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新基建、宏观政策、财富管理......下半年中国经济形势如何,四位金融专家这样解读
2020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形势将如何?居民消费、企业盈利是否会出现好转?A股的走势和投资方向是什么?财富管理有哪些重要内容值得关注?
6月9日,在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发布会上,金融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专家预计,今年中国的实际财政赤字可能会上升到8%左右;下半年降息降准仍然会有,但频率会小于上半年;A股下半年市场整体的中枢会上移;资产配置的力量还在起效果,下半年基本面数据逐渐从底部开始爬升;消费和科技是长期看好的方向。
唐建伟:就业目标完全能够实现
关于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整体而言,下半年中国仍然有不确定性,至少有三方面值得重点关注:全球疫情演变的不确定性;中美经贸和政治摩擦的不确定性;欧债危机和新兴市场的风险。
下半年的经济走势应关注一些关键词。在唐建伟看来,作为“六保”和“六稳”的首位,今年就业已经替代了GDP增速目标,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今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理由在于:
一是对大学毕业生、退伍和转业军人等重点人群的重点扶持,可以保证新增就业;
二是作为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降税降费的重心,小微企业将在大量支持政策下获得不错的支撑;
三是新业态、新产业可以支撑灵活就业。
内需关键是看消费和投资。唐建伟认为,随着下半年复工复产进度的加快,整个宏观政策持续偏松的调节,下半年消费出现温和的复苏还是可以期待的,可关注一些结构性的变革,比如受疫情影响小一些的必须消费品;住房和汽车相关的耐用消费品的复苏会稍微慢一点。
对于下半年宏观政策,唐建伟表示,财政政策方面,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而且要保证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预计今年中国的实际财政赤字可能会上升到8%左右,相较西方普遍推出来的20%依然较为温和。货币政策重心在于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操作工具,定向支持,精准滴灌。下半年降息降准仍然会有,但频率会小于上半年。
荀玉根:重点关注新基建
关于A股走势,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表示,下半年市场整体的中枢会上移,将会比上半年更好一些。今年上半年市场整体表现偏弱,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疫情的暴发。A股从去年开始已经进入牛市的周期,疫情暴发打断基本面回升的格局,这就导致股票市场在上半年出现波折。
荀玉根认为,中国居民的资产配置中,权益类比例较低。而过去二十年的配置重心主要在房地产,市场表现火爆背后有产业逻辑,也有人口结构的逻辑,但现在这两个逻辑已经发生变化。
展望下半年,他认为,资产配置的力量还在起效果,利率水平整体会维持在偏低的阶段,股票市场仍然有一些源源不断的资金在缓慢流入。下半年基本面数据逐渐从底部开始爬升,三四季度将回升较快。
投资方面,荀玉根强调,重点在于新基建。传统的老基建“铁公基”政策要做,但体量太大、增速有限,估计增速从3%左右回升到8%左右。而新基建相关的行业方向,今年投资规划少则增加20%,多则100%以上。所以,它们带来的子行业的收入需求增速就会比较快,基本面变化会比较强一点。
此外,他建议,三季度重视券商行业,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政策红利;四季度关注低估品种的修复机会。
吴战峰:看好消费和科技
关于下半年走势,富安达基金研究发展部总监吴战峰认为,市场是处于整体平稳的状态,即上有顶、下有底的状态。这对权益投资是非常有利的。
他进一步补充道,美国市场过去十年的慢牛,引领了美国经济稳健的增长。过去中国的市场是大起大落的,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从这一届政府来看,稳定是主基调,有利于我们整个经济,包括股票市场稳健的发展。
投资思路方面,在吴战峰看来,有两个方向:作为稳健的投资者,建议大家关注银行、保险、地产,以及公用事业方向。对于长期来说,更为看好的是科技+消费方向。
消费作为长期看好和布局的方向,会给投资者带来较多收益。同时,一批科技型的公司规模市值在快速增长,需重视科技产业带来的变化。中国正在由传统产业走向科技强国,高强度的科技投入背后,科研水平快速增长,这是中国投资科技产业的大背景。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何在资本市场掘金?
吴战峰认为,首先要选好赛道,不要选发展空间很小的产业;二是要看研发的投入和效率;三是重视灵魂人物发挥的作用;四是学会分辨,警惕高风险,选择质地优良的科技公司。
陈伯宪:钱不生钱是大趋势
财富管理层面,“未来的世界里面至少有三件事情值得我们特别注意。”交通银行私人银行部首席财富管理顾问陈伯宪表示,一是钱不生钱会是未来一大趋势。无风险利率不断下行,找到优质的资产尤为重要,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就产生了相对的吸引力。
二是资产保全的重要性提升。中美贸易关系绝对不是谈判一次就能成功的,它是来回反复的结果,同时中国制造业的GDP将超越全球制造业的50%,只要中国是主要矛盾,就会面临被攻击和被特别关注的风险,这些外围的波动和潜在危机也会成为资产保全的风险,需要使用一些财富管理工具来抵御风险。
三是高净值人群的财富传承需求日益紧迫。中国的老话“富不过三代”,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此,可以设立良好的机制,借助多元财富管理工具,帮助高净值人群传承家业,基业长青。
记者 王媛媛
最近更新
-
40岁翻红!"心凌男孩"入股应援,放话"不成团就砸盘"
股票 · 昨天 22:01
-
千亿头部券商APP接连"翻车"!监管通报来了
股票 · 昨天 21:53
-
猴痘是否会成为像新冠一样的大流行病?
股票 · 昨天 16:01
-
“猴痘概念股”爆发!龙头股一度“20CM”涨停!这只股票7连板,什么情况?机构:A股已在中长期低位!
股票 · 昨天 00:09
- 指数中银下跌“洗刷刷”!5月行情渐行渐远,接下来怎么办?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25日投资逻辑
- 支撑在哪?
- 快手董事长宿华辟谣被带走调查;“土坑酸菜”11家企业复工;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微博被禁言;滴滴将推进从纽交所退市丨邦早报
- 业绩略超预期,但京东面临潜在风险
- 快手携众KOL“叫板”贝壳底气不足,“直播卖房”含金量几何?
- 佛燃能源的尴尬:产品提价难挡毛利率下滑,收购持续踩雷
- 大量商票逾期,子公司被执行超2亿,领地控股超百亿债务压顶
- 5.24复盘,明日操作策略:
- 放量大阴线
- 【复盘擒牛】注意市场杀跌明显,继续高低切,新机会在这!
- 题材板块持续活跃!指数上方压力较大,怎么做才能破冰?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19日投资逻辑
- 0519《排股掌内功心法》
- 0520《排股掌内功心法》
- A股鹤立独行拉升!题材板块轮番带节奏,机构在买什么?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20日投资逻辑
- A股行情牛冠全球!周末消息利好不断,下周该怎么操作?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23日投资逻辑
- 每周一股|本周重点关注:利好突袭!这一品种准备突破!
- 新冠还未走,猴痘行情又来袭!指数滞涨,现在该怎么办?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24日投资逻辑
- 指数中银下跌“洗刷刷”!5月行情渐行渐远,接下来怎么办?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25日投资逻辑
- 上市不到一年,京东物流CFO马越“跑了”,市值累计蒸发1300亿元
- 猴痘疫苗概念股梳理
- 高景气赛道暗流涌动!指数呈现分化模式,哪些板块在蠢蠢欲动?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9日投资逻辑
- 深证成指跌逾6%!A股行情“洗刷刷”,哪里才是底部?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6日投资逻辑
- 高景气赛道重振旗鼓!指数报复性反弹,可以抄底了吗?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8日投资逻辑
- 2850点攻坚战!A股市场跌跌不休,到底该怎么办?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7日投资逻辑
- 节中美股先跌为敬!A股能否继续上攻,还有哪些投资机会?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5日投资逻辑
- 这只消费股业绩大超预期,净利润环比暴增2倍,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 两市超百股涨停!沪指4连阳,机构资金在买什么?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6日投资逻辑
- 美股V型反转,A股能否独善其身?接下来该怎么玩?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9日投资逻辑
- 粮食危机再升温
- 县城城镇化建设,关注新老基建
专栏推荐
-
研选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195人已购
¥1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9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1人已购
¥288.00/月 -
强庄集中营 板王掘金强庄集中营,热点强庄+涨停突破好股,你要的都在这! 73人已购
¥488.00/月
推荐阅读
-
从青涩到成熟,无人机龙头崛起启示录
-
预制菜行业数据:72.3%的消费者喜欢即烹食品这种预制菜
-
零售消费行业分析:32.2%消费者平均每次到便利店消费20-30元
-
日用日化行业数据分析:34.2%的学生购买10-20ML的香水
-
京沪疫情对长租机构的二次大考
-
Twitter、Google背后的“卖水人”,力盟科技也来港股分一杯羹?
-
互联网消费金融ABS重启,消费金融金融债发行依然暂停
-
2022年Q1酒店业薪酬供需数据报告
-
新东方“踩雷”明德教育, 多名家长追究连带责任要赔偿
-
餐饮食品行业数据:56%的中国“Z世代”消费者对低脂燕麦奶有需求
-
餐饮业数据分析:73.6%消费者偏好鸭肉类卤制品
-
京东这群憨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