的30.18%有明显增长。究其原因,公司逐渐加大倚赖代理商开拓市场。2023年和今年上半年,代理销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9.7%和42.3%。

这种明显的变化,在转型初期帮助信立坦快速打开基层市场,也让公司将资源集中于研发环节。但外部竞争愈发激烈,恒瑞、石药等大厂加速布局公司的优势赛道时,或需要销售团队更专业的能力,如证明药品的疗效与性价比。此时,代理模式能否撑起重任,需要考量。(思维财经出品)■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