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观察|从新华保险试水“独代”,看老牌险企破局之大考!
2021年,寿险渠道改革行至深水区,面对个险代理人队伍清虚、脱落后,新单业务、保费规模下滑的阵痛,头部险企皆将打造高素质代理人团队,视为转型破题的路径。
无论是平安发展的“优+”代理人,还是太保的“CA企业家”计划等,皆是在传统个险代理人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升级。对于监管鼓励的另一种创新制度——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以下简称“独代”),不敢轻易触及。
自2020年末,银保监会出台发展独代制度政策以来,仅有大家保险、信泰人寿等中小险企试水,一直未见大型保险机构的身影。由此,业界也普遍认为,独代模式恐更适合没有太多历史包袱、“船小好调头”的中小险企。
然而,近期,老牌寿险机构新华保险却打破了这一行业认知,对相关媒体公开表示,正在尝试开展独代制度。这也意味着,独代模式的星星之火,已经从中小保险机构燃到了头部寿险阵营。
在行业皆为新华保险试水独代制度的勇气感叹时,也不由得疑惑,作为一家已坐拥几十万保险营销员队伍的头部寿险公司,缘何要走出“舒适区”?在传统代理人模式近乎深入骨髓的背景下,又将如何推广独代制度?一系列问题,成为寿险市场关注的焦点。
新单保费疲软
折射改革迫在眉睫
据有关媒体报道称,新华保险已经在独代制度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鼓励前沿机构踊跃试点。此消息一经公布,就引发了市场热议。
作为一家成立25年的老牌寿险公司,新华保险是传统代理人模式的代表,也正是依托几十万“营销军团”,才让新华保险长期以来稳坐世界500强席位。这次,其缘何要舍近求远,试点独立代理人模式?
这一问题,或可从新华保险今年的中报、三季报中找寻一些答案。
三季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新华保险实现营业收入519.13亿元,同比微增1.6%;实现归母净利润14.08亿元,同比下降51.2%,对于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报告解释称主要是受会计估计变更影响。
保险业务方面,截至 2021 年三季度末,公司实现总保费收入 1365.62亿元,同比增长 1.6%,其中长期险首年保费收入351.22亿元,同比下降2.4%;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184.12亿元,同比增长2.2%;续期保费 965.96亿元,同比增长4.9%;短期险保费48.44亿元,同比下降22.4%。
个险渠道实现保费收入 988.27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长期险首年保费130.6亿元,同比下降4.3%;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123.63亿元,同比下降5.3%;续期保费 831.34亿元,同比增长6.7%。
从三季报数据中不难看出,新华保险正在受新单保费疲软拖累。安信证券也在相关研报中指出,受制于新单销售疲软,以及保障产品销售难度提升,预计三季度新华保险 NBV增速较中报表现进一步走弱。
新单业务乏力的背后,或与新华保险个险渠道人力下滑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新华保险个险人力为60.6万人,到了2021年上半年,个险人力下降27%,至44.1万人。
对于渠道人力的问题,在今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新华保险副总裁李源表示,新华保险按照监管的要求,主动清虚人力,挤干水分,实现真人、真保费、真价格。应对方面,对新增的营销员要求强调“三化”,即年轻化、专业化、城市化。
可见,新业务下滑压力下,提升个险代理人的“三化”,或是新华保险试水独立代理人制度的前提和背景。
深圳有望先行?
小步切入独代赛道
比起新华保险试点独代模式的消息,行业更为关心的是新华保险接下来会怎么做?
毕竟,作为首家在独代模式上吃螃蟹的老牌寿险,新华保险若能将该模式成功推广,也将为头部险企渠道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样本。
据新华保险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透露,公司已鼓励前沿机构踊跃试点。此外,近日,新华保险深圳分公司三和部团队长刘沁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独立代理人的准入门槛高,意味着他们需要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来匹配市场竞争,这也倒逼我们传统代理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刘沁还称,“对传统代理人尤其是对深圳的传统代理人而言,独代带来了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
从新华保险对独立代理人试点的思路中可以看出,该公司并没有选择大刀阔斧铺开的方式,而是先期鼓励前沿机构试点,走小步推进的路子。那么,哪些前沿机构有可能成为新华先期试点的队伍呢?
进一步猜想,深圳或有望成为独代试点的先行军之一。事实上,无论是从试点独代模式的监管条件,还是市场环境看,深圳也是较佳选项。
从监管条件上看,今年7月,深圳银保监局联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率先出台了全国首份《深圳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登记注册事项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引导规范深圳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保险业务。
《指引》从业务许可和商事管理两方面进一步明确深圳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的属性定位、条件标准、注册流程、商事登记等规则,集中解决深圳发展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的痛点问题。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税收优惠方面,《指引》也赋予了独代模式发展的独特优势,明确深圳独代可以采用“行商”形态,也可以办理工商登记。商事登记时可以选择为个体工商户,也可以登记为个人独资企业,并依法享受小微企业的社保和税收等优惠政策。
这意味着,在深圳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的独代,将在税收上较传统代理人具有更多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该《指引》落地后不久,8月,大家保险、信泰人寿两家机构就各自在深圳注册完成了一家独代专属代理店。
不难想象,在监管政策抢先出台的背景下,深圳有望成为独代模式的重要“孵化地”。
从市场环境看,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最早的城市,经济基础也较为扎实。具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市GDP(地区生产总值)达21791.18亿元,同比增长7.1%,两年平均增长4.8%。目前的经济规模也是稳居我国城市第三位。
居民可支配收入方面,2021年上半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026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4252元,名义增长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9%。
显然,深圳这样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经济增长潜力大的城市,也为险企发展独代模式,拓展高端客户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考验后援保障
提高育成率留存率是关键
对于独代模式,新华保险正在做试点准备,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创新模式若想试点成功、形成规模,仍存诸多挑战。
最多的质疑声来自于,大型寿险机构能否平衡好传统代理人队伍与独代之间的利益及资源分配问题。
国寿养老险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卫新江就曾客观指出,相较中小保险公司,大的保险公司虽然有多元经营的优势,但由于存在较大数量的专属代理人,整个组织存在很强的惯性,而且越是居于高位的营销精英就越反对引入独代模式。在他们看来,独代直接侵犯了他们的利益。
这恐怕也是很多大型寿险公司一直以来对独代模式持观望态度的原因所在。
除此之外,从市场对独代提出的高学历、高素质、专业性强等要求看,在人才招募上,也会存在不小的挑战。毕竟,在寿险改革告别粗放生长,大型险企皆向高客市场转型的背景下,险企对高素质代理人的争夺,也会更加激烈。
至于基层优秀营销员能否培育为独立代理人,也还要看绝大多数营销员的真实意愿。
一位寿险代理人就对『A智慧保』直言,自己当下并没有“独立”的打算。首先从资源方面,自己掌握的优质客户并不是很多,离开团队的拓客支持,难以保证客户资源的可持续性。其次,在专业水平方面,也并不是非常出类拔萃,还需要通过公司系统培训来提升自己。
在独代育成率和留存率方面,卫新江也指出,独代模式若想开好局,需要险企做好后援,加大培训力度,如要求新入职的独代参加培训的课程和学时,以及每年必须参加的网络和现场培训课程及考核要求等。
此外,做好育成辅导,也要选择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向独立代理人提供类似教练式的服务支持,开展各种展业训练、陪访、授课等,甚至要考虑为独立代理人提供最初的数月甚至一年以上的育成期间的利益保护,如是否由保险公司垫付部分独代最初一年的“五险一金”支出,等育成期结束后再逐步收回等。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平衡保险公司和独代的关系,消除起步阶段的各种顾虑,提高留存率和成功率。
最近更新
-
国寿股份新掌门接班!定调五大用人思路,白涛眼中的好干部是啥样?
理财 · 04-29 23:01
-
都邦困境,中小险企缩影?改善偿付能力获3年过渡期,努力增资坚守生命线!
理财 · 04-29 22:17
-
阳光保险启动IPO!拿“上市保险集团”新名片,献18岁"成年礼"?
理财 · 04-11 10:13
-
直面净利、股价、投资“三重关”!平安密集安抚:改革满意、坚定回购、风险可控!
理财 · 03-19 22:50
- 粮食危机再升温
- 上海复工复产下的半导体投资机会
- 突发!4大重量级利好来了,信息量太大……下周把握这一机会!
- 社融数据太差,别急,这些才是关键,热点发酵
- 重磅利好来了,该发钱了!!!
- 市后亏损超两百亿的京东物流为何能市值近千亿?
- 【财经早报】2022/5/16星期一
- 云从科技流血上市:三年连续亏损,盈利遥遥无期
- 指数反复中孕育危机!
- 【注意明天VIP有惊喜!!】
- 0510《排股掌内功心法》
- 全国疫情反复 检测将常态化
- 这几只个股也符合龙回头战法!
- 0511《排股掌内功心法》
- 0513《排股掌内功心法》
- A股开始鹤立独行!高景气赛道回暖,还有哪些机会?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11日投资逻辑
- 0512《排股掌内功心法》
- 外围股市连创新低!A股独善其身,后市能否再度走高?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13日投资逻辑
- 美股止跌“大反弹”!A股还能走多远,且听我细细道来?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14日投资逻辑
- 锂电池上游“黑马”!一季度营收大增3倍,净利润大增2倍
- 降准靴子落地!主力资金密谋筹划,哪些机会要注意?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18日投资逻辑
- 低估值食品龙头!股价和估值调整60%,中期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 题材板块风格轮动过快!三大指数缩量回调,后市该如何应对?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0日投资逻辑
- 赛道股集体陨落!A股陷入加速下跌走势,如何理解市场?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1日投资逻辑
- 外贸出口受益方向
- 两市近百股跌停!三大指数加速下行,后市该如何分析?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2日投资逻辑
- 美股道琼斯指数大跌!A股继续探底,还有哪些投资机会?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5日投资逻辑
- 千亿龙头迎来困境反转!一季度净利润环比大增,净利率明显提升
- 高景气赛道暗流涌动!指数呈现分化模式,哪些板块在蠢蠢欲动?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9日投资逻辑
- 深证成指跌逾6%!A股行情“洗刷刷”,哪里才是底部?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6日投资逻辑
专栏推荐
-
研选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187人已购
¥1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8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1人已购
¥288.00/月 -
强庄集中营 板王掘金强庄集中营,热点强庄+涨停突破好股,你要的都在这! 73人已购
¥488.00/月
推荐阅读
-
财报前瞻 | 提质增效与长期红利并存,腾讯音乐这次又有哪些新动作?
-
京东科技港股上市失利?金融属性成关键
-
拒做代工厂!他带领中国乡镇企业做自主品牌,还收购了美国公司
-
第四届SmartProp智慧地产品质力峰会将于7月14日 在深圳召开!
-
零售消费行业分析:消费者普遍更青睐于连锁型便利店
-
日用日化行业数据分析:超七成消费者因方便、不费力而购买电动牙刷
-
成立两年单日GMV破1100万,"千千惠"让本地生活服务再添猛将?
-
新式茶饮“拿捏”年轻人,“八马茶业”们的出路在哪?
-
第十二届InsurDigital数字保险峰会即将于2022年6月23日在上海召开!
-
20220513盘前必读
-
日用日化行业数据分析:42.1%的消费者可以接受100-200元的电动牙刷
-
医疗制药行业数据分析:近六成数字健康管理平台用户的诉求在于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