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睿研金融 编辑|MR LEE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因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布时“小数点点错”而闹出的“乌龙”,杭州银行加强了它在股民心中的“抠门”形象。

错误发布的信息是“每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5.20元”,当天晚上杭州银行就进行了更正,“因工作人员疏忽,实际上每股派发股利0.52元”。

杭州银行工作人员已经不是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了,2016年的招股书、2018年的年报都做出过技术上的二次更正。

根据更正后的方案,杭州银行今年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30.84亿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的比率为22.52%。

据统计,上市10年,杭州银行只有2019年、2020年的股利支付率超过30%,其余年份要么不分配、要么分配比例都没有超过25%。

在城商行之中,这样的分红率居下游水平,明显与杭州银行“优秀的业绩”不符。

来源:同花顺iFinD

年报显示,杭州银行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50.16亿元,同比增长6.33%;归母净利润143.83亿元,同比增长23.15%。在17家上市城商行中,杭州银行的收入增速位列第5,利润增速位列第1。

今年一季度,杭州银行收入97.6亿,同比增长3.5%,净利润51.3亿,增幅21.11%。

杭州银行到底“藏”了多少利润?

去年、今年一季度,杭州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大大领先收入增速,非常引人注目。

从财报中发现,杭州银行净利润高增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下调了计提比例,2023年杭州银行在支出方面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18.12%,可以理解为增加了近18个亿的利润。

杭州银行的信用减值损失常年保持在较高水平。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杭州银行的信用减值损失77.63亿元、99.59亿元、105亿、98.55亿、80.69亿。

2021年杭州银行的信用减值损失主要包括计提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金融投资减值损失。这些计提相当程度上意味着杭州银行“往年的”利润水分很大。

这也就可以解释杭州银行经营指标中排在同行首位的那个数字,拨备覆盖率561.42%,这个数字不止在城商行、更是在整个上市银行队伍中都高居第一名。

根据监管要求,银行业的拨备覆盖率达到监管机构要求的150%两倍以上,即超过300%,就会被视为“存在隐藏利润的倾向”,应该对超额计提部分还原成未分配利润。因为,拨备资金过多,既不能增加股东回报、也不能补充资本金,几乎是相当于闲置。

对杭州银行的高比例拨备,外界给予了高度关注,但始终不见杭州银行有过令人信服的解释。一个合理的怀疑就是,保持这么高的拨备覆盖正是因为有大量的“减值”等待处理。

证监会今年通过发布分红新规鼓励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水平以增强投资者回报,而市场上响应号召的上市公司也很多。很多大行还加推了中期分红方案,城商行中如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城商行也都响应了资本市场新“国九条”要求,表示推进中期分红方案。

对此,有投资者对杭州银行喊话,“杭州银行往年分红比例较低,没有达标啊”。杭州银行的回应则是因“正处于稳健较快发展阶段,需要加强留存利润、加强内生性资本积累以支持发展”。

来源:上证e互动

实际上家底就是不够厚

杭州银行高达561.42%的拨备率和300亿的未分配利润,仍然无法满足总资产高速扩张的需要。目前17家国内上市城商行中,只有前8位资产超过万亿。杭州银行则是其中增长最快的一个。

起步于“信用合作社”的杭州银行,2016年上市以来,先后通过多种融资方式来补充资本,不完全统计包括IPO募资37.67亿元、发行优先股100亿元、可转债募资150亿元,以及两次定增分别募资71.6亿元和80亿元等等。

过快的资产扩张,杭州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都在连续下跌,2023年分别为12.51%和9.64%,在17家上市城商行中排名倒数第3和倒数第2,核心资本充足率在连跌之后略微回升至8.16%,水平却在上市城商行中倒数第一。

很显然,业绩亮眼的同时,杭州银行的资产质量和收入质量的短板依然顽强地暴露出来,以至于不得不尝试更多融资,以保证资本充足率达标。长此以往,杭州银行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路仍然遥远。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整理,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