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美股延续强势,三大指数小幅上涨,道指涨0.09%,标普500指数涨0.09%,纳指100指数涨0.19%,连续两日小涨。

纳指7巨头多数大涨,亚马逊大涨2.19%续创新高,总市值进一步升至20590亿美金大关,亚马逊在本周跻身2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后继续高歌猛进,紧随谷歌(2.29万亿美元)、英伟达(3.05万亿美元)、苹果(3.28万亿美元)、微软(3.36万亿美元)之后,位居全球市值榜第五。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五大科技巨头市值合计高达14万亿美元,换算人民币近102万亿元。科技巨头中,脸书涨逾1%,特斯拉、奈飞、谷歌-A、英特尔、苹果悉数小涨,7巨头中仅英伟达跌1.91%。

纳指100对应的ETF方面,低费率的纳指100ETF(159660) 今日涨近1%,最新溢价率达2.56%,盘中成交额4000万元,资金今日再度右侧大举净申购1600万份,至此已经连续4日吸金,合计金额超1亿元!

【纳指芯片巨头股价大涨后纷纷进行1拆10股票拆分,降低投资门槛!】

6月7日收盘后AI芯片全球龙头英伟达完成了1拆10的拆股计划,持有英伟达普通股的股东收到额外九股,从6月10日起以拆分调整后的基础开始交易。在第一财季,英伟达总共回购了价值77亿美元的股票,并支付9800万美元的股息。

纳指另一个芯片巨头公司博通紧随英伟达的步伐,计划在季度业绩乐观和近期股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分拆股票。博通计划在7月12日盘后进行1股拆10股的拆股,从7月15日起以拆分调整后的基础开始交易。

【重磅!纳斯达克100指数迎调仓!】

根据纳斯达克公告,Arm已经取代Sirius XM,进入纳斯达克100指数,本次调整已经于6月24日生效。公开资料显示,Arm是软银集团旗下的芯片架构设计公司,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英国剑桥。主要业务涉及设计、开发和许可高性能、低成本、节能的CPU产品和相关技术,许多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和原始设备制造商都依赖这些产品和技术来开发产品。Arm于2023年9月14日正式登陆纳斯达克,相对于51美元的发行价,截至6月18日其上市以来的累计涨幅高达241.43%。

得益于ARM架构的广泛应用,Arm成为“AIPC”龙头股之一。目前,高通、英伟达、AMD、联发科都与微软合作,并相继推出了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产品。大摩预计到2027年,WoA(Windows on ARM) PC芯片销量将达到5000万颗,将带来100亿美元的PC CPU收入。

昨夜Arm再涨1.34%,强势三连阳,最新市值增至1737亿美金。

【纳指科技巨头最新热讯】

英伟达周三召开年度股东大会,会上股东通过了高管新的薪酬计划,英伟达CEO黄仁勋于2024财年获得价值约3416.79万美元的薪酬,比2023财年的2135.69万美元高出了60%。在方案中,有2667.64万美元来自于股票奖励。

对于关注AI和GPU技术的人们来说,这次股东大会没有宣布任何新的产品公告,但黄仁勋还是在会上回答了几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包括公司的竞争策略、产品发布前景和新的市场。黄仁勋自信地指出,公司“重新发明了计算机产业”。

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市值约2.06万亿美元。随着全球电商竞争的日益激烈,亚马逊宣布计划推出一个名为“低价商店”的新板块,专门提供低价的时尚及生活用品,允许中国卖家直接向美国消费者发货。

纳指芯片股美光科技财报发布后收跌7.12%。美光第三财季营收68.1亿美元,分析师预期66.7亿美元;调整后EPS为0.62美元,分析师预期0.5美元。该公司预计第四财季营收将介于74亿至78亿美元之间,分析师普遍预期为75.8亿美元,但仍未达到部分分析师预期的超80亿美元的“超高预期”。

美光高管表示,由于增加工厂产量和使芯片与系统配合使用方面存在困难,HBM的供应增长实际上已经“踩下刹车”,HBM芯片订单已经排满至2025年以后,然而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市场仍然低迷。

【美股机构观点前瞻】

高盛第三次上调了对标普500指数的年终目标,反映出华尔街对盈利增长和美国经济的乐观预期。高盛预计,标普500指数今年年底将收于5600点,高于2月份预测的5200点。

中信证券指出,基本面维度,标普500整体的净利润在经历连续三个季度的同比负增长后,已于去年下半年开始转正。同时,标普500除“七巨头”外的成份股在2024二季度起的净利润增速也有望开始同比转正,下半年美股盈利复苏的扩散可期。流动性角度,标普500回购金额自去年四季度起开始回升,随着美股盈利的扩散性复苏,下半年上市公司的回购规模有望进一步上行。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近期表示,这一轮的科技浪潮,与90年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次AI浪潮已经有了一些商业应用,当时的Web1.0尚未有成熟应用。在相似的情况下,这次有希望出现新的朱格拉周期。

中信建投观点认为,随着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兑现,大型互联网公司估值水平有望得到系统性的提升。成长性维度,如果GenAI能在未来1-2年持续落地,有望增厚主要公司3-5ppts的收入增速;利润端能够增厚约3%-5%的营业利润。

针对今年高歌猛进的美股科技巨头,光大证券最新观点指出,美股科技巨头今年一季度净利润超预期增长,股价主要由EPS预期抬升驱动;顺周期业务复苏趋势延续,AI相关投资大幅增长。科技巨头2024Q1业绩维持2023年加速增长的趋势,但超预期程度相比2023年有所降温,主要系2023年宏观经济复苏和科技巨头降本增效效果显著。2024年以来,谷歌、Meta、亚马逊、英伟达Forward12个月EPS均有明显抬升,构成股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力,而苹果股价上涨主要依靠估值抬升。

【纳指7大巨头派息回购双管齐下,持续提振投资者信心!高盛预测2025年美股回购总金额将超1万亿美金!】

价值面上,纳指姐妹中多家科技巨头借鉴价值企业做法——支付股息及提高股票回购规模,当前多家科技巨头首次推出了季度回购和派息计划。这一系列举措一方面是为投资者带来了直接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投资者信心,激发了市场投资热情。

5月2号,苹果董事会批准增加1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近8000亿元)用于普通股回购计划,据悉,这一回购计划超过了2018年创下的100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截至2024年3月30日,苹果公司董事会已授权在2023年5月4日宣布的股票回购计划下,回购高达900亿美元的公司普通股,其中已有599亿美元被使用。

同时,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于4月宣布首次分红,表示将派发每股20美分的股息,并且将额外股票回购提高至700亿美元

此前在今年2月,Meta宣布首度派息,表示派发每股50美分的股息,并宣布将再回购500亿美元股票

2023年8月,英伟达在股价上涨超2倍之际仍决定回购250亿美元

根据纳指100科技巨头的财报数据,自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6月1日期间,苹果“大手笔”回购了价值830亿美元的股票,为“纳指七巨头”中最大规模回购。5月,苹果董事会批准新增11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股票回购计划。董事会表示,回购是基于“对苹果未来的信心,以及我们在苹果股票中看到的价值”。

此外,谷歌期内回购630亿美元的股票,Meta、微软和英伟达回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250亿美元、200亿美元和170亿美元

高盛预测,到2025年,美股的回购总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这一增长将由科技公司强劲的盈利增长和较低的利率所推动

【纳指7巨头分红回购明细图】

(风险提示:以上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不代表任何形式的个股推荐!)

最新数据显示,美股七大科技巨头今年已经耗费近585亿美元用于股票回购,分配给股息的资金接近110亿美元。

此外,Salesforc和Bookin等科技公司也于今年宣布派发股息。

美股科技巨头天量回购计划和过往较高金额使用率提振了市场信心,点燃了美股科技股市场投资热情。回购是美股股票市场长牛的重要因素之一,美股科技巨头近期派息和回购双管齐下,其市场行情值得期待。

【普通投资者如何布局纳指100?】

纳指100ETF(159660)紧密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该指数成分股由纳斯达克股票市场100家上市规模最大、最具创新性的非金融公司组成,其中七大科技巨头为重仓标的。纳指100ETF(159660)及其联接基金(A类:018966;C类:018967)有望受益于科技巨头公司亮眼的业绩以及回购和派息计划带动的市场行情。

纳指100ETF(159660)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之下,目前全世界AI领域布局和积淀最领先、最深厚的科技巨头仍然集中在纳斯达克,比如微软、苹果、谷歌、英伟达、Meta等等,这些AI巨头无一例外都是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纳斯达克100指数前十大权重占比近49%,龙头属性集中。纳指100ETF(159660)管理费0.5%/年,明显低于市场主流的费率结构,费率优势明显,省到就是赚到。

关注美股顶级科技巨头,认准纳指100ETF(159660),场外联接(A类:018966;C类:018967)。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投资于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纳指100ETF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