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商韬略 宇刚

  夜市的路边摊上,经常能看到出售一种窄框的老花镜,10元一副,15元两副。拿在手上细看,镜片粗糙,质量堪忧。

  这种质量和工艺,曾经是中国国产镜片的常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必删

  眼睛,是人体最脆弱的器官之一。镜片之于眼睛,提供的既有可能是保护,也有可能是伤害。

  劣质镜片采用的树脂基质的纯度不够,佩戴久了,视觉会产生变形或者眩晕。同时,色散效应大,容易导致视疲劳,加深近视或远视的度数。

  再者,不谈防水、防污、防雾等功能,劣质镜片抗冲击力差,易损易碎,对眼睛构成了二次伤害的隐患。

  中国作为镜片消费大国,曾经数十年没有一个像样的镜片品牌。直至九十年代,想要买个像样的进口镜片少则百元,动辄千元,而国产镜片还在比拼廉价的价格大战之中。

  马云曾说,价格战是最愚蠢的商战。2019年,国产的明月镜片宣布永久退出价格战,以身作则呼吁全行业向价值回归。

  20年前,也正是明月镜片,率先挑起国产镜片的质量大旗。

  明月镜片董事长谢公晚家乡温州,中国小商品的著名发源地。

  18岁时,为了生计,谢公晚带着一麻袋眼镜前往东北贩卖。东北风沙大,墨镜颇受欢迎,这么一来二去,谢公晚很快就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后他辗转到南京,开了第一家属于自己的眼镜店。10年间,积累了300多万身家。

  这时的谢公晚已经站稳了脚跟,希望提升自己店中眼镜的品质,却苦于找不到可以合作的生产厂家。

  那时镜片行业还不成熟,1996年之前行业质量标准不清晰。对质量没有要求的年代,价格就成为了唯一标准。各个厂家竞相比价。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镜片生产厂家大多偷工减料,将镜片做得很薄,度数和光学性能都不达标。

  这让谢公晚非常苦恼。同时,也让他萌生了自己做一家高质量镜片公司的想法。

  2002年,明月镜片应运而生。

  2006年,国内镜片行业尚处在技术“无人区”的状态中,为学习先进技术,明月和日本三井、韩国KOC合作,共同建立镜片原料研发生产中心,是全球为数不多实现原料自给的镜片企业。

  2008年,明月自主研发的KR超韧镜片获国家发明专利。随后,明月推出了包含1.71、PMC超亮、KR树脂等在内的多款行业领先的树脂镜片材料。

  随着一款款新镜片、新材料的推出,中国镜片终于走出了至暗时刻。

  如今,国产镜片已经随着国家科考人员登顶珠峰,又随“奋斗者”出海,探寻11000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地球的两极逗乐国产镜片的身影。

  中国镜片的发展速度历历可见,想必未来走上太空也不无可能。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