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科创板到创业板:尚水智能资本路上的变与不变

《投资者网》引线 | 吴微

在科创板的门前折戟一年后,锂电设备制造商深圳市尚水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尚水智能”)又开启了其资本化的征程,于2025年6月向创业板提交了IPO资料,并与9月回复了交易所的首轮问询。如此执着于上市的背后,尚水智能仍存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与市场挥之不去的疑虑

回顾其首次IPO,监管层关注的焦点是其与第一大客户比亚迪(002594.SZ)之间“客户即股东”的深度捆绑及巨额关联交易。此次申报,尚水智能也未能有效解决这一质疑。而在尚水智能客户主要是信用评级较高的锂电池制造商的情况下,公司应收账款规模高企且周转放缓的情况,也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与此同时,在大量产能建设之后,下游锂电池行业已从高速扩张期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此时,尚水智能将要直面终端需求增速放缓与技术迭代的双重压力。这样的背景下,高度依赖单一客户、自身“造血”能力显露不足的尚水智能,其成长前景将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呢?

明星产品与增长放缓的行业

尚水智能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在锂电池制造前端工序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创新。在电池生产中,制浆环节对电池最终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而传统的“双行星搅拌”技术长期存在效率低、能耗高、浆料一致性差等行业痛点。

尚水智能依靠技术,成功抓住了国产锂电池产业升级的机会。公司于2016年率先推出“循环式高效制浆系统”,据公司披露,该系统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相较传统设备,尚水智能的设备制浆效率可提升3-5倍,能耗降低40%-80%。

凭借此项核心产品,尚水智能迅速进入了比亚迪、宁德时代(300750.SZ)、亿纬锂能(300014.SZ)等国内头部电池企业的供应链。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的数据,2024年,尚水智能在国内循环式高效制浆设备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0%,位列第一

然而,企业自身的优势并不能完全抵御行业的周期性波动。自2023年起,全球锂电池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市场已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的供大于求。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预测,到2025年,中国锂电池行业的规划总产能或将超过3000GWh,而市场总需求量预计在800-1200GWh的区间内。巨大的产能与需求缺口,已让部分锂电池企业布局毛利率较低的储能市场。

这种行业性的压力,已传导至上游设备端。尽管尚水智能的营业收入在报告期内仍保持增长,但其增速已明显放缓,其收入增速由2023年的51.45%下降至2024年的6%,这与行业整体需求增速放缓的趋势吻合。

增长的营收与承压的现金流

在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尚水智能还存在对单一客户过度依赖的情况

据披露,尚水智能对比亚迪的销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9.04%持续攀升至2024年的65.78%。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9月,比亚迪通过股权受让和增资的方式,成为了持有尚水智能7.69%股份的重要股东。这种“客户即股东”的双重身份,使得关联交易的规模、定价公允性等问题,成为尚水智能首次IPO时监管层问询的重中之重。

与行业巨头的深度绑定,在为尚水智能带来稳定订单的同时,也使其财务状况呈现出矛盾的一面。尽管尚水智能的主要客户为比亚迪、亿纬锂能等信用卓著的行业龙头,但公司的回款情况却并不理想。

财务数据显示,尚水智能的应收账款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长期维持在40%以上,且账龄存在逐年增长的情况。其中一年以内账龄的应收账款在当期应收账款总额中的占比由2022年的46.6%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1.33%。而2025年上半年,尚水智能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就高达5207.5万元,已超过2022年-2024年间公司全年计提的坏账准备额。

规模庞大的应收账款难以收回,这占用了尚水智能大量的资金,直接影响了其流动性,报告期内,尚水智能的速动比率仅在0.5倍左右波动。数据显示,尚水智能在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分别为-7256.58万元和-1539.59万元;而当期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34亿元与1.48亿元。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的严重背离,意味着,尚水智能上市后,恐难拿出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

二次闯关背后的多重考量

尚水智能首次冲击科创板失利,反映出其在业务独立性、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未能完全得到监管机构的认可。而在短时间内再次发起IPO,除为了解决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拟通过IPO融资需求外,背后或还存在着多重考量。

首先是为历史投资者提供退出通道的需要。 招股书显示,尚水智能及其主要股东曾与多家投资机构签署过包含业绩对赌、股权回购等条款的投资协议。尽管为满足IPO合规要求,这些条款在法律形式上已全面终止,但对于早期进入的投资者而言,通过IPO实现资本退出仍是其重要的诉求。

其次,尚水智能IPO前夕的一系列资本运作也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在尚水智能首次申报IPO后不久,出现了国有股东湖南高科、中航基金等投资人在公司估值约5.12亿元时退出的情况。而此后不久,公司实际控制人金旭东则以12亿元的估值向其他投资者转让了部分股权。国资股东的低估值退出与实控人的高估值减持,使其估值的公允性及背后操作的合理性受到了市场的讨论。

最后,外部技术快速迭代的风险也构成了其寻求资本化的重要推力。尚水智能的核心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湿法制浆工艺,但行业的前沿技术已开始向半干法、干法电极制备技术演进,这与下一代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紧密相关。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固态电池的制造工艺对设备提出了革命性的新要求

尚水智能在其招股书和问询函回复中均表示,公司已对半干法、干法电极技术进行了前瞻性布局。然而,从技术研发到实现规模化量产,仍需要持续大量的资本投入。面对先导智能(300450.SZ)等行业巨头已在该领域进行全面布局的竞争格局,尚水智能若不能及时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加快研发,可能会在未来的技术竞赛中处于不利地位。

尚水智能的IPO之路,是中国众多在特定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但又深受商业模式和公司治理所困企业的一个缩影。公司既有技术领先的“高光时刻”,也背负着客户依赖、内控存疑的“沉重枷锁”。

面对自身资金困境与应对激烈市场竞争和技术迭代的现实需求,尚水智能急需引入外部资金。未来,尚水智能能否成功登陆创业板,关键在于公司能否向监管层和市场清晰地证明,企业已经准备好与过去的风险“切割”,并有能力在巨头的“怀抱”之外,建立起一个独立、健康且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同时拥有给投资者回报的能力。否则,即便侥幸上市,尚水智能未来的道路也依然充满变数。(思维财经出品)■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