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人寿发债11亿,大股东鼎力支持!如何打赢“突围战”?

作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首家全国性寿险法人机构,横琴人寿踩着国家打造大湾区的节奏宣告成立,并因在行业内“特立独行”而被贴上“创新”的标签。这家致力于打造中国寿险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的险企,在发展的道路上波折不断。
规模扩张、利润萎缩,偿付能力也需再提升。好在经过“华发系”的两次增资,横琴人寿暂时缓解了资金上的压力,正因股东格局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变化。从长远看,处在快速发展轨道上的横琴人寿,仍有资本补充需求。
10月30日,横琴人寿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横琴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1.6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2.47%。报告中横琴人寿表示,拟发行不超过11亿元资本补充债券,华发集团提供全额担保。
从破格持股,到全额无条件担保,“华发系”的支持显而易见。作为中小险企之一的横琴人寿,要想打赢这场“突围战”,关键在于自己。
拟发11亿资本补充债券
大股东全额无条件担保
关于发债,10月24日,横琴人寿就已发布关于与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担保协议的重大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公告。公告显示,横琴人寿拟发行不超过11亿元资本补充债券,华发集团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被担保的债券合计最高债权额为11亿元。
本次拟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11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期限为10年(在第5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对于这次债券募集资金的用途,横琴人寿表示是用于补充公司资本,提高公司偿付能力水平,为业务良性发展创造条件,支持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在此之前,横琴人寿经过了两轮增资,且均是由“华发系”的珠海铧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珠海铧创”)单独增资。
具体来看,2022年5月,横琴人寿发布增资公告称,新增注册资本3.85亿元,每1元注册资本对应2.26元,由股东珠海铧创单一认缴。增资完成后,横琴人寿注册资本由20亿元变为23.85亿元,另外,增资款中的4.84亿元计入资本公积金,珠海铧创持有的横琴人寿股权从初始的20%变为32.9%,这一增资在2022年6月底获监管批准。
2024年3月,横琴人寿又发布增资公告称,新增注册资本7.53亿元,全部由珠海铧创独家认购,对应实际注资额为15.81亿元。增资完成后,横琴人寿注册资本攀升至31.37亿元,珠海铧创持股比例也升至49%,打破了“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不得超过三分之一”的红线。
其实,早在2019年3月,横琴人寿曾试图通过股东同比例出资来进行增资,这不仅可以增加公司的资本实力,还可以保持原有的股权结构不变,但这一增资计划最终搁浅。
而横琴人寿选择通过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来补充公司资本,或是因股东同比例增资可能性不大,且珠海铧创持股比例已达49%再出资的可能性很小。据悉,本次发债,大股东珠海铧创依旧为横琴人寿冲锋陷阵。
当然,横琴人寿也需要支付担保费用。公告显示,担保费用收取方式参照市场价格,按照一般商业条款以及公平、公正的市场化原则进行。按最高担保11亿元本金、预估年利率3%计算,10年期间本息预估金额14.3亿元(最终交易金额以实际发行情况为准)。
此外,在9月份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上,横琴人寿董事长钱仲华还透露,横琴人寿还在积极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提升资本实力,优化股权结构。
股权调整下的拉扯与制衡
核心管理层洗牌
从珠海铧创两次单独增资,以及提供的“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可以看出 “华发系”对横琴人寿鼎力支持,而这背后,也离不开地方政府部门的鼓励。
据悉,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家全国性寿险法人机构,横琴人寿的存在对于当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为了保持发展的独立性,横琴人寿从开始就维持相对均衡的股东格局,五家股东分别持股20%,但这样的均衡性随着2022年首次增资到位被打破。
两次增资后让横琴人寿的股权结构从最初的股东势均力敌变成了一家独大,原有四大股东亨通集团、深圳市珍珠红商贸、苏州环亚实业、中植集团的持股比例均被稀释至12.75%。
股权的改变,使得横琴人寿公司治理结构出现变数,在人事方面,不仅董事长出现了变化,其管理层也陆续出现了较大调整,部分横琴人寿的创始元老相继离开。
具体来看,2024年4月13日,横琴人寿召开股东会及董事会会议,选举钱仲华为执行董事及董事长,两天后,4月15日晚,横琴人寿发布公告称兰亚东因个人原因提出退休,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及在公司兼任的所有职务。这一人事变动也被外界解读为与股权结构的变化有关。
董事长调整后,横琴人寿管理层也开始了更换。横琴人寿原总经理助理、首席投资官王立川在2024年第三季度期间辞职,原总经理助理李佗在2025年2月辞职,横琴人寿原合规负责人李学成在2025年第二季度辞职。
2025年第三季度期间,横琴人寿原总经理助理、财务负责人谭明星被聘任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引入严志扬为审计责任人,引入杨静波为总经理助理,解聘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审计责任人张林。不过,横琴人寿从行业引入人才并不多。
目前来看,横琴人寿的人力部门进行了人事调整,如何通过这种方式加大人才引进或内部中层岗位调换尚不得而知。
从当下看,横琴人寿董事长钱仲华已63岁,下一步如何进行核心高层的布局也值得关注。
未来发展犹存困境
挑战不少压力很大
股权结构已变、“掌门人”已换,横琴人寿在2024年提出了“理清发展思路、遵循寿险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严控负债成本、防止投资风险、实现稳中求进、创造客户价值”的经营思路。在新经营思路下,横琴人寿也重点围绕“五个一”开展了系列改革:
打造一个专业、高效、强大的寿险总部;培养一支 “和而不同” 的人生规划师队伍;研发一批差异化、特色化产品与服务;建立一个 “输血” 和 “造血” 并重的资产负债联动体系;建设一个适应数字化趋势的科技平台。
这一年,横琴人寿还提出“努力打造中国寿险行业‘专精特新’小巨人,成为中小寿险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之一”的目标。
目标已定,横琴人寿朝着既定的方向在努力。不过,从当下看,横琴人寿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还有一些挑战需要面对。
从业务层面看,横琴人寿经营压力不小。业务规模方面,近两年其保费收入在逐渐收缩,例如,2023年,其保险业务收入为85.2亿元,2024年就减少至82.3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其保险业务收入为56.73亿元,同比下降22.83%。对于中小公司,个险是一个弱项,经代和银保的议价能力并不强,而主要依托银保的横琴人寿也面临这样严峻的现实问题。
净利方面,2017年至2024年,横琴人寿净利润分别为-0.82亿元、-2.46亿元、-2.41亿元、0.59亿元、0.11亿元、-1.79亿元、-7.72亿元、-5.64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其净亏损为3.26亿元。可见,其盈利压力更显突出。
另外,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横琴人寿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6亿元,分红账户业务净现金流已达到-36.72亿元,现金流方面压力比较大。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其净资产收益率为-42.52%,这意味着横琴人寿财务状况也较为严峻。
投资方面,横琴人寿的投资资产质量也欠佳。根据联合资信发布的评级报告,截至2025年3月末,横琴人寿合计违约投资资产本金余额16.73亿元,违约利息余额1.77亿元,其中主要涉及华夏幸福系列金融产品,横琴人寿对违约投资资产合计计提减值准备2.87亿元。
再从股东方面看,2023年5月,中植集团因自身债务问题,其所持的横琴人寿0.95亿元股份被冻结,直到2024年第四季度股权才恢复正常。但从当下看,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中植集团仍自顾不暇,今年9月4日,中植集团管理人发布横琴人寿等机构的意向投资人招募公告指出,中植集团持有横琴人寿的12.75%股权面向市场公开招募意向投资人。
除此之外,深圳市珍珠红商贸有限公司持有的横琴人寿的全部股权处于被质押状态。
可见,当下的横琴人寿需要破解的难题并不少,如何围绕“五个一”开展系列深入改革并见成效,备受关注。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