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1日,《2024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发布,其中提到,强化汽车芯片标准供给,加快汽车芯片环境及可靠性、电动汽车芯片环境及可靠性、汽车芯片信息安全等标准研制,提供汽车芯片基础技术支撑。A股市场上,多家上市公司布局汽车芯片,9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破亿元。

工信部制定发布《2024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2024年6月21日,为进一步发挥标准推进质量提升、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有力支撑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制定发布《2024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

《要点》指出,强化汽车芯片标准供给。加快汽车芯片环境及可靠性、电动汽车芯片环境及可靠性、汽车芯片信息安全等标准研制,提供汽车芯片基础技术支撑。推动制定智能驾驶计算芯片、汽车ETC芯片、红外热成像芯片、蜂窝通信芯片、安全芯片、电动汽车用功率驱动芯片、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模拟前端芯片等标准,明确各类芯片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工信部指出,做好《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落地实施,加快建立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开展汽车双碳标准体系研究,以体系为“纲”统筹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汽车芯片、汽车双碳等重点领域标准研制。

部署前沿领域标准体系。聚焦前沿技术领域和新型产业生态,围绕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车用人工智能等新领域,前瞻研究相应标准子体系,支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

多家上市公司抢抓机遇,汽车芯片助力第二增长曲线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汽车芯片概念股共有45家,其中,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正的上市公司31家,9家超亿元。

韦尔股份(603501.SH)是一家主要从事芯片设计业务的Fabless芯片设计公司,根据咨询机构Trend Force数据,2023年公司是全球前十大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之一。

公司半导体产品设计业务主要由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触控与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构成,公司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和工业应用领域,包括智能手机、汽车电子、安全监控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医疗成像等领域。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44亿元、同比上涨30.18%,取得归母净利润5.58亿元、同比上涨180.50%,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5.66亿元,同比大涨2476.81%。

公司表示,2024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随着消费市场进一步回暖,下游客户需求有所增长,伴随着公司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产品导入及汽车市场自动驾驶应用的持续渗透,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明显增长;同时,受到产品结构优化以及成本控制等因素影响,公司产品毛利率逐步恢复,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7.89%,同比提升3.17%,环比提升4.99%。

此外,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凭借先进紧凑的汽车CIS解决方案覆盖了广泛的汽车应用,包括ADAS、驾驶室内部监控、电子后视镜、仪表盘摄像头、后视和全景影像等。近年来,公司汽车CIS产品表现出的性能也帮助公司获得了更多新设计方案的导入。

2023年公司来源于汽车市场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了较大规模增长,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23年公司图像传感器业务来源于汽车市场的收入从2022年36.33亿元提升至45.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15%。

公司紧跟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带来的产品需求,加大对于模拟解决方案的研发投入,丰富公司车规级产品版图。公司推出的ORX1210,是一款用于汽车摄像头的高度集成式电管管理芯片。这款PMIC产品采用QFN4x4mm2封装,拥有4.0V到18V宽输入电压范围。公司推出的OKX0210,是一款用于车身控制单元的系统基础芯片(SBC)。这款系统基础芯片采用DFN3.5*5.5封装,最高支持40V输入,满足汽车12V供电系统要求。

紫光国微(002049.SZ)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取得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2.27亿元。

公司主要从事综合性集成电路,以特种集成电路、智能安全芯片为两大主业,同时布局石英晶体频率器件领域,为移动通信、金融、汽车、工业、物联网等多个行业提供芯片、系统解决方案和终端产品。

公司称,积极布局汽车电子等高可靠芯片业务,在国产汽车芯片领域形成了多项关键技术积累,具备了一定领先优势。公司汽车芯片安全产品布局涉及车联网多个领域,其中车规SE在数字钥匙、T-BOX等领域的应用获得市场认可,已导入数十家主机厂和Tier1,实现量产装车。

当前,全球汽车电子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司将紧跟技术趋势、持续加大汽车芯片方向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致力于打造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

此外,2024年第一季度,纳思达(002180.SZ)、兆易创新(603986.SH)、扬杰科技(300373.SZ)、汇顶科技(603160.SH)、闻泰科技(600745.SH)、长电科技(600584.SH)等公司的净利润也均在1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