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是一个春潮涌动的一年,是在中国历史上都不能被忘记的一年。那一年,邓公来到深圳视察,给前一年才开放的深圳特区坚定了其发展的信心,也留下了一句著名的话:“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也是在那一年,很多企业家纷纷大胆创新,激流勇进,其所思所想、所做所行都彰显着一名企业家应该拥有的开拓进取的精神。

这其中,马胜利的人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在那年的春天开启了一场变革。

马胜利1939年出生在河北保定的一个小山村里,从小家境就比较贫寒。马胜利的名字来源于1945年抗战胜利,家里人为了庆祝这一事件,正式给自己的孩子取了这一名字。

马胜利的母亲是靠着做点小生意、卖点小东西赚钱的,而马胜利也从小就跟着母亲去到乡镇各地,走街串巷卖东西,这样的经历也使得马胜利受到了关于经商、关于做生意的熏陶。

长大后的马胜利正好遇上了1978年改革开放,改革的春风吹遍了整个中国大陆。当时,农村已经率先开始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家户户都有了劳动的积极性。

但是在城市,关于国有制企业的改革却举步维艰,改革难以破局。因为由于国有企业的性质在于国有,在当时的制度下,工人只需要生产,企业不用考虑成本,也不需要考虑销量,一切都有国家来包办。

虽然这样“大锅饭、铁饭碗”的工作稳定并且没有压力,但这势必激发不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也影响企业的效率。于是进行了改革,在国有制企业改革后,国有企业需要厂长自负盈亏,这对于当时所有的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马胜利工作的造纸厂遇上的就是这样的困境,没有销售渠道,造好的东西卖不出去。于是马胜利主动向厂长申请负责造纸厂的销售,从小就有经商理念的马胜利几个月后,就把厂里积压的几百吨的库存给卖了出去。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历后,马胜利深受鼓舞,于是在1984年3月28日这一天,造纸厂门口被贴了“大字报”,纸上的内容是自己要求承包造纸厂,实现利润翻倍,工人工资翻倍。为此马胜利还提出了 “三十六计”和“七十二变”这样的销售方针。

然而,马胜利的这一行为在当时的厂长看来,就是“夺权”,就是“野心暴露”,随即就被罢免了在厂里的职务。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当时的市领导身上,他们就这件事情进行了讨论。领导希望造纸厂那一年的利润要达到17万,厂长却不敢承诺,说厂子不可能盈利。然而马胜利自告奋勇承诺能将造纸厂扭亏为盈,达到盈利70万。

这样的对比下,马胜利通过市领导的拍板承包了造纸厂。承包后,马胜利富有创新性地把造纸厂生产的卫生纸,分为了几种不同的规格,以应对多种需求,还把单一的卫生纸改了颜色,换了香味,进行了多样化的营销。

除此之外,马胜利还向百姓回收不要的旧被套、旧衣服,进一步降低了造纸厂造纸的成本。

通过成本和销售两方面下功夫之后,承包的第一年,造纸厂的盈利额就达到了140万,远远超过了当时承诺的70万。

短短四年,造纸厂的利润就翻了21倍,马胜利也因此被叫做“马承包”,“国有制承包第一人”的名气也越来越大。1985年,新华社还为此写了篇报道,叫做《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好厂长马胜利》。

突如其来的胜利并没有使得马胜利头脑更加清楚,从1987年开始,马胜利开始在全国各地承包多家造纸厂。1988年,造纸厂进行了集团化,成立了“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然而这并不是另一个辉煌的起点,而是他的转折点。

盲目的扩张带来了许多问题,不同的工厂采用一样的经营销售方式,再加当时的市场变化很快,马胜利之前的销售方式并不完全适用,因此造纸厂开始连年亏损。

1991年,集团解散,1995年,马胜利厂长被罢免退休。

时势造英雄,大浪淘沙之下,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需要有创新精神,更重要的则是一双敏锐的眼睛和清醒的头脑,不沉溺于往日的辉煌,才能更好地看清方向。

用媒体思维全网覆盖,让产品销售慕名而来!

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媒体传播上。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媒体思维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传播度,就没有认知度;没有认知度,就没有美誉度;没有美誉度,何来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