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承托大量个人投资者财富管理使命的公募基金行业,谦卑和实事求是尤为重要。

谁在PUA投资人?

除了基本的职业技能外,一名基金经理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会难道很多投资人。

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大多数是选人,要选择那个你最认同、最有领导才华,最能实现他人利益,诚实而慷慨的人。只有这样的一个人或公司,你才有信心长期投资并持有。

参照这一标准,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应当是既能在市场上实现基金持有人的最大利益,也能实事求是地面对投资人,不固步自封,也不自我神话。

然而,现实中,不少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受利益驱动,动辄掀起“造神”宣传,将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包装成巨大的牺牲,以此来PUA投资人。探长留意到,这类现象更多地发生在很多业绩平平或走下坡趋势的基金经理身上,而那些脚踏实地、切实为投资人利益着想的基金经理反而拒绝对投资人进行洗脑。

近日,探长在媒体上读到了工银瑞信基金旗下老将杜海涛从业20多年的一段感人宣言:“以投资经理为终身职业,想做好,很难在生活和工作之间划清界限。投资经理最轻松的是12月31号收盘到1月3号,一年中一般这两天假,可能是投资经理真正回归生活的时候。”

“每年只有两天真正回归生活”,探长大受震惊,一时间都分不清这到底是对所在公募机构的控诉,还是对自身毅力的赞美。探长不禁好奇,基金经理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严酷职业,让杜海涛发出如此感慨?而又是什么让他坚持了二十年?

这难道是一份单纯的“爱的奉献”?

探长查询了一下,杜海涛的上述感慨其实是2017年说的,时隔五年之后再次被媒体引用。

杜海涛2006年即加入工银瑞信,是业内资深固收基金经理,目前担任工银瑞信副总经理,兼任工银瑞信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董事。

最近几年,杜海涛公开发声较少。目前,杜海涛仍管理6只基金,多为债券型基金和偏债的混合型基金,总管理规模82.33亿元,任期最佳回报165.7%。

2月6日,由工银瑞信基金旗下固收名将杜海涛和陈涵共同管理的工银瑞信稳润一年持有混合基金(代码:A类017232,C类017233)正式发行,认购期为2月6日至2月24日,为期19天。探长注意到,2021年1月17日,杜海涛管理的工银瑞信招瑞一年持有混合基金仅募集了8天,便获得了19亿元的认购。不过,这只基金过去一年多业绩不佳,最新的净值为0.9962%,仍在1元净值下徘徊。此次发售的新基金不知是否会受到此前产品的影响。

实际上,受债券市场影响,杜海涛2021年后新发的几只债券基金表现都不太好。例如,工银稳健瑞盈一年持有债券基金一年多的时间里收益为1.9%;工银新财富灵活配置混合一年又242天的回报是-5.47%。

杜海涛的代表作是工银增强收益债券A/B,2007年至今接近16年的收益率为164.5%;这只基金的规模不大,A/B份额合计只有8.8亿元。另一只同样优秀的基金是工银添颐债券A/B,规模合计22亿元,从2011年至今,11年半的时间里回报最高165.7%。

通常来看,偏债混合型基金平均年化通常在5%-10%,但从杜海涛过往产品看,除了两只代表基金外,其他基金的业绩平平,平均年化3%-4%左右。不知道这样的业绩,是否对得起杜海涛“每年只有两天真正回归生活”的勤勉?

基金赚钱基民大亏

杜海涛所在的工银瑞信是公募基金巨头之一,成立于2005年,由中国工商银行和瑞士信贷合资设立,分别持股55%和45%。截止2022年末,工银瑞信管理规模7854亿元,基金经理59人,基金数量395只。

2022年上半年,工银瑞信实现净利润15.05亿元,同比增长3.4%。截至2022年6月30日,工银瑞信基金总资产达190亿元,净资产156亿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工银瑞信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二,“银行系”基金公司中的“赚钱冠军”,但其投资者却大幅亏损。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纳入统计的350只产品2022年上半年共亏损202.73亿元。

工银瑞信半年赚了15亿,代价是基民亏损203亿,是工银瑞信净利润的13倍!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亏钱的魔咒被工银瑞信演绎的淋漓尽致。

即使和同为银行系基金公司相比,工银瑞信也是让投资者最受伤的一家。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交银施罗德基金旗下产品亏损112亿,农银汇理旗下产品亏损52亿,中银基金旗下产品盈利10.7亿元,建信基金旗下产品上半年盈利50亿元。

主动管理型权益基金业绩乏力,是工银瑞信基金大幅亏损的重要原因。截止2023年2月15日,在工银瑞信67只股票型基金中,过去一年实现正收益的股票仅有2只,占比3%;162只混合型基金中,过去一年内实现正收益的只有29只,占比18%。

如此惨淡的业绩,如果真的像工银瑞信副总杜海涛所言,“每年只有两天真正回归生活”,那么持有工银瑞信产品的基民就有必要弄清楚,工银瑞信的基金经理们是因为过于勤奋导致亏损,还是试图用华丽的词藻PUA基民?

昔日霸主过去5年原地踏步

探长注意到,工银瑞信过去两年不断强调其作为银行系基金公司老大的定位,并被部分媒体宣传为“规模与业绩行业双一流”,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工银瑞信之所以强调银行系基金老大,主要原因是工银瑞信曾经一度是基金业内老大,只是几年过去,它已经跌到了TOP10之外。

根据中基协数据, 2022年第四季度,工银瑞信非货基金规模4182亿元,排在第11名。2017年一季度,工银瑞信非货基金规模3172亿元,首次排名公募基金第一。当年,有媒体称,工银瑞信非货基金规模率先突破3000亿元,堪称 “股债双牛“。

然而,好景不常。工银瑞信的冠军只做了一年。2018年一季度,工银瑞信非货基金规模暴跌至1290亿元,从第一名降至第12名。

探长复盘了工银瑞信过去十年的非货基金规模数据后发现,2017年是工银瑞信的转折点,其非货基金规模大缩水,与债券型基金暴跌有关。2016年,工银瑞信债券型基金高达2026亿,但2017年末,债券型基金规模缩水至721亿元。这一转折对工银瑞信打击甚大,直到2021年,工银瑞信债券型基金规模才回升至2080亿,超过2016年的高峰。

目前,工银瑞信非货公募基金规模4000亿,仅仅比2017年的3371亿增长了20%。和同行相比,工银瑞信过去5年相当于在原地踏步。

2017年一季度非货基金规模排名第二的博时基金,2022年四季度非货基金规模5375亿元,是2017年的205%;

易方达基金2017年一季度非货基金规模2210亿,2022年四季度增长至10527亿元,增速476%;

华夏基金2017年一季度非货基金规模2172亿,2022年四季度增长至6927亿,增速319%;

嘉实基金2017年一季度非货基金规模2145亿,2022年四季度增长至4420亿,增速206%;

广发基金2017年一季度非货基金规模1575亿,2022年四季度增长至6635亿,增速421%;

中银基金2017年一季度非货基金规模1766亿,2022年四季度增长至2708亿,增速153%;

2017年非货管理规模排名前十大基金中,到2022年四季度,只有工银瑞信的增长幅度最小。和其他9家基金公司相比,工银瑞信失去了整整5年,而在这五年里,正如投资者所看到的,工银瑞信除了紧抱着舍不得扔掉的“银行系基金老大”标签外,还有自我麻醉式地口号“规模与业绩行业双一流”,只能靠基金经理“每年只有两天真正回归生活”的谎言来PUA投资者了。

工银瑞信基金需要从自我安慰和自我麻醉的氛围中走出来了,否则,它与昔日伙伴的差距恐怕只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