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去不复返了。

新冠疫情改变了很多行业,也把医药健康行业推到了聚光灯下,百余家医药企业IPO上市更是让这个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惊心动魄。

那么对于医疗健康领域的创业者这个群体来说,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存在状态?在这个不平凡的一年,他们经历什么困难和挑战?又是如何度过这些焦虑的时刻?贝壳社跟2020年最活跃的一批医健领域创业者聊了聊,希望借这个机会,一起记录和展望,也希望提供一些角度和反思,供大家思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2021新年的画卷也已然展开,而身在其中的我们,能留给世界也只能是不断向前奔跑的背影。

阿诺医药创始人路杨

“砥砺前行”是阿诺医药创始人路杨2020年的关键词。在他看来,虽然2020年生物医药行业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新冠疫情及商业环境重大变化的影响,但是中国的创新药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接下来整个行业的创新程度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也会有更多的中国生物医药公司投身其中,行业向好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01  2020年生物医药行业受到了两大冲击

我觉得2020年生物医药行业曾面对两大冲击,第一个冲击来自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这对全球经济和各个行业都造成了毋庸置疑的影响,一些生物制药公司的临床进展、自主研发也受到波及;另外一个冲击是随着中国医药市场商业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抗肿瘤药物市场价格的下行趋势,对行业所有参与者都提出了诸多新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我想我们阿诺医药的应对策略是:一方面我们的产品线要以全球市场布局为主,另一方面需要让国内投资人深刻理解这种全球化产品布局的商业价值内涵。

然而,要做到全球化布局,首先产品必须具备全球竞争力,比如很多企业都瞄准FIC药物来做,那么FIC药物的来源就成为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企业是立足于自主研发还是采用License-in模式,是引进临床早期产品还是晚期项目,并如何通过内部二次开发提升产品的商业价值,以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管线,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问题。

2020年以来,国内在创新药定价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近期大量相同靶点的产品如PD-(L)1集中获批上市,加之医保招标的相关政策,造成部分肿瘤创新药价格下行。我预计,未来国内很多同质化药物的低价竞争应该会成为常态。因此,每个创新药从业者都要考虑自身研发管线的定位,除了针对中国市场进行布局,更应有全球化的超前视野和战略眼光。

目前,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人相对于5年前也愈加成熟,行业的整体投资规模亦是与日俱增。香港和内地的资本市场更加开放,从18年下半年开始,港交所允许未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上市,2019年上海科创版也出台了相应的上市标准,近两年在香港主板和上海科创板上市的创新药企业也越来越多。退出渠道的畅通,促使一级市场投资更加活跃,也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

阿诺医药的理念,就是致力于开发差异化、“全球新”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相信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创新药企业和工业界的共同努力,将肿瘤变成可控的慢性疾病的愿景,很可能会在未来10年内成为现实。

02  中国创新药行业“泡沫”是非常有必要存在的

2020年下半年,业内普遍讨论中国创新药行业的“泡沫”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两个维度去解读,一方面国内创新药行业的总体估值相对于欧美等成熟市场确实偏高;但从另一个维度来看,这也是一种良性的产业发展状况,因为它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创新药行业的方兴未艾和投资人的市场偏好和情绪指数。

我个人认为,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中国目前的投资环境下,存在一定程度的温和“泡沫”有利于我们孕育出全球性的生物技术公司。其中创新药企业以较高的估值进行融资,能够获得相对充足的研发及营运资金,同时使企业有条件进行多管线产品布局,进一步降低产品线单一的研发风险。

随着国家对创新药行业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海外创新人才的不断回归、本土研发团队日趋成熟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我认为中国的创新药行业正处于黄金发展阶段。如果业内认为国内创新药市场存在“泡沫”的话,那么我认为这个“泡沫”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而且对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03  行业的创新程度会越来越高

我相信,基于国内创新药行业过去10多年的积淀,头部企业的创新理念和研发水平逐渐与国际接轨,全行业的创新程度必然会提升至一个更高的水平。中国的生物医药公司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原创新药的研发和全球化布局中,一定会有部分优秀的公司脱颖而出,这对整个行业来讲都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

接下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类似于加科思或天境生物这样的企业,其产品定位于“全球首创”或“同类最优”,并有数款全球领先的自研产品进入临床阶段。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国内一定会出现全球第一个进入临床的原创机制候选药物,中国创新药行业也一定会完成从低水平重复研发到高水平全球化竞争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