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千寻机器人


千寻智能首款商用机器人Moz1集成26自由度全身力控,功率密度超特斯拉Optimus 15%,计划2025年落地服务、工业场景。

券商指出,近年来,机器人产业呈现三大趋势:

1、具身智能技术突破:千寻智能研发的VLA Spirit v1已能在柔性物体操作(如叠衣服)中实现全流程自主化。

2、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特斯拉Optimus、波士顿动力Atlas等产品推动技术迭代,国内企业如优必选、新松机器人已在教育、医疗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3、资本集中涌入核心环节:华为哈勃、招商局创投等机构近三年累计向机器人领域投资超300亿元,重点布局传感器、精密减速器、AI算法等上游环节。

而上述成就离不开政策面的持续加力扶持。

2023年工信部发布《“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翻倍目标,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50%。

2024年更设立100亿元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基金,重点扶持人机交互、环境感知等关键技术。

2025年则推出机器人产品准入“白名单”,深圳、上海等试点城市对采购国产工业机器人给予30%补贴。

统计显示,政策带动下,2024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首超50%,服务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87%。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突破10万台。

展望后市,高盛预计2025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300亿美元,其中服务机器人年复合增长率28%。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人形机器人占比提升至25%。

具体到A股市场,光大证券分析称,截至2025年4月,机器人板块动态PE为42倍,低于近三年均值(55倍),处于历史30%分位。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叠加技术迭代周期,2025年机器人产业进入规模化落地拐点。可关注具备核心部件自研能力、场景落地验证的企业,以及具身智能技术先行者。

1、禾川科技

A 股唯一一家推出人形机器人的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川禾人形机器人与华为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技术。

2、柯力传感

六维力传感器供应商,2024 年 9 月已向华为送样且测试顺利,近期完成验收,是 A 股唯一一家明确与华为签订合同的人形机器人传感器厂商。

3、软通动力

系统集成商,与华为云机器人平台深度合作,推动自动化解决方案落地。

4、五洲新春603667

公司生产的成品轴承主要为中小型精密轴承。产品主要有汽车轴承、G 系列节能电机轴承、 精密数控机床轴承、高速精密纺机轴承、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柔性轴承等。

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拟与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新昌县高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拟投资生产行星滚柱丝杠、微形滚珠丝杠、汽车转向系统丝杠、刹车驻车系统丝杠、悬挂减震系统丝杠、通用机器人专用轴承等产品,项目计划总投资约 15 亿元,总用地约 100 亩。


(特别声明:仅供参考,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