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涵

出品:资管科技

近日,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阳光财险),被处罚了。被罚不罕见,稀奇的是因为拒绝承保而被罚。被罚事由为拒绝承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下称交强险)。

阳光财险近些年,顺利跻身财险保险公司第二梯队的同时,投诉和罚单也在不断增长;业绩表现方面欠佳,2020年更是实现了保费规模近5年来的首次下降,归母净利起伏较大,同比下降近3成;转型期关键人物离职,互联网保险转型业务或发展放缓。

投诉和处罚大增

7月13日,中国银保监会网站显示,阳光财险平阴支公司被山东银保监局开具罚单,罚款20万元。

主因是2021年4月20日,阳光财险平阴支公司员工在客户就自卸货车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时,称自卸货车无法购买车险,未为客户办理交强险承保业务,属公司拒绝承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行为。

最近几年,阳光财险频频传出被罚的消息。《资管科技》统计,2021年截至目前,阳光财险累计收到罚单18张,累计被罚金额达365万元。

2020年报告显示,阳光财险罚款支出为1782.72万元,较2019年罚款支出增加1030多万元,同比增加近140%。

因拒保交强险也是被罚事由之一,此外还包括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合同约定以外利益;编制虚假业务资料、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等问题。

伴随罚单一起的往往还有高投诉,根据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关于2021年第一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阳光财险以635件,同比增长60.35%,位居财险类公司投诉量第五位。

细化到保单来看,阳光财险以每万张1.79件保单投诉量位列财产保险公司前十。

理赔纠纷投诉量阳光财险285件,同比增长68.64%,位列第九;销售纠纷投诉量阳光财险164件,同比增长25.19%,位列财险公司第三位。

从险种来看,阳光财险以机动车辆保险纠纷投诉量241件,同比增长42.6%,位列第八位;保证保险纠纷投诉量以258件,同比增长70.86%,位居第三位。

阳光财险随着投诉、处罚事件频发,追求内控规范成了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其互联网保险转型也不是很顺利,掌舵的关键人物尹铭离职阳光财险的消息不胫而走。

《资管科技》发现,就在今年4月有消息传出,阳光财险临时负责人尹铭已经离职。根据其官网7月9日披露的公告显示,王霄鹏任阳光财险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且这一任职已经通过银保监会批准。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一季度报告披露时,尹铭还是临时负责人。其从1月入职到4月离职,在职时间或仅短短3个月余。

据消息称,尹铭出走阳光财险是因为其高管任职资格未通过银保监会核准。

公开资料显示,尹铭曾任太平财险江苏分公司总经理;中国人寿财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中国人寿财险公司总裁助理、副总裁;蚂蚁科技集团公司副总裁。

当初阳光财险牵手尹铭,主要也是看重其互联网保险经验丰富,适逢阳光财险互联网业务转型,期望其能够带领公司进军互联网保险领域并占领一席之地。

尹铭进入阳光财险也确实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尤其在人员配置方面,进行裁员,优化部门结构,将网销和电销整合。

随着其离职的消息扩散,有消息称,尹铭或许将重归蚂蚁集团负责保险业务。

尹铭如果离职,对于转型中的阳光财险来讲是一大损失,其互联网保险业务或许会受影响。

保费规模5年首降,归母净利下滑近3成

阳光财险成立于2005年7月,是阳光保险集团旗下财险公司。由两大股东组成,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96.31%和3.69%。

阳光财险主要经营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

2021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阳光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99.38亿元,相比2020年第四季度81.48亿元,同比增加21.97%。实现净利润7243万元,较上年第四季度8.67亿元,同比下降91.7%。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5.4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64.1%。

2016年-2020年,阳光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284.99亿元、336.51亿元、365.7亿元、398.22亿元、374.67亿元,根据数据来看,保费收入增长较稳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度阳光财险保险业务收入较上年度有所下滑,减少5.91%,这也是阳光财险5年来保费规模首次下滑。

同期,阳光财险归母净利分别为10.54亿元、14.28亿元、7.27亿元、12.52亿元、9.12亿元,五年间归母净利起伏较大,2018年近乎腰斩,2020年归母净利较上年度有较大程度下滑,减少27.16%。

2020年报显示,阳光财险保费收入按险种划分,机动车辆保险占据主导地位,实现保费收入241.03亿元,占总保费收入64.33%。其次是信用及保证保险实现保费收入56.21亿元,占总保费收入15%。

值得注意的是,保费排名靠前的两大险种,较上年度保费规模都有所下滑。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较上年度246.13亿元,下滑5.1亿元;信用及保证保险保费收入较上年度87.37亿元,下滑35.66%。

阳光财险2020年赔付支出220.99亿元,较2019年205.26亿元,增加15.73亿元,同比增长7.66%。

其中,机动车辆保险赔付支出为143.7亿元,较上年度140.35亿元,同比增加3.35亿元;信用及保证保险赔付支出同样较上年度有所增加,涨幅达32.16%。

可以看出,2020年机动车辆保险和信用及保证保险保费收入下滑的同时,赔付支出却在大幅扩大。

《资管科技》发现,近几年阳光财险机动车辆保险承保利润起伏较大。2016年-2020年机动车辆保险承保利润分别为5.38亿元、9.1亿元、5.01亿元、7.42亿元、5.35亿元。

为何险企屡屡拒保交强险?

《资管科技》发现,因拒绝承保交强险被罚的不止阳光财险一家。在某些地区,多家财险公司都曾因此而被罚。

最近消费者和保险公司围绕交强险产生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阳光财险平阴支公司被罚同一日,中国太平洋财险平阴支公司也同样因拒绝承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被罚20万元。

交强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其特点是强制性,这种强制性不仅体现在车辆所有者、管理者要对机动车辆上保险,而且要求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者拖延承保。

然而近些年面对一些“交强险”,保险公司无形中提高门槛,甚至表现出不愿意“接单”的样子。

例如有的保险公司不敢明说拒绝承保,要求将车开到公司门口验车,再以其他理由推脱;有的实行评分制,评分不足的话就被认定为高危车辆,可能会面临保险公司直接拒保,或者保险公司加价的行为。

那为何保险公司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或拖延办理机动车辆缴纳交强险?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主要针对重型货车、出租车等营运车辆。因为车险综改后,交强险总责任限额提高,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调整,导致高风险车型赔付率进一步提高,然而这类车保险费支付能力不高,部分财险公司承保交强险会利润亏损。

《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交强险总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其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从1万元提高到1.8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维持0.2万元不变。

无责任赔偿限额按照相同比例进行调整,其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从1000元提高到18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维持100元不变。

根据阳光财险2019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精算报告显示,2016年-2019年交强险承保保费分别为66.12亿元、70.24亿元、74.32亿元、77.4亿元。同时段,交强险赔款支出分别为38.72亿元、41.43亿元、42.59亿元、43.84亿元,赔付支出不断增加。

4月初银保监会召开的车险综改半年工作会议上,统计数据显示,89%的保单签单保费下降,其中保费降幅超过30%的保单占比达到64%;三责险平均保额由改革前的89万元提升到133万元。

面对日益增加的拒绝承保交强险现状,监管部门也陆续出台相应措施提示投保人,并制定相关预案。例如山东银保监会就提示消费者可以通过保险客服电话向保险公司反映,或向保险协会反映,或留存证据向监管部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