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医疗大模型加速落地创新药支付模式拓展新空间
——————
8月13日,医药板块热度上行,首药控股、兄弟科技、创新医疗涨停,微芯生物、美迪西、药康生物、昭衍新药等涨超8%,药明康德、常山药业、一品红、阳光诺和等跟涨。
消息面上,8月13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0部门印发《浙江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其中提到,打造多模态医疗行业大模型,建设全自主AI研发框架,形成共性模型服务能力。开发覆盖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公共卫生、药械研发、行业治理等一批专病专科模型和医疗智能体。聚焦人工智能数据与应用、脑机接口、新药创制等领域部署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多模态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与医学、药学交叉领域的科研布局。鼓励科研机构加强医学人工智能跨学科合作,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另外,8月12日,国家医保局公示通过2025年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根据公告,今年共有534个药品通过基本医保目录的形式审查,121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形式审查,包括定价百万元的抗癌药CAR-T在内,多款高价创新药冲刺商保创新药目录,寻求创新药多元支付的新途径。
“人工智能+"驱动医疗产业革命性发展,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创新设备加速落地和应用拓展。脑机接口(BCI)商业转化持续加速,受国内监管审批对安全、伦理的高要求,以及产业发展优先推进庞大康复患者群体驱动,国内非侵入式在医疗康复、情绪管理等领域加速落地应用,市场前景广阔;同时侵入式脑机接口目前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5年成功开展首例临床。AI医疗再迎政策催化,细分赛道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2025年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人工智能政策支持导向进一步明确且强烈。Al+医疗细分应用广泛,其中AI病理诊断、AI影像及AI制药应用相对成熟,或将加速兑现商业化价值。
三博脑科(sz301293) 以神经外科高壁垒技术为核心,通过“医教研”体系实现技术转化与规模扩张,在老龄化与精准医疗趋势下,持续领跑民营脑科医疗赛道;
振东制药(sz300158) 业务覆盖中西制药、中药材全产业链、健康护理和保健食品四大板块,利用AI大模型分析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优化药物设计流程,缩短研发周期,提升中药新药成功率;
药明康德(sh603259) 以Al+创新药全链条赋能为核心,技术壁垒高,全球化产能受益于GLP-1及基因治疗风口。
商业航天高景气延续卫星互联网建设与发射节奏全面提速
——————
8月13日,商业航天概念依旧活跃,烽火电子、商业航天涨停,臻镭科技、佳讯飞鸿、航天长峰涨超8%,华曙高科、中兵红箭、航天动力、探路者、楚江新材等跟涨。
消息面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军民所表示,自2020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之后,保持逐年增长态势,2024年达到2.3万亿元,复合增长率约22%,预计2025年将增至2.8万亿元。另外,国网星座3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近日成功发射入轨。9天3发,高密度的发射节奏,显示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正在提速。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厚积薄发,商业发射场、商业卫星初步获得可靠性认证。
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路径正持续清晰,在制造端,技术革新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在发射端,商业航天发射场的投用与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发展,将显著降低发射成本、提升运力。此外,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的突破,更是为产业开辟了广阔而持久的需求空间。相关行业分析师表示,对于万颗卫星规模的卫星互联网来说,真正的密集组网还要依靠民商火箭充分进入市场。随着千帆星座发布最新发射招标,多款民商可复用火箭首飞在即,这一节点并不遥远。在星箭制造、发射和卫星应用的链条上,除了近年来新涌现的商业火箭、卫星公司,还分布着众多航天板块的上市公司。随着组网提速,这些公司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受到关注。
臻镭科技(sh688270) 是商业卫星载荷核心芯片供应商,专注于特种行业射频芯片及微系统,产品包括卫星用电源管理芯片、射频收发芯片、高速ADC/DAC芯片等,应用于相控阵雷达、数据链及卫星链载荷系统;
航天科技(sz000901) 依托可回收火箭与卫星应用双驱动,业务覆盖航天飞行器制造?(惯导产品、固体火箭)及汽车电子,深度参与国家航天任务;
宗申动力(sz001696) 是传统机械动力龙头,拓展航空活塞发动机(适配无人机)及氢能源。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在即具身智能产业链协同升级
——————
8月13日,机器人概念热度上行,中马传动、东方精工、胜宏科技、大洋电机、工业富联等涨停,珠城科技、上纬新材、均胜电子等跟涨。消息面上,全球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至17日在北京国家速滑馆举行,来自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500余台人形机器人将展开26个赛项、487场比赛、538个比赛项目的竞技对决。另外,8月13日至15日,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启幕。预计将吸引200+参展品牌、10,000+名观众及20+个专业采购团,助力打通具身智能产业链,从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仿真及测试到整机制造,将为行业提供一个全面展示前沿的技术、方案,深入行业交流,促进资源对接的舞台。
近期各地发布机器人相关产业支持政策,给予一定产业补贴或消费补贴。世界机器人大会依旧保持空前的热度,国产机器人百花齐放。产业链相关的灵巧手、关节模组零部件、传感器等环节均有多种方案齐头并进,有望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迭代。具身智能产业链相关的进步正不断被看到,后续仍有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智元机器人合作伙伴大会、Optimus三代机发布、国产机器人招投标等潜在催化值得关注。继续看好板块整体行情,推荐产业趋势更优、放量更快的传感器、灵巧手、垂类应用端、国产供应链条等环节。
人形机器人量产并实现大规模应用迎来曙光,商业化落地可期。价格下探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关键,目前成本仍是制约人形机器人大规模普及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还需攻克成本瓶颈,建议关注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并实现低成本量产的公司,以及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国产零部件优质公司。
工业富联(sh601138) 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应用于智能制造生产线,提升自动化水平;
三花智控(sz002050) 的核心产品包括伺服电机、谐波减速器、滚珠丝杠等关节执行器,扭矩密度达25Nm/kg,响应时间小于5ms,适配人形机器人关节运动(如特斯拉Optimus);
东方精工(sz002611) 布局工业机器人本体及控制系统,结合物联网技术提供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特别声明:仅供参考,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8月13日,医药板块热度上行,首药控股、兄弟科技、创新医疗涨停,微芯生物、美迪西、药康生物、昭衍新药等涨超8%,药明康德、常山药业、一品红、阳光诺和等跟涨。
消息面上,8月13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0部门印发《浙江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其中提到,打造多模态医疗行业大模型,建设全自主AI研发框架,形成共性模型服务能力。开发覆盖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公共卫生、药械研发、行业治理等一批专病专科模型和医疗智能体。聚焦人工智能数据与应用、脑机接口、新药创制等领域部署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多模态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与医学、药学交叉领域的科研布局。鼓励科研机构加强医学人工智能跨学科合作,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另外,8月12日,国家医保局公示通过2025年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根据公告,今年共有534个药品通过基本医保目录的形式审查,121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形式审查,包括定价百万元的抗癌药CAR-T在内,多款高价创新药冲刺商保创新药目录,寻求创新药多元支付的新途径。
“人工智能+"驱动医疗产业革命性发展,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创新设备加速落地和应用拓展。脑机接口(BCI)商业转化持续加速,受国内监管审批对安全、伦理的高要求,以及产业发展优先推进庞大康复患者群体驱动,国内非侵入式在医疗康复、情绪管理等领域加速落地应用,市场前景广阔;同时侵入式脑机接口目前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5年成功开展首例临床。AI医疗再迎政策催化,细分赛道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2025年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人工智能政策支持导向进一步明确且强烈。Al+医疗细分应用广泛,其中AI病理诊断、AI影像及AI制药应用相对成熟,或将加速兑现商业化价值。
三博脑科(sz301293) 以神经外科高壁垒技术为核心,通过“医教研”体系实现技术转化与规模扩张,在老龄化与精准医疗趋势下,持续领跑民营脑科医疗赛道;
振东制药(sz300158) 业务覆盖中西制药、中药材全产业链、健康护理和保健食品四大板块,利用AI大模型分析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优化药物设计流程,缩短研发周期,提升中药新药成功率;
药明康德(sh603259) 以Al+创新药全链条赋能为核心,技术壁垒高,全球化产能受益于GLP-1及基因治疗风口。
商业航天高景气延续卫星互联网建设与发射节奏全面提速
——————
8月13日,商业航天概念依旧活跃,烽火电子、商业航天涨停,臻镭科技、佳讯飞鸿、航天长峰涨超8%,华曙高科、中兵红箭、航天动力、探路者、楚江新材等跟涨。
消息面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军民所表示,自2020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之后,保持逐年增长态势,2024年达到2.3万亿元,复合增长率约22%,预计2025年将增至2.8万亿元。另外,国网星座3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近日成功发射入轨。9天3发,高密度的发射节奏,显示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正在提速。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厚积薄发,商业发射场、商业卫星初步获得可靠性认证。
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路径正持续清晰,在制造端,技术革新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在发射端,商业航天发射场的投用与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发展,将显著降低发射成本、提升运力。此外,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的突破,更是为产业开辟了广阔而持久的需求空间。相关行业分析师表示,对于万颗卫星规模的卫星互联网来说,真正的密集组网还要依靠民商火箭充分进入市场。随着千帆星座发布最新发射招标,多款民商可复用火箭首飞在即,这一节点并不遥远。在星箭制造、发射和卫星应用的链条上,除了近年来新涌现的商业火箭、卫星公司,还分布着众多航天板块的上市公司。随着组网提速,这些公司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受到关注。
臻镭科技(sh688270) 是商业卫星载荷核心芯片供应商,专注于特种行业射频芯片及微系统,产品包括卫星用电源管理芯片、射频收发芯片、高速ADC/DAC芯片等,应用于相控阵雷达、数据链及卫星链载荷系统;
航天科技(sz000901) 依托可回收火箭与卫星应用双驱动,业务覆盖航天飞行器制造?(惯导产品、固体火箭)及汽车电子,深度参与国家航天任务;
宗申动力(sz001696) 是传统机械动力龙头,拓展航空活塞发动机(适配无人机)及氢能源。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在即具身智能产业链协同升级
——————
8月13日,机器人概念热度上行,中马传动、东方精工、胜宏科技、大洋电机、工业富联等涨停,珠城科技、上纬新材、均胜电子等跟涨。消息面上,全球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至17日在北京国家速滑馆举行,来自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500余台人形机器人将展开26个赛项、487场比赛、538个比赛项目的竞技对决。另外,8月13日至15日,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启幕。预计将吸引200+参展品牌、10,000+名观众及20+个专业采购团,助力打通具身智能产业链,从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仿真及测试到整机制造,将为行业提供一个全面展示前沿的技术、方案,深入行业交流,促进资源对接的舞台。
近期各地发布机器人相关产业支持政策,给予一定产业补贴或消费补贴。世界机器人大会依旧保持空前的热度,国产机器人百花齐放。产业链相关的灵巧手、关节模组零部件、传感器等环节均有多种方案齐头并进,有望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迭代。具身智能产业链相关的进步正不断被看到,后续仍有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智元机器人合作伙伴大会、Optimus三代机发布、国产机器人招投标等潜在催化值得关注。继续看好板块整体行情,推荐产业趋势更优、放量更快的传感器、灵巧手、垂类应用端、国产供应链条等环节。
人形机器人量产并实现大规模应用迎来曙光,商业化落地可期。价格下探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关键,目前成本仍是制约人形机器人大规模普及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还需攻克成本瓶颈,建议关注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并实现低成本量产的公司,以及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国产零部件优质公司。
工业富联(sh601138) 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应用于智能制造生产线,提升自动化水平;
三花智控(sz002050) 的核心产品包括伺服电机、谐波减速器、滚珠丝杠等关节执行器,扭矩密度达25Nm/kg,响应时间小于5ms,适配人形机器人关节运动(如特斯拉Optimus);
东方精工(sz002611) 布局工业机器人本体及控制系统,结合物联网技术提供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由投资顾问刘***(执业编号:A079******)提供,以上建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盈亏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珞珈投资ZX0077 售后投诉电话:0755-61957028 0755-25880000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