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这十年”⑬:复盘大病险,看寿险“头雁”大健康如何纵深演进!
随着十八大以来,“健康中国”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逐渐深入人心,与人民健康密切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
6月23日,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中宣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大病保险制度自建立以来,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
十年来,作为大病保险的市场化承办主体,商业保险机构亦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为提升大病保险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任何创新模式的推出,都有赖于先试、先行者来探路。作为最早参与大病保险制度的商业保险机构之一,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已成为多地区大病保险的主要商保服务商,并有效助力地方政府筑牢多重医疗保障网,打赢脱贫攻坚战。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办大病保险项目已超200个,覆盖了近3.5亿城乡居民。自大病保险制度实施以来,该公司大病保险累计赔付了7900多万人次,赔付金额高达1500多亿元。
从典型案例看,2012年至今,中国人寿寿险青海省分公司与青海省人民政府创新打造的“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为该省全面脱贫做出了突出贡献;2018年,同样作为浙江金华大病保险项目的主承保服务商,中国人寿寿险金华分公司配合当地政府首创推出的“选缴保费法”大病保险制度,打造出了良好的医保治理模式;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中国人寿寿险崇左分公司健康保险部还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在当年2月举办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获表彰。
以参与大病保险制度承办为契机,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逐渐开辟出并拓宽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政保合作路径。
如在参与长期护理险制度试点方面,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近年来通过构建长期护理险支持体系,形成了苏州张家港、四川成都等典型模式。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累计在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承办长期护理险项目60余个,覆盖近2600万人,有效助力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在政府合作补充医疗保险业务领域,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已在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承办了170多个补充医疗保险项目。此外,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地了近70个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项目,在办项目的承保人数超1800万。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承保的多个“惠民保”项目还成为行业发展的创新样板,如主承保的杭州“西湖益联保”和广州“穗岁康”,开创了政府深度参与并主导的“惠民保”项目新模式。从创新效果来看,数据显示,杭州“西湖益联保”2021年度的参保人数达470万,参保率为42%,在全国同类“惠民保”业务中名列前茅。
从探路承办大病保险,到积极参与长期护理险试点,再到创新发展“惠民保”业务,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通过不断提升保障与服务水平,在助力国家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方面不断发挥积极作用。
从国家及监管政策层面看,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发布,《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专项部署商业健康保险发展。2020年,银保监会等13部门又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完善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
政策推动下,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深刻认识到,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是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契机。
为此,依托中国人寿集团“大健康”战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持续提升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给能力,并以保险主业为核心,在健康管理服务领域延伸拓展。
在丰富商业健康保险的产品体系方面,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坚持聚焦保险保障本源。在2018年至2021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结合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开发了各类型健康保险产品百余款。数据显示,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健康保险的保费规模已从2015年的420多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200多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9%。
此外,为响应国务院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意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以构建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打造出以“国寿大健康”平台为核心的“线上+线下”健康服务体系。据介绍,截至2022年6月末,“国寿大健康”平台可以对接提供100余个健康服务项目。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侵袭初期,“国寿大健康”平台有效支持了政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过推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服务专区”,为客户提供在线咨询等多项免费服务,这彰显了央企担当。
今年1月26日,中国人寿集团党委书记白涛在2022年工作会议上也指出“要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高品质产品与服务供给体系,培育公司发展新动力”。
迎合国民与市场发展需要,不断丰富商业健康险产品体系,打造健康管理服务创新模式,便是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服务国家大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鲜明体现。
多年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通过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参与医保基金监管方式改革、医保公共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贡献了诸多智慧与力量,具体而言:
在优化大病保险结算方面,通过与医疗机构、医保部门的系统对接,实现3万多家医院大病保险的“一站式”结算服务,“让患者最多跑一次”从设想变为可能。
在提升医疗风险管控水平方面,通过长期积累的技术能力,搭建出“智能审核、机构巡查、案件调查、专家会审”的四位一体医疗风险管控体系,助力医保部门提升基金风险管理水平与使用效能。
在助力国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层面,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积极联合相关科技企业,在陕西韩城、辽宁营口、四川眉山、黑龙江佳木斯等多地参与DIP、DRG等支付方式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探索成效。
由此可见,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前沿科技上的实践应用,并非单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立足客户降本增效与国家医疗改革需要,有针对性地作出科技赋能,这也是医疗科技、保险科技得以广泛推广的根本价值所在。
放眼未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支持“健康中国”战略方面,还有哪些新思路可供行业借鉴?对此,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首度提出了“三重角色”的发展定位。
第一是强化多层次保险产品供给,做人民健康风险的守护者。一方面,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将践行社会责任,提高普惠保险产品的覆盖面。如积极对接医保体系,支持各地政府部门重点开发与医保衔接的补充医疗保险产品、各类商业健康险等,织密筑牢民生保障网;另一方面,通过深度挖掘细分市场,提升特定健康险受益人群的精准度。如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将不断探索开发针对儿童、老年、孕产妇及特定疾病等特殊群体的健康险,针对新业态、新产业的从业者提供专属保险产品,满足国民多样化健康保障需求。
第二是提升专业化经营管理水平,做医保改革的服务者。积极参与医保合作是险企实现健康险可持续发展和经营破局的必要选择。在医保合作领域,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将持续强化科技应用,提升专业化的管理水平。立足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流程,逐步搭建起更具智能化、数字化、立体化的风控体系,以此提升健康险的风险评估、监测及处置等风险管控能力。另外,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还将不断开创服务医保新模式,通过自身专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助力提高各类医保经办服务效能;与此同时,公司相关服务能力还将与医改深度衔接,助力构建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改革,协同治理格局。
第三是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做人民健康的促进者。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将持续通过战略性投资及开放合作等形式,整合医、药、养、护等大健康服务资源,探索构建以提升客户健康水平为目标,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多样、优质便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链条,通过提供康复护理、健康管理、辅助就医、养老养生与临终关怀等服务,延伸与优化现有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丰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作为一家国有大型保险机构,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表示,下一步将以“保障人民健康、增进民生福祉”为发展使命,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支持“健康中国”建设,积极挖掘市场需求,推动健康险高质量发展。
最近更新
-
险企永续债开闸:445亿获批,疾速发行!资本补充吹来新风向?
理财 · 昨天 14:16
-
玖亓周评|“特药”健康险再被点名:挥之不去的通道业务阴影
理财 · 12-04 19:12
-
北京人寿大股东拟生变:若退场,或清除增资扩股一大障碍
理财 · 12-01 11:35
-
华贵人寿更换“掌门人”:汪振武退场,刘刚接棒!
理财 · 11-24 22:58
- 11月新势力销量高增,华为江淮就智新汽车开展合作(附股)
- Wi-Fi 7构建鸿蒙万物互联新底座,从0-1产业爆发拉开大幕
- 从南京出发,1小时能到哪儿?
- 首航高科收到立案告知书面临股民索赔,面临天眼风险超千条
- 假摔三目标均完成,珍惜大机会!
- 定增73.5亿,新希望为“过冬”添厚衣、储粮草?
- ST鹏博士董事会审议通过多项议案,调查未完结面临索赔
- 算力概念大牛股公司董事长被抓!恒润股份当天封死跌停板,市值缩水至149亿元
- A股失守3000点,原因找到了!
- 首航高科收到立案告知书,日跌幅近6%,股民可索赔
专栏推荐
-
研选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846人已购
¥2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269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116人已购
¥288.00/月 -
财报拆解 知识点解读+实战案例,帮你5小时学会看财报 72人已购
¥19.90/月
推荐阅读
-
36氪WISE2023 商业之王大会:聚焦行业未来趋势与价值
-
有友食品沉迷理财:遭投资者质疑,研发与销售费用“冷与热”
-
中原消费金融揭秘网络贷款诈骗手法,呼吁消费者警惕
-
新希望乳业并购式扩张后遗待解,内生增长如何实现?
-
央媒集体点赞六个核桃《主持人大赛》,与时代共振助力青年逐梦扬帆
-
2023年11月中资离岸债发行规模约229亿美元,融创中国完成境外债务重组
-
福摩数科荣获“2023金科奖·第三届金融科技数智创新应用”
-
中资美元债 | 地产二级市场半月报
-
纳芯微试图突围“国产内卷” 业绩下滑布局新品量产
-
当前家电消费市场商战的几点真相
-
空缺四年后,这家消金公司公开招聘总裁
-
穆迪下调中国评级展望,上证50创下4年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