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的“宗氏时代”,正式落幕?
《投资者网》张静懿
备受关注的娃哈哈,再度新添剧情。
9月12日,宗馥莉辞去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全部职务,相关程序已获股东会与董事会通过。
10月10日,娃哈哈集团召开董事会,除通过宗馥莉辞职事项外,还任命许思敏为娃哈哈集团总经理,董事长职务空缺。
10月11日,宗馥莉的亲叔宗泽后在朋友圈公开批评宗馥莉“德艺双修“尚有欠缺。这一番言论迅速引爆舆论,将本已复杂的娃哈哈家族纷争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家族分歧摆上台面
据悉,宗馥莉并非首次辞任娃哈哈职务。早在2024年7月,她就曾短暂辞去娃哈哈相关职务,彼时亲叔宗泽后在社交平台还留有余地,以“刚则易折”暗指其处事风格,并称辞职“是件好事”。但这一次,宗泽后的态度变得尖锐直白。
10月11日,宗泽后在朋友圈主动回应外界关切:“好多朋友为宗馥莉第二次辞去娃哈哈职务来问我”,话锋一转便直指问题核心——“上一次她辞职时我说过一段话,那时她听进去,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局”。他指出宗馥莉“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了解太少”,“德艺双修”尚有明显欠缺,并强调:“娃哈哈不是宗家的,是80、90后共同的记忆。”
这番言论迅速在舆论场“炸锅“,不仅将娃哈哈的家族矛盾从“暗流“推向“明流“,宗泽后还进一步指出宗馥莉“被网友和水军害了”,质疑其在父亲宗庆后去世后“雇水军打造人设”,最终落得“毁在自己手里”的结局;即便承认宗馥莉在宗家下一代中“算是出类拔萃”,却仍对其“德行”保留明确意见。
不过宗泽后并非“中立旁观者“。公开信息显示,其关联的贵州宗盛刺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此前曾因侵用娃哈哈商标,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80万元——这层利益关联,也让他的批评多了几分复杂色彩。
“去家族化”改革
宗馥莉此次辞职,或许是过去一年多“去家族化”改革矛盾的集中爆发。
自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便主导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调整:关停了18家由杜建英(宗馥莉同父异母弟妹的母亲)关联方持股的工厂,涉及深圳、重庆、沈阳等地;2025年初推动渠道“大转移”,将原属娃哈哈的14个省份经销商合同,全部转签至自己全资控股的宏胜饮料集团;甚至试图将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给同样由其全资控股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不过这一步踩了国有资产红线,被杭州市上城区国资委及时叫停。
改革的效果呈现“两极分化”:好的一面是,2024年娃哈哈收入增长53%,创下历史最高增速;糟的一面是组织震荡加剧——据内部统计,老员工合同转签至宏胜体系后,年终奖缩水至原来的20%-30%,生产部门离职率一度飙升至45%;陕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杜建英持股60%)关停后,还引发了工人集体劳动仲裁。
此外还有控制权危机。从股权结构看,娃哈哈目前由杭州上城区国资委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职工持股会持股24.6%。而眼下,宗馥莉面临着三名同父异母弟妹的继承权诉讼:对方称宗庆后生前承诺为每人设立7亿美元信托,要求冻结宗馥莉名下约18亿美元离岸信托资产;宗馥莉方面则拿出2020年签署的遗嘱,主张“境外资产由独女继承”。目前香港法院已要求双方补充证据,裁决延期至2025年9月。
对宗馥莉而言,离开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可以全心经营自己的品牌“娃小宗”,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值得注意的是,10月11日,“娃小宗”已在一家社交平台注册账号,认证的企业为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粉丝只有1840人,尚未发布任何内容。
但宗馥莉的辞职也将娃哈哈推入一个关键过渡期。目前,围绕21亿美元离岸信托的法律程序仍在推进,娃哈哈集团尚未公布新任董事长人选,也未就未来战略方向作出明确说明。这场围绕控制权的博弈,显然还未到结局。(思维财经出品)■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