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监视居住,云南首富的烟草往事
文 | 华商韬略 600
11月21日傍晚,A股上市公司恩捷股份公告称:公司董事长Paul Xiaoming Lee(李晓明)和副董事长李晓华因相关事项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相关事项尚待进一步调查。
消息一出,恩杰股份瞬间跌停,仅一日时间,市值蒸发约140亿人民币。
恩捷股份,曾一举突破日本的行业垄断,是如今当之无愧的锂电池隔膜领域的龙头企业,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50%,市值曾一度冲破3000亿大关。
李晓明和李晓华,根据《2022胡润百富榜》显示,分别以440亿和325亿人民币的财富,成为云南企业家的首富和第二富豪。
注:恩捷股份股权架构 图源:恩捷股份2021年年报
今年,恐怕是李晓明和李晓华最为煎熬的一年。
最近两年,包括恩捷股份在内的整个行业,都在扩产。以至于今年年初,市场质疑其达到“疯狂”的地步,不久的将来就是“等泡沫被戳破”。
“产能泡沫”的舆论还未平息,今年7月份,又有人质疑李晓明和李晓华要“跑路”。
从2019年11月至2022年7月,正是恩捷股份营收飙升的三年时间,可李晓明家族竟然连续进行了4轮减持,保守估计累计套现约70亿人民币。
查阅恩捷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即包括李晓明和李晓华在内的6位家庭成员,只有李晓华为拥有境外居留权的中国公民,其余5位成员均已加入美国国籍。
因此,美国国籍的身份,以及接连套现的举动,难免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
图源:恩捷股份2021年年报
不过考虑到“产能泡沫”的问题,李晓明和李晓华的套现举动倒也有所依据,甚至可能算得上明智之举。
但如今,李晓明和李晓华被监视居住,更多的质疑涌来。
有律师认为:“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是刑事强制措施,这意味着李晓明和李晓华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同时也有人发现多名烟草系统干部被查,而李氏兄弟在早年间曾靠烟草相关行业起家,这其中或许有所关联。
1996年,时年38岁的李晓明,已经与弟弟李晓华在美国共同赚取了第一桶金。
恰巧那段时间国企迎来改革,彼时的中国已经焕然一新,到处都是造富神话。嗅到商机的李氏兄弟果断回国,准备乘上这场东风。
李氏兄弟回到云南老家后,第一件事就是与当地一家国企合资,成立了红塔塑胶,主营烟标和BOPP薄膜。
在当时,李氏兄弟一手握着先进技术,一手握着国资背景。使得红塔集团、红云红河集团、黑龙江烟草、川渝中烟等国内知名烟草企业都成为李氏兄弟的客户。
可惜好景不长,仅仅4年时间,红塔塑胶就陷入亏损,一起合资的国企陆续退股,只剩李氏兄弟苦苦支撑。
这时的他们意识到,单一发展的天花板注定有限,要想不断做大,只能开辟新业务。
随后,李氏兄弟切入无菌包装领域,之后又进入印刷行业,更是成功押宝锂电池隔膜技术,一举突破日本垄断,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隔膜领域的龙头企业。
发展到现在,虽然烟草相关产业营收仅占恩捷股份营收的1.45%,并不算高,但毕竟是李氏兄弟的起家之道,再结合这一年来的种种风波,难免被人“过度联想”。
未来的锂电池隔膜领域,恐怕会被重新洗牌。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近更新
-
李宁困于李宁
理财 · 昨天 10:29
-
败完投资人上千亿,再负债上千亿之后,他重新开始了!
理财 · 11-28 10:27
-
出狱两年两上市,兰世立如今到底有多大实力?
理财 · 11-27 11:03
-
自首,认罪,史上最灰色华人首富,向美国告饶求放过
理财 · 11-26 10:07
- 是该全力拼经济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 智能驾驶的13个核心技术细分赛道!(附股)
- 多地出台购房支持政策,丽水将发总额1800万购房消费券
- 大力提振经济,推入复苏轨道
- 半日成交超200亿元,这一指数大涨12%,创年内新高!纯碱期货盘中飙升,概念股仅10只
- 半岛变局!朝韩边界打破"非武装共识"!美团狂跌超10%,大摩下调目标价
- 催化延续,重视MR板块跨年行情(附股)
- 二师兄尽力了,“薛定谔的通缩”再现江湖
- 国家数据局发声,“数据要素X”火了,机构扎堆调研这些股
- 华为规划部署超10万台全液冷超快充桩,快充产业链有望加速发展(附股)
专栏推荐
-
研选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831人已购
¥2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267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116人已购
¥288.00/月 -
财报拆解 知识点解读+实战案例,帮你5小时学会看财报 72人已购
¥19.9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