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称,截至2020年年末,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5246.49亿元,同比增长5.18%;贷款余额4927.8亿元,同比增长4.34%;累计服务客户16339.47万人(为各家机构数据加总,并未剔除重复情形) ,同比增长28.37%。

在践行社会责任方面,2020年,消费金融公司积极践行“抗疫”责任,累计为90余万逾期客户提供息费减免服务、金额达5.5亿元,为近127万逾期客户提供延期还款服务,直接向社会组织及相关机构捐款近1045万元,为全国“抗疫”一盘棋做出了行业的努力和贡献。

《报告》同时认为,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普惠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在理性消费、合理借贷的基础上,通过提供专业化、特色化消费金融服务,帮助消费者在能力范围内增加消费,应当且必须发挥好自身的角色定位。

当下,互联网金融继续深化整治。在监管介入后,互联网平台开展金融与科技业务的界线愈发清晰。持牌经营的合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而随着网络小贷注册资本金的提升,区域经营的思路确认,消金牌照相对较低的门槛,还有可以全国展业的优势凸显。

监管近两年来,在治理互联网信贷的同时,也在积极扩大持牌消金的体量,包括公司数量。2020年获批的唯品富邦消费金融公司、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不过2021年,获批的持牌机构数量减少,目前仅有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等。

消费金融公司近期也响应监管部门的号召,积极主动作为,对内持续优化内控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加大对产品、数据和流程的梳理与合规性管理。

在一系统的政策引导与持牌机构的努力下,行业正面形象逐步树立。

与此同时,消费金融公司还需重视对不良资产的管理与处置力度,积极化解风险。

《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市场环境

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消费金融渗透率持续上升,消费金融公司面临较好的外部环境。2020年,虽然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挑战,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实现逐季改善、逐步恢复常态的V型发展,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金融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年轻用户成为消费的主力军,消费金融的渗透率持续上升。

二、业务发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消费金融公司2020年度的业务发展增速略有放缓。2020年,消费金融公司努力克服疫情负面冲击以及获客和融资成本攀升的影响,实现业务的正增长,但发展增速较前期有所放缓。截至2020年年末,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5246.49亿元,同比增长5.18%;贷款余额4927.8亿元,同比增长4.34%;累计服务客户16339.47万人(为各家机构数据加总,并未剔除重复情形) ,同比增长28.37%。

三、政策和监管

政策支持与监管治理并举,引导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更加规范稳健。202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型消费、普惠金融的相关政策;与此同时,监管机构对于消费金融的监管也更加深入和细化,对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保险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在内的各类参与主体均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金融归属金融、科技归属科技,消费金融持牌经营导向要求明晰。

四、普惠金融与社会责任

积极支持复产复工、践行普惠金融、助力脱贫攻坚,消费金融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20年,消费金融公司积极践行“抗疫”责任,累计为90余万逾期客户提供息费减免服务、金额达5.5亿元,为近127万逾期客户提供延期还款服务,直接向社会组织及相关机构捐款近1045万元,为全国“抗疫”一盘棋做出了行业的努力和贡献。此外,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蓬勃发展以及细分消费场景的深入开发,消费金融公司对“长尾”客群的服务持续扩展,对促进新型消费、提高消费水平的贡献不断提升。

五、发展展望

顺应“国内国际双循环”提振内需,消费金融公司应提升服务质量。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完整且旺盛的内需体系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普惠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在理性消费、合理借贷的基础上,通过提供专业化、特色化消费金融服务,帮助消费者在能力范围内增加消费,应当且必须发挥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坚守合规底线、坚持普惠定位,提供适配消费者还款能力的贷款额度和价格,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做好金融“供给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