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出真金

作者:岩石

编辑:时完

风品:李然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鹰击长空,需要丰满的羽毛。同样,如何珍视信誉羽毛,是企业长治久安、稳健发展的前提。

建立一个好声誉需要几十年,但摧毁它只需几分钟。5月14日,渤海证券公告,因涉及财务顾问业务的违法违规行为,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具体内容公告并未明确提及,但对正处IPO关键期的企业显然不是加分项。据证监会官网,渤海证券审核状态为“已问询”,自2023年3月17日后,审核进展未有更新。

放眼A股市场,强合规、提质量已是大势,强化“看门人”职责、重塑专业性敬畏心成为一大看点。据证券时报不完全统计,仅5月10日,就有国信证券、中金公司、申万宏源等6家券商被各地证监局处罚。

面对疾风骤雨,身处IPO聚光灯下的渤海证券自然想低调也难,价值底色如何?能否及时查漏补缺,又何时如愿上市彼岸呢?

1

回暖背后

“看天吃饭”喜忧

经纪业务待加劲

审视近三年业绩单,起起落落,成长性稳健力均有优化空间:2021年营收30.07亿元,同比微增1.72%;净利18亿元,增幅达62.74%。2022年则高增不在,净利5.01亿元,同比下降72.16%,营收14.16亿元,同比下降52.91%。

好在2023年,迎来回暖修复:营收21.01亿元,同比增加32.61%;归母净利6.78亿元,同比增长35.28%。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披露数据,2023年证券业营收4059.02亿元,同比增长2.77%;净利1378.33亿元,同比下降3.14%。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发展承压下,渤海证券能有双位数增速值得肯定。但这不代表没有隐患,比如可比基数较低,若对比2021年,营收还有近10亿差距,净利更相差近两倍,回血复苏仍在路上。

细分业务,出彩主要得益于自营业务增长,全年达到 7.15 亿元,同比大增238.19%,为公司第一大营收业务,紧随其后的是证券经纪占比约19%。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相比证券经纪业务,渤海证券自营投资业务主要以债券投资为主,进而受债券市场影响较大,有些“看天吃饭”的不确定性。而相对稳定的手续费佣金业务,近年随着互联网开户兴起,佣金战愈发激烈,日子同样不算好过。同质化内卷,愈发凸显核心竞争力重要性,通过投顾策略、仿真交易、大数据分析等方式,一些券商一点点逐步建立起差异化优势。在拥抱互联网、科技创新方面,渤海证券力度还有待提高。

不算苛求。2021年,渤海证券佣金收入为6.1亿元,营收占比20.29%。2023年则降为3.99亿元,占比为19%。

证券业有这样一句话,无经纪业务不稳,无资管投行不富。业绩大起大落间,渤海证券该有哪些短板待补呢?

2

8年长跑卡在哪

证券从业人员杨柳认为,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是中小券商突围关键。如何利用好股东优势、区位优势,实现专业化深耕细作,特色化服务闭环,关乎高质量发展。

放眼A股市场,四直辖市中仅剩天津还没本土证券公司上市。无论地方发展还是金融战略,渤海证券IPO均肩负着重任。

早在2016年,渤海证券便开始上市辅导,兜兜转转8年仍未达终点,到底卡在哪里呢?

2021年12月28日,证监会官网预披露渤海证券招股书申报稿,意味着正式开启A股“闯关”之旅。

然闯关第一年,渤海证券便面临监管评级下调风险,由A类A级下调至B类BBB级。

招股书显示,监管评级的下降或将导致公司提高风险资本准备比率和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缴纳比例,可能会影响新业务资格的申请,也可能导致现有部分业务资格被取消,进而对收入及利润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不算夸言。2021年国内券商超过A类评级家数超50家,BBB级处于行业中游位置。

更跌眼球的是,这种下滑还出现了延续恶化。2022年12月9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2022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渤海证券被评为C类投行,处于行业垫底位置。

目光回到开文,此次被罚的财务顾问业务正属于投行业务范畴。2023年报显示, 报告期内渤海证券投行业务营收占比6.39%。2021年占比则达15.33%。

投行业务承压的背后,除了此次立案调查,2023年4月还曾因财务顾问业务致歉。

2019年2月,证监会核准,浩物股份拟向天津市浩物机电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发行约1亿股股份,向天津市浩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发行0.53亿股股份购买相关资产。最终因为收购相关资产业绩不达标,而公告致歉。

渤海证券表示,将督导上市公司及相关方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履行重大资产重组中关于业绩补偿的相关承诺,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另外IPO期间,还遭遇了股权流拍。2024年1月30日,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显示,天津浩物嘉德持有的渤海证券1.67亿股股权一拍结束。虽然4.23亿元的拍卖价是评估价七折,最终还是流拍。

2024年2月,在首次7折基础再次折价20%,依然流拍。这自然不是IPO的加分项,难免让市场审视渤海证券的股权价值,未来投资成长空间。

3

扎牢内控篱笆

关键自证时刻,管理层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治理角度看,渤海证券管理层的稳定性有待提高。2018年,企业启动了“一正三副”社会化招聘工作。总裁由天津证监局原副局长王修祥出任。

2021年4月,渤海证券公告,王修祥提出离职,董事长安志勇将代行公司总裁职责。此外,社会化招聘分管经纪业务副总裁刘闯也在当年初离职。

监管层在IPO问询函中问及“最近3年内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动是否构成重大变化”。

对金融机构而言,内控管理是“防火墙”、更是“生命线”。

以此次立案调查为例,渤海证券2023年便遭到监管处罚:当年5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债务融资工具违规“自融”调查中发现,渤海证券在相关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和交易环节涉嫌存在违规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据财联社报道,渤海证券此次被查或因涉及地产类债券业务相关。作为财务顾问的20西苑01及20西苑03有关主体公司西苑国投,其于2023年12月13日发布被北京金融法院纳入被执行人名单的公告,执行标的3.51亿元。

除了财顾业务,研报业务也有需精进处。2023年7月,天津证监局网站消息显示,经查,渤海证券发布研报业务有关制度不完善;研报质量控制审核把关不严。最终天津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并要求公司应进一步完善研报制作发布有关制度机制,强化质量控制审核,结合检查发现问题内部问责。

千里之堤,往往溃于蚁穴。对金融业而言,合规经营无小事,尤其是“看门人”,更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上述无论要求还是处罚,均显用心良苦。

4

更大看点 强鼓不用重锤

治乱象,需重典!

2024年4月12日,资本市场迎来第三个“国九条”。针对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其要求进一步压实发行人第一责任和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建立中介机构“黑名单”制度。

坚持“申报即担责”,严查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问题。在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方面,新“国九条”指出,完善对衍生品、融资融券等重点业务的监管制度。

根据Wind数据统计,仅5月5日—5月12日短短8天时间内,有至少12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5家企业收到深交所股票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频频大招见真章,可见这次是动了真格。5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为引导金融机构的合规运营、专业性打磨,再添一把利器。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铑财表示,此次证监会修订《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对于券商将产生以下几点影响。

1. 优化发展理念:新规要求上市证券公司端正经营理念,聚焦主责主业,合理审慎融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将促使券商更加注重其核心业务的发展,而不是盲目扩张。

2. 加强投资者保护:新规强调上市证券公司要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建立和完善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相关制度及程序,这将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3. 健全公司治理:新规要求上市证券公司强化内部管控和风险管理,建立清晰的股权结构和组织架构,这有助于提升券商的治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

4. 完善信息披露:新规对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券商披露净资本和流动性等核心风控指标,提高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将增加市场的透明度。

5. 强化监管和问责:证监会将持续加强证券公司日常监管,强化执法问责,确保新规得到有效执行。

6.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规的实施旨在促进证券行业的规范、稳健发展,提升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的质效。

7. 规范融资行为:新规要求券商在融资时更加审慎,合理确定融资规模和时机,严格规范资金用途,这有助于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和风险积累。

8. 提升股东回报:新规鼓励券商提高现金分红水平,通过股份回购等方式提升股东回报,优化治理结构。

整体来看,新规实施将对券商业务产生深远影响,一个更加规范、透明和高质量的资本市场生态已渐成规模、日益成熟完善。

回望八年,渤海证券兜兜转转中有挫折抑有成长,此番立案调查结局犹未可知,但能肯定的是,罚单问题都具有滞后性,不代表当下情形。当行业吹响精进号角,渤海证券能否由此顿悟、把危机变契机、做好内强合规外强业绩的必修课,应是此番被查的更大看点。

烈火出真金,强鼓不用重锤!会是渤海证券吗

本文为首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