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技术
————————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推动超级电容器、铅碳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等工程化和应用技术攻关。发展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加快提升技术经济性和系统能量转换效率。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长时储能技术,鼓励结合应用需求开发多类型混合储能技术,支持新体系电池、智能电池、储热储冷及新型物理储能等前瞻技术基础研究。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在能源转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交通领域和工业领域将是氢能最主要的两个应用领域,工信部等三部门去年底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预计将加速推进氢能规模化应用。2024年是氢能行业准备年,在政策推广、示范效应和产业降本三重驱动下,今年将迎放量,带动产业迈向商业化。随着我国各地氢能产业规划的进一步出台,以及氢能产业技术的不断突破,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模式迎来进一步拓展,燃料电池电堆、车载供氢系统等相关细分行业有望受益。
雪人股份(sz002639) 在氢能源领域,一方面是发展燃料电池电堆、动力系统及系统核心零部件制造业务,另一方面是将现有压缩机技术、制冷技术以及换热技术延伸应用在液氢以及氢能装备领域。
潍柴动力(sz000338) 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全面领跑氢能赛道,并面向高速干线物流场景,开发大功率燃料电池。
我国实现脑机接口“双环路”系统新突破 行业正加速进入商业化阶段
————————
据报道,天津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出一款“双环路”脑机接口系统。此系统不仅精度更高、能耗更低,还能处理更为复杂的任务。这款基于忆阻器神经形态器件的无创演进脑机接口系统,成功揭示了脑电发展与解码器演化在脑机交互过程中的协同增强效应,实现了人脑对无人机的高效四自由度操控。2月17日,这一成果在最新一期《自然·电子》上刊发。
业内认为,脑机接口行业经历了从学术到科研、从科研到产业、从产业到商业化的变革,正进入快速的商业化阶。随着国内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及最新科研成果的推动,脑机接口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空间望加速打开。Precedence Statistics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23.5亿美元,预计2033年达到108.9亿美元,2023-2033年复合增长率为16.55%。
三博脑科(sz301293)公司是医教研一体化的学院型医疗机构,已开展脑机接口相关研究。
创新医疗(sz002173) 公司参股的博灵脑机是以脑机接口技术和高端医疗器械为核心的科技型企业,公司聚焦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现阶段的技术产品主要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
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积极鼓励探索火电合理配置新型储能,支持开展新型储能配合调峰、调频等多场景应用。推动新能源集成新型储能和智能化调控手段建设友好型新能源电站。针对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富集且本地消纳能力较低的地区,支持新型储能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加快推进共享储能,提升储能对电力系统的辅助服务能力。鼓励新型储能以独立储能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加快推动构网型储能应用,提升新型储能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支持能力,加快在土地资源紧张或偏远地区推广替代型储能,减轻输变电投资压力,提升电网末端供电能力。
点评: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 万千瓦 / 1.68 亿千瓦时,增长迅猛。未来,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亿纬锂能(sz300014) 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通讯储能、电力储能、户用储能、风光储能等领域。
南网储能(sh600995) 主营业务是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和调峰水电。
双层 OLED,华为打造最强手机屏幕
----------------
近期,华为后续新机的相关爆料不断出现,包括Pura 80系列、Pocket 3小折叠屏和nova 14系列。业内人士称,华为Pura 80系列将会升级双层OLED面板,“这将是华为最强手机屏幕。”与传统单层OLED显示屏相比,双层OLED在显示亮度、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等方面拥有显著提升。
点评:双层 OLED 屏幕在对比度、色域、亮度和色彩精准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优势将进一步强化,能为用户带来更出色的视觉体验,在高端显示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随着华为、荣耀、苹果等主流厂商的应用,以及京东方、LG 等供应商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的提升,双层 OLED 屏幕的产业链将逐渐完善,进而推动生产成本持续下降,为后续大规模商业化提供支持。
凯盛科技(sh600552)用于OLED封装的阻隔膜已开发成功,OLED显示模组目前在试样阶段。
瑞联新材(sh688550) 国内OLED材料的领军企业之一。
(特别声明:仅供参考,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推动超级电容器、铅碳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等工程化和应用技术攻关。发展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加快提升技术经济性和系统能量转换效率。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长时储能技术,鼓励结合应用需求开发多类型混合储能技术,支持新体系电池、智能电池、储热储冷及新型物理储能等前瞻技术基础研究。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在能源转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交通领域和工业领域将是氢能最主要的两个应用领域,工信部等三部门去年底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预计将加速推进氢能规模化应用。2024年是氢能行业准备年,在政策推广、示范效应和产业降本三重驱动下,今年将迎放量,带动产业迈向商业化。随着我国各地氢能产业规划的进一步出台,以及氢能产业技术的不断突破,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模式迎来进一步拓展,燃料电池电堆、车载供氢系统等相关细分行业有望受益。
雪人股份(sz002639) 在氢能源领域,一方面是发展燃料电池电堆、动力系统及系统核心零部件制造业务,另一方面是将现有压缩机技术、制冷技术以及换热技术延伸应用在液氢以及氢能装备领域。
潍柴动力(sz000338) 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全面领跑氢能赛道,并面向高速干线物流场景,开发大功率燃料电池。
我国实现脑机接口“双环路”系统新突破 行业正加速进入商业化阶段
————————
据报道,天津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出一款“双环路”脑机接口系统。此系统不仅精度更高、能耗更低,还能处理更为复杂的任务。这款基于忆阻器神经形态器件的无创演进脑机接口系统,成功揭示了脑电发展与解码器演化在脑机交互过程中的协同增强效应,实现了人脑对无人机的高效四自由度操控。2月17日,这一成果在最新一期《自然·电子》上刊发。
业内认为,脑机接口行业经历了从学术到科研、从科研到产业、从产业到商业化的变革,正进入快速的商业化阶。随着国内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及最新科研成果的推动,脑机接口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空间望加速打开。Precedence Statistics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23.5亿美元,预计2033年达到108.9亿美元,2023-2033年复合增长率为16.55%。
三博脑科(sz301293)公司是医教研一体化的学院型医疗机构,已开展脑机接口相关研究。
创新医疗(sz002173) 公司参股的博灵脑机是以脑机接口技术和高端医疗器械为核心的科技型企业,公司聚焦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现阶段的技术产品主要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
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积极鼓励探索火电合理配置新型储能,支持开展新型储能配合调峰、调频等多场景应用。推动新能源集成新型储能和智能化调控手段建设友好型新能源电站。针对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富集且本地消纳能力较低的地区,支持新型储能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加快推进共享储能,提升储能对电力系统的辅助服务能力。鼓励新型储能以独立储能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加快推动构网型储能应用,提升新型储能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支持能力,加快在土地资源紧张或偏远地区推广替代型储能,减轻输变电投资压力,提升电网末端供电能力。
点评: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 万千瓦 / 1.68 亿千瓦时,增长迅猛。未来,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亿纬锂能(sz300014) 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通讯储能、电力储能、户用储能、风光储能等领域。
南网储能(sh600995) 主营业务是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和调峰水电。
双层 OLED,华为打造最强手机屏幕
----------------
近期,华为后续新机的相关爆料不断出现,包括Pura 80系列、Pocket 3小折叠屏和nova 14系列。业内人士称,华为Pura 80系列将会升级双层OLED面板,“这将是华为最强手机屏幕。”与传统单层OLED显示屏相比,双层OLED在显示亮度、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等方面拥有显著提升。
点评:双层 OLED 屏幕在对比度、色域、亮度和色彩精准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优势将进一步强化,能为用户带来更出色的视觉体验,在高端显示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随着华为、荣耀、苹果等主流厂商的应用,以及京东方、LG 等供应商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的提升,双层 OLED 屏幕的产业链将逐渐完善,进而推动生产成本持续下降,为后续大规模商业化提供支持。
凯盛科技(sh600552)用于OLED封装的阻隔膜已开发成功,OLED显示模组目前在试样阶段。
瑞联新材(sh688550) 国内OLED材料的领军企业之一。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由投资顾问刘***(执业编号:A079******)提供,以上建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盈亏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珞珈投资ZX0077 售后投诉电话:0755-61957028 0755-25880000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