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商韬略 斯钦

中国将如何填补碳中和导致的能源缺口?这是个事关你我生活的严肃问题。

为了推动全球的环境保护,中国在今年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展现了我们的大国担当。

然而,面对目前我国70%电力供应来源于火力的客观现实,要想做到兼顾环保与发展,中科院院士金涌认为,中国必须依靠大幅度、颠覆性科技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把目光投向了太空。

中国人对太空电站的兴趣由来已久,早在2012年,国内多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就完成了《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发展预测和对策研究》的学术报告,建议国家加快发展太空电站。

按照科学家们的设想,中国应该到距离地球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建设太阳能发电站,既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环境、气候危机,也能一举解决中国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可谓是一举多得。

太空蕴藏的太阳能资源到底有多大?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宽度为1000米的太阳能电池阵环带在一年中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就相当于地球目前已知石油储量的能量总和。

重点是,化石能源犹有竟时,太阳却会继续燃烧几十亿年。

2014年,国内段宝岩院士领导的团队,提出了中国人自己的OMEGA方案,在重量控制、散热能力、使用寿命等理论参数上,均超过了美国ALPHA方案,在今年,预计他们团队就会完成OMEGA方案的地面验证。

完全可以说,中国在太空电站建设的前期技术积累已领先世界。

6月18日,全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在重庆璧山正式开建,总投资26亿元人民币,基地内包括核心实验区、试验平台、科普综合楼等功能区域,将重点进行太空电站相关技术的前期实验、模拟和认证工作。

在参与建设的众多科研机构当中,就有段宝岩院士所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按照璧山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中的规划:2020年前后,中国完成实验基地和研发平台建设;2025年前后,实现中小规模平流层太阳能电站并网发电;2025年后,开展大规模空间太阳能电站的系统应用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对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的研发、制造也在稳步进行中,按照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的设想,长征九号将承担起我国太空电站建设的主要运载任务。

如果最终我国建成太空电站,它的每日发电量可达数亿千瓦、十亿千瓦级别,两倍甚至数倍于三峡水电站,并会在日后逐步成为我国主要电力来源之一。

“太空电站会非常大,它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将达到五六平方公里,相当于约12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对于中国的太空电站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王希季显得信心满满。

届时,在夜晚望向天空,中国的太空电站将会是一颗非常耀眼的星星。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