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商韬略 遗墨

  说到“商界狂人”,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一个亿小目标” 的王健林,或者是“我对钱没兴趣” 的马云。

  但有这么一个人,他曾狂言:“我全家都是CEO”、“我跟康熙乾隆差不多”、 “我教育出来的儿子,能力是年龄的20倍”,甚至出了本书扬言要冲击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全球华人第一狂人”,就是严介和。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严介和,经商经历可谓无比魔幻——他笑称别人是“下”海经商,自己是“跳海”创业。而这一“跳”,居然是因为人生中的一个意外——“超生”。

  1960年,严介和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市,是家里的第9个孩子,6岁时,随家人搬迁至农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每天连吃顿饱饭都是奢望,所以早日摆脱贫困让全家过上好日子这一想法在他的心里深深埋下。

  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严介和的命运才因知识而改变。他顺利地考入本地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中学的语文老师。

  但即便是做老师,他也完全不是安分守己“只读圣贤书”的教书先生,他发动全家人一起编织草帽、斗笠等自产自销,凭着自己的手艺活儿竟然也攒下了数十万的家产。

  “我狂我也低调,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完全不存在角色转换的痛苦。”他这句在媒体面前的“狂人狂语”,也正是来源于这一段真实的人生经历。

  如果没有接下来发生的事,也许他会继续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事业道路上顺利地走下去——自给自足的平淡生活那是普通人的人生,不是他“全球华人第一狂人”的。

  1986年,平静的生活被一场意外打破,他的第二个孩子降生了。

  本应是件喜事,可在当时生二胎是明确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属于“超生”。严介和因此被“下放”到一家国有企业做办公室副主任,丢掉了教师的铁饭碗。

  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严介和承担了来自事业、生活和家庭的重重压力,而这次毫无准备的“被迫创业”,严介和把它比作近乎于被推下海的“跳海”——难以回头。

  此时的严介和,才26岁。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化困难为挑战,在吃亏中寻机遇,“半路经商”的严介和竟颇有天赋。

  1992年,正值改革开放形式一片大好,严介和辞职并注册成立了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前身——淮安市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紧接着一个转折点一般的机遇随之而来。

  严介和承接了南京绕城公路建设项目,其实到他手中已经是第五家了,而且这在当时是不被好看的、注定亏本的“买卖”,可严介和“狂人狂语”提出“亏五万不如亏八万”的经营思想,只用了原定时间的一半就完成了全部工程量,并且检测结果质量全优,业主大吃一惊!

  自此之后,严介和另辟蹊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财富密码——收购业绩不佳的国有企业,博得当地政府好感,争取市政工程。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凭借着自己敢于“吃亏”的精神,他把企业一步步做大做强,在行业内迅速打响了名声。不断有人找他的公司进行项目合作,他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最终使他成为大企业家。

  连李嘉诚都在他的自传中对严介和在创业初期“以亏为赚”的理念给予了高度赞许,称其为“一代企业大家”。

  1996年,严介和出资4000万组建了太平洋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从此财富与荣誉接踵而至。

  2005年,严介和以125亿元身家从胡润富豪榜第66位一跃升至第2位,这匹“黑马”在商界引起不小的波澜。

  而此时的严介和,也已过不惑之年。

  “心态决定状态,眼界决定境界,胸怀决定格局!”“眼光不能太浅,要看到以后的机会。”只因当年“超生”而铸就的这位千亿富豪“亚洲狂人”,用自己的经历阐释着一种面对变故转危为机、敢于吃亏不拘小利的豁达智慧。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