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腾讯历经最难Q1
以裁员、降本开启2022的互联网大厂们,注定要有一个不喜人的业绩开头。
5月17号和18号,京东、腾讯先后发布2022Q1季报,拉开了互联网大厂今年一季度的业绩披露帷幕。
在连续高压监管、宏观需求受挫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外界早已对大厂们的Q1业绩降低了预期,但是真实业绩出来之后,市场还是有不少声音表示“暴雷了”。京东、腾讯财报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股价下跌,也充分反映了市场的担忧。
京东、腾讯的Q1业绩到底怎么样,是否真的很差?还是说,大家对互联网大厂期望太高,并低估了大厂们面前的困难?
寒意扑鼻
从少数核心财务数据看,京东、腾讯的Q1财报的确显露出不少寒意。
比如京东Q1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是40亿元,和去年同期持平,没有增长;腾讯Q1总营收1354.7亿元,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再结合其他核心数据看,业绩就更不好看了。比如京东Q1营收2396.6亿元,剔除新计入的达达板块,营收为2389.7亿元,同比增长17.6%,结合前面的利润来看,是增收不增利。
而腾讯更难看,Q1非国际财务报告净利润为255.5亿元,同比下滑23%,结合前面营收看,是减利不增收。
除了整体性财务数据外,在具体业务表现上,两者亦有疲软之势。先看京东,Q1零售、物流、新业务三大板块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7.1%、22%、11.8%,而去年Q4增速分别为21.3%、27.6%、45.6%。
腾讯方面,各业务的速度也不理想。2022Q1,增值服务、网络广告、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0.4%、-17.6%、9.6%,2021Q4分别为7.4%,-12.7%、24.6%。
从业务变现角度看,京东、腾讯都慢下来了,而且是所有业务都在变慢。另外,和去年Q4比,京东、腾讯Q1的业绩表现更差,表明业绩疲软不是单一季度的特殊情况,业绩向下的趋势可能已经形成。
不全是坏消息
虽然一些核心财务数据表现不佳,但京东、腾讯的这两份季报里,也透露了一些业务发展上的亮点。
第一,降本有成效。京东、腾讯此前均被新闻曝出裁员,两家也均对烧钱多的业务进行了战略调整,比如京东的京喜、腾讯的在线视频和云业务。
从Q1财报看,这些降本措施正在奏效。先看京东,2022Q1营销开支、研发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分别为87.1亿元、43.8亿元、2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4%、-3.3%、11.3%。而去年Q4对应项目的开支增速分别为28.2%、-8.7%、88.9%。
腾讯的优化更为显著,2022Q1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同比下降6%,环比下降30.6%。
第二,业务有改善趋势。京东2022Q1零售业务虽然经营利润增速环比下降,但是经营利润率从2021Q4的2.1%增长到3.6%,另外,最烧钱的新业务上,经营利润增速也有大幅改善,从2021Q4的-232%上升到-4.8%。
腾讯方面,一个是数字内容吸金能力变强,2022Q1付费会员总数同比仍然增长了6%,达到2.39亿,比2021Q4多了300万,其中在线音乐付费会员规模达到8000万,环比增加400万。
另一个是视频号变现能力突出。2022Q1视频号直播顶住了音乐和游戏直播收入下滑的颓势,使得社交网络营收实现了正增长。
第三,现金储备改善。2022Q1末,京东各类现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总额为900亿元,比2021Q4末增加133亿元;腾讯2022Q1末各类现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及其他)总额为3040.7亿元,环比增加227.8亿元。
加速触底
Q1财报喜忧参半,但是失速明显,而且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京东、腾讯的业绩底大概率还不是一季度,而可能是即将结束的Q2,甚至是下半年的Q3、Q4。
一、核心业务阴云密布
国内最近一轮大范围疫情发于4月初,目前仍未结束,对消费的影响颇为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社零总额同比下降11.1%,形势比较严峻。
对京东所处的电商零售行业来说,宏观消费疲软是最大的业绩风险,而消费需求的恢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看收入预期及当前的消费需求,短期来看,收入预期受疫情影响不容乐观,而消费需求也受疫情明显压制。
腾讯所处的游戏、广告、企业服务行业,同样承压明显。游戏方面,虽然国内版号已经恢复发放,但腾讯在Q1财报中提到,海外游戏业务受疫情影响处于下行趋势,Digital Development Management发布数据显示,2022Q1全球游戏产业投资总额35亿美元,同比下降10.3%。
国内游戏市场虽然处于恢复期,但仍不算乐观。从上市公司来看,完美世界Q1营收同比下降4.6%,吉比特Q1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6.1%,三七互娱Q1营收仅同比增长7.1%。
广告方面,腾讯在Q1财报提到二季度开始,快消品、电商、旅游等行业广告主在大幅削减广告支出,导致广告业务收入疲软。
Questmobile报告显示,2022Q1互联网广告投放规模同比增长3.9%,增速明显放缓。
受疫情冲击的行业未来对广告预算支出会更加谨慎,一方面源于疫情对收入、需求压制未曾结束,投放效率可能变低,另一方面源于流量越来越贵,但营销回报对他们而言不一定更高。
企业服务方面,虽然上云是宏观大趋势,Canalys报告显示2022Q1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559亿美元,同比增长34%,但自2021Q3以来,增速已连续三个季度放缓。
短期来看,由于疫情对绝大多数企业都带来不利影响,在SaaS、PaaS等云服务的支出和数字化升级战略上,也会有相应的延缓动作,尤其是中小商家。
二、收缩优化未结束
互联网大厂们普遍由攻转守,主动砍掉烧钱或现金流风险更高的业务,目的一是要保证健康的现金流,二是要保住核心业务底盘。
从京东、腾讯的Q1财报来看,优化收缩的确有作用,但是也带来一些负面反馈:第一,变现能力下降;第二,业务整合成本增加。
以腾讯为例,其在Q1财报提到由于主动缩减亏损业务和季节性部署减少,企业服务收入环比下滑。
也就是说,优化收缩的代价就是业务收入贡献减少甚至抹零。目前,京东、腾讯的收缩优化还未有终结信号,过去为其贡献营收的一些战略性亏损业务,未来可能会全部归零,也会持续抵消整体营收的增量部分。
综上,Q1无论是从宏观环境,还是从企业战略来看,都不是一个绝对的拐点,所以京东、腾讯们的业绩或许还未见底,但和去年Q4相比,好消息是京东、腾讯们的业绩离真正的底部,可能越来越近了。
大厂韧性考
虽然部分财务数据不太好看,未来业绩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但京东、腾讯在第一季度,还是展现出了互联网大厂独有的韧性。
比如京东在Q1业绩会中提到了三个数据:一是用户购买频率和ARPU(单个用户平均收入)均在加速增长,处于或接近历史高位;二是北京地区自疫情后,社区团购业务日均GMV和新增用户规模几乎翻倍;三是日用百货收入同比增长21%,快于电子和家电类别。
而腾讯微信小程序DAU第一季度成功实现超5亿规模,视频号播放和时长均有大幅增长。
大厂的业绩韧性,一方面来自于业务布局广泛,像京东的社区团购、腾讯的视频号,都是近两年才开始发力,但是在疫情特殊时期,正是这些业务的布局,为他们带来了额外的增收机会。
另一方面则来自于长期建设的基础设施,像京东的物流和供应链能力,支撑了所有的零售类别业务,也使其在疫情地区能够快速调集运力,保证业务运转正常,而腾讯以微信和QQ为底的超级社交基础设施,成为其承载小程序、发扬视频号,不断获得全新变现能力的基石。
可以说,疫情出现这两年多年时间以来,大厂们正是靠多元业务、稳固基础设施、内生的技术能力等优势扛住了一波又一波的考验。
目前来看,政策正在对宏观环境持续托底,比如发放消费券、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加快留抵退税等等,这有助于改善大厂们所处的行业环境。
但大厂们面对的不确定性还未消失,一季度的零增长已经是这种不确定性在业绩层面的直接反馈,已经过半的二季度,短期内可能是大厂们最为险峻的一个业绩周期,所以仍然不能松懈,继续执行优化策略,投入核心业务,是必行之事。
最近更新
-
电动车加速红海化:躲不过的价格战?
理财 · 07-04 09:24
-
映客换血上瘾了?
理财 · 06-28 09:31
-
B站没有盈利的命?
理财 · 06-20 10:09
-
百果园上市改命
理财 · 06-17 09:55
- 土耳其称发现7亿吨稀土,是全球总储量的6倍!是真的吗?
- 营销满分的钟薛高,怎么就打不过5毛钱一袋的雪莲冰块?
- 辞职chao股:7.5全市场信息汇总,记得关注点赞
- 国内锂业巨头赣锋锂业涉嫌A股内幕交易被调查
- 多方影响减弱,市场迎来布局窗口期,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附7月金股)
- 阿里的“财神爷”,马云背后的神秘男人,究竟是谁?
- 公告掘金:7月5日
- 今日市场利好消息
- 科凡家居IPO:募投项目新增产能不明,或信披违规重大遗漏
- 横盘整理,继续低吸
- 每周一股 | 本周重点关注:新风口,底部启动一触即发!
- 水冷板之后,手机散热黑科技来了,这家公司布局石墨+VC+石墨烯
- 河南村镇银行暴雷后:有银行存款每天下降几个亿 有银行动员全体员工拉存款
- 邓小平和他的香港朋友们
- 刚刚,重要宣布!A股热点集体熄火,啥情况?
- 方向和机会的选择
- 河南村镇银行背后,度小满浮出水面
- 6.30全市场信息汇总,感谢点赞关注
- 塌房、暴跌、离职…A股收官之际不平静
- 央妈放大招!比亚迪登顶 A股市场新方向突现?
- 成长赛道“变脸”!大盘出现高位十字星,接下来要注意什么?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6月8日投资逻辑
- 十三议重组标的:**山
- 指数冲高回落,破局之路在这里,欢迎新朋友加入!
- 麒麟电池、水冷板概念掀起涨停潮,叠加汽车下乡,水冷板行情有望延续!618活动最后一天欢迎订阅
- 产业升级重塑新蓝海,国产厂商迎发展先机!
- 每周一股|本周重点关注:热点潜伏底部放量,值得期待!
- 新能源上游的小而美,二季度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
- 东南亚四国输美关税暂获豁免:公司光伏板块主营电池片、组件及电站运营
- 重视A股唯一的基建设计蓝筹股:慢工出细活,再议**山!
- 指数井喷式拉升!成长赛道加速上涨,该如何把握后市?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6月7日投资逻辑
专栏推荐
-
研选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298人已购
¥2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43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3人已购
¥288.00/月 -
强庄集中营 板王掘金强庄集中营,热点强庄+涨停突破好股,你要的都在这! 74人已购
¥488.00/月
推荐阅读
-
平均降价48%,胰岛素集采全面落地
-
衰退担忧笼罩市场 国际油价暴跌10% 美油失守100美元关口
-
特斯拉“又画新饼”:公布太阳能增程拖车原型 可为电动皮卡续航
-
本地生活行业数据分析:77.1%中国网民自我感觉体重超重
-
普瑞眼科上市,王思聪乐疯了!去年医疗纠纷支出过百万,研发费用0
-
国内锂业巨头赣锋锂业涉嫌A股内幕交易被调查
-
阿里的“财神爷”,马云背后的神秘男人,究竟是谁?
-
诺安顶流蔡嵩松成名基金回撤超50%,130万基民平均亏损20%
-
高管大换血,百行征信能实现业务突破吗?
-
土耳其称发现7亿吨稀土,是全球总储量的6倍!是真的吗?
-
零售消费行业数据分析:近六成中国大学生社交娱乐类消费选择聚餐和看电影
-
餐饮食品行业数据分析:43.6%的中国“Z世代”群体对螺蛳粉味道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