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 春山/作者 夕山 映蔚/风控

2024年4月颁布的新“国九条”提出,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提高发行上市辅导质效,扩大对在审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现场检查覆盖面。而这背后,拟上市企业掀起“撤销潮”。截至5月6日,今年以来沪深北交易所逾130家主动撤单,其中包括安徽晶奇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奇网络”)。

上市背后,晶奇网络2022年净利润下滑,同期其政府补助及税收优惠合计占净利润的比例超50%。此外,近年来,晶奇网络应收款占营收比重逐年攀升且高于同行均值,2022年占比超100%,撤单背后,对照新修订的上市标准,晶奇网络最新一期即2022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或均未达到“上市门槛”。

值得注意的是,晶奇网络研发投入占比低于同行均值的同时,其专利数量也落后于可比公司。而蹊跷的是,晶奇网络与一高校共同申请多项专利,其中,晶奇网络的两名核心技术人员“现身”南邮单独申请的专利发明人名单。

一、赊销高企异于同行,新规下业绩不达标撤材料或非偶然

此番上市,作为申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的企业,晶奇网络最新一期净利润即2022年的净利润陷入负增长。并且,晶奇网络撤单背后,最新一期净利润或不满足新修改的上市规则。

1.1 2022年净利润下滑超20%且不足5,000万元,营业收入不足3亿元

据深交所公开信息,2024年3月28日,因晶奇网络主动要求撤回注册申请文件,证监会决定终止晶奇网络发行注册程序。

据晶奇网络签署于2023年12月22日的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签署于2023年12月22日的招股书”)、签署于2022年9月27日的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签署于2022年9月27日的招股书”)、签署于2021年9月24日的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签署于2021年9月24日的招股书”)及签署于2020年12月8日的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签署于2020年12月8日的招股书”),2017-2022年及2023年1-6月,晶奇网络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6亿元、1.59亿元、1.59亿元、2.05亿元、2.32亿元、2.38亿元、1.13亿元。

同期,晶奇网络净利润分别为2,244.43万元、2,450.68万元、3,872.57万元、6,180.8万元、6,279.86万元、4,874.49万元、1,614.93万元。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测算,2018-2022年,晶奇网络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49.58%、0.09%、28.91%、13.19%、2.76%,同期,其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19%、58.02%、59.6%、1.6%、-22.38%。

不难看出,2018年以来,晶奇网络虽营收维持正增长,但其净利润在2022年呈负增长的一面。

1.2 2021-2022年ROE下滑,2022年政府补助及税收优惠合计占净利润的比例超50%

据签署于2023年12月22日的招股书,2020-2022年及2023年1-6月,晶奇网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以下简称“ROE”)分别为22.75%、18.83%、11.7%、3.28%。

显然,2021-2022年,晶奇网络ROE逐年下滑。

据签署于2023年12月22日的招股书,2020-2022年及2023年1-6月,晶奇网络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023.87万元、824.22万元、951.81万元、398.51万元。同期,晶奇网络税收优惠分别为1,658.13万元、2,131.4万元、1,800.73万元、746.84万元。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测算,2020-2022年,晶奇网络政府补助及税收优惠合计金额分别为2,682万元、2,955.62万元、2,752.54万元,占晶奇网络当期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43.39%、47.07%、56.47%。

此外,晶奇网络或赊销高企。

1.3 应收款占营收比重逐年攀升且高于同行均值,2022年末占比超100%或赊销高企

据晶奇网络签署于2023年12月22日的招股书、签署于2022年9月27日的招股书、签署于2021年9月24日的招股书及签署于2020年12月8日的招股书,2017-2019年各年末,晶奇网络应收账款分别为4,121.03万元、9,861.71万元、9,956.43万元,且无应收票据及应收款项融资。

2020-2022年各年末,晶奇网络应收账款分别为13,378.71万元、19,765.38万元、27,351.52万元,应收票据分别为0元、0元、1,252.3万元,应收款项融资分别为99.77万元、0元、0元。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测算,2017-2022年各年末,晶奇网络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应收款项融资合计值(以下统称“应收款”)占其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8.89%、62.21%、62.75%、65.9%、85.38%、120.23%。

据签署于2023年12月22日的招股书,晶奇网络将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大地纬”)、四川久远银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远银海”)、创业慧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业慧康”)、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宁健康”)、易联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联众”)列为同行业可比企业。

而上述五家同行可比公司披露的年报数据,2020-2022年各年末,晶奇网络上述同行业可比企业应收款占营业收入比例的均值分别为33.98%、36.12%、48.44%。

即2020-2022年,晶奇网络应收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于同行可比企业均值,或赊销高企。

需要提及的是,晶奇网络最新一期净利润或未达新修订的上市标准“门槛”。

1.4 新修订的创业板第二套上市标准将营业收入提高至4亿元,净利润提高至1亿元

据签署于2023年12月22日的招股书,本次上市,晶奇网络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其选择的上市标准为《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二)项的规定,即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

2022年,晶奇网络营业收入为2.3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为4,155万元。同期,晶奇网络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因此,晶奇网络称其符合上市标准。

据证监会2024年4月12日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修订说明》,为落实《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要求,结合主板、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发行市值情况和监管实践,深交所对两板上市条件进行修改,坚守板块定位,适当提高上市财务标准,增强标准适应性。

其中,对于创业板第一套上市标准的净利润指标。将最近两年累计净利润由“5,000万元”提高至“1亿元”,并新增“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的要求,突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支持规模、行业及发展阶段适应创业板定位要求的企业上市。

对于创业板第二套上市标准的预计市值、收入等指标。将预计市值由“10亿元”提高至“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由“1亿元”提高至“4亿元”,进一步提升有潜力的“优创新、高成长”企业直接融资质效。

需要说明的是,截至查询日2024年6月4日,晶奇网络未更新其2023年完整年度的财务数据。

上述可知,2022年,晶奇网络净利润下滑超20%,不足5,000万元,而政府补助及税收优惠占其当期净利润超50%,且2020-2022年其ROE逐年下滑。2022年年末,晶奇网络应收款占营收比例超100%远超同行均值。晶奇网络撤单背后,对照新修订的上市标准,晶奇网络最新一期即2022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或均未“达标”,晶奇网络撤材料是否系“偶然”?

二、发明专利数量落后于同行,核心技术人员“现身”高校单独申请的专利发明人名单

随着资本市场新规的落地,严控上市公司的质量仍是监管的重点。其中,上市准入阶段,不仅上市门槛提高、增加监管检查抽查力度,还促进板块层次更鲜明、市场资源更多配置到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

在此背景下,晶奇网络研发投入占比低于同行均值的同时,其专利数量也落后于可比公司。而需要指出的是,晶奇网络或还存在与高校合作研发的情形。

2.1 晶奇网络17项专利中发明专利6项,专利总数及发明专利数量均不及同行

据签署于2023年12月22日的招股书,截至签署日,晶奇网络共拥有17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

据山大地纬2022年年报,截至2022年末,山大地纬共拥有授权专利34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

据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数据,截至2023年6月末,久远银海母公司共获得12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项。

据久远银海2022年年报,杭州海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海量”)系久远银海控股子公司。

据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数据,截至2023年6月末,杭州海量母公司共拥有22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项。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测算,截至2023年6月末,久远银海或至少拥有34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3项。

据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数据,截至2023年6月末,创业慧康母公司共拥有38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7项。卫宁健康母公司共拥有150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7项。易联众母公司共拥有45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4项。

不难看出,晶奇网络的专利总数及发明专利数量或不及其可比公司。

同时,2022年,晶奇网络研发投入占比亦低于同行均值。

2.2 2020-2022年研发投入占比低于同行均值,截至2022年末研发人员占比在行业中排名靠后

据签署于2023年12月22日的招股书,2020-2022年及2023年1-6月,晶奇网络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08%、15.71%、17.28%、19.17%。截至2023年6月末,晶奇网络共拥有研发人员225名,占其员工总数31.38%。

据晶奇网络签署于2023年7月26日的招股说明书,截至2022年末,晶奇网络共拥有研发人员231名,占员工总数31.09%。

根据五家同行可比公司披露的年报数据,截至2022年末,山大地纬、久远银海、创业慧康、卫宁健康、易联众的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分别为52.53%、26.5%、36.2%、36.03%、46.06%。

且经测算,2020-2022年,晶奇网络同行可比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均值分别为19.02%、19.4%、24.73%。

显然,2020-2022年,晶奇网络研发投入占比均不及同行均值。截至2022年末,晶奇网络研发人员占比低于除了久远银海的其他四家可比公司。

不仅如此,晶奇网络两名核心技术人员,“现身”高校。

2.3 与南邮共同申请多项专利,其中两名核心技术人员“现身”南邮单独申请的专利发明人名单

据签署于2023年12月22日的招股书,截至签署日,李友涛、张结魁均为晶奇网络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6.29%、3.61%。

另外,李友涛担任晶奇网络董事、总经理,张结魁担任董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并且,李友涛和张结魁均为晶奇网络的核心技术人员,入职时间分别为2009年4月及2015年7月。

另外,晶奇网络有一项获授权的发明专利,系与一高校共同申请。

据签署于2023年12月22日的招股书,一项名为“一种基于Hadoop平台MapReduce环境下的隐私保护”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2010805039.6,申请日为2020年8月12日,权利人为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南邮”)、晶奇网络。

据签署日为2021年9月24日的《关于安徽晶奇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晶奇网络研发费用中的咨询服务费系与研发活动相关的,2019年咨询服务费主要为发生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产学研合作经费,以及南邮面向物流应用大数据平台开发服务费

基于上述情形,晶奇网络向南邮支付开发服务费,南邮是否系晶奇网络的研发合作方?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上述发明专利即“一种基于Hadoop平台MapReduce环境下的隐私保护”,发明人为包括徐鹤、李友涛、张结魁等人。

据南邮官网2020年6月8日发布的公开信息,“徐鹤”系南邮重点实验室教师。

那么,南邮重点实验室教师“徐鹤”,与与上述专利发明人徐鹤是同名?还是同一人?换言之,发明专利“一种基于Hadoop平台MapReduce环境下的隐私保护”,是否由晶奇网络及南邮共同研发?

此外,2022年,李友涛、张结魁亦参与晶奇网络与南邮共同申请的其他专利,且多项专利处于实质审查生效的状态。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申请号为2022112933733的“一种基于自我学习双向GAN的异常检测方法”、申请号为202211049325X的“一种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的物联网协议模糊测试方法”、申请号为2022112933536的“一种基于端到端变分自编码的KPI异常检测方法”、申请号为2022110469388的“一种基于张量的流式计算系统一致性综合优化方法”、申请号为2022110578718的“一种基于医疗场景的模糊高效用模式挖掘方法”,共五项专利的申请人均为南邮和晶奇网络,发明人均包括李友涛、张结魁、王汝传,申请时间为2022年8-10月。截至查询日2024年6月4日,上述专利均不存在发明人及申请人变更,且均处于实质审查生效状态。

据公开信息,截至2024年5月,王汝传的单位为南邮。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李友涛与张结魁参与了一项专利发明,该专利系南邮单独申请。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一项名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零知识证明数字身份管理方法”的专利,申请号为2022106945131,申请日为2022年6月20日,申请人为南邮,发明人包括李友涛、张结魁等。截至查询日2024年6月4日,该专利未变更申请人及发明人,且处于实质审查生效的状态。

不难看出,晶奇网络核心技术人员李友涛与张结魁,或参与了南邮单独申请的一项专利的研发。

上述可知,一方面,晶奇网络专利总数及发明专利数量或行业“垫底”。且2020-2022年,晶奇网络研发投入占比均不及同行均值。此外,2020年8月,晶奇网络与南邮共同申请了一项专利,且该专利已授权。

而另一方面,晶奇网络称,晶奇网络与高校南邮共同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发明人包括晶奇网络的核心技术人员李友涛、张结魁,且晶奇网络曾向南邮支付开发服务费。除此之外,2022年,晶奇网络与南邮共同申请多项专利。而同年,晶奇网络的核心技术人员李友涛、张结魁,“现身”南邮单独申请的一项专利发明人名单中。至此,晶奇网络与南邮是否存在其他合作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