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月度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 两类企业受益
---------
  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这在全球也属首次。当月全社会用电量比十年前翻了一番,相当于东盟国家全年的用电量。
  1至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86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54703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第二产业用电量374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第三产业用电量112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1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
  用电量大幅增长,利好电力运营商及电网基建企业。可关注:1)绿电运营商:受益于绿能占比近四分之一的结构性增长,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将直接受益于用电需求扩张,可关注龙源电力(sz001289) 、黔源电力(sz002039) 等。2)电网基建企业:用电负荷创新高推动电网升级需求,特高压、智能电网相关企业订单有望增加,特变电工(sh600089) 、中国西电(sh601179) 等。
储能企业近期联手“反内卷” 行业盈利改善可期
---------
  近期,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征求意见稿),意味着储能行业正式启动“反内卷”。已有逾百家单位参与上述倡议,包括中电科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等。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01.3 GW,同比增长110%,首次突破100GW,是“十三五”时期末的32倍,约相当于4.4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自“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连年翻番,但需求增长“难抵”产能狂飙,锂电储能系统的价格三年暴跌近八成。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314Ah(安时)电芯均价由0.4元/Wh(瓦时)下降至0.3元/Wh以下,280Ah电芯均价由0.35元/Wh下降至0.3元/Wh以下。2025年7月,源网侧锂电储能系统入围报价在0.404至0.525元/Wh,平均报价0.4462元/Wh,中标加权均价0.442元/Wh,环比下降4.98%。以产品同质化、无序“价格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卷式”竞争,严重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韧性。
  业内人士认为,电力市场化下国内储能的盈利模式有望更加清晰,需求也将更加市场化,叠加储能反内卷提振盈利,储能行业有望迎来量利齐升,可关注阳光电源(sz300274) 、亿纬锂能(sz300014) 等。
宁德时代换电站布局加快 概念股受关注
---------
  8月22日,巧克力换电站无锡新吴长江路站正式开业投运,这是江苏省首座投入运营的巧克力换电站。该站点由宁德时代与国网电动合作建设。活动现场公布了无锡及江苏的换电站建设规划:下个月无锡将新增5座换电站,年底前全市站点总数将超过30座;2025年底前计划在江苏省建成超140座站点,覆盖南京、无锡、苏州、常州等重点城市;至2026年底,江苏所有地级市将实现换电站全覆盖,站点总数将突破300座。此前不久,时代电服与广汽埃安战略合作签约暨首批车辆交付仪式在北京举行。活动中,时代电服公布北京及北方地区的换电站建站规划。今年年底前,将在北京建成并投运约40座换电站,明年预计突破100座,核心区域将实现10分钟换电覆盖。宁德时代去年12月宣布,计划2025年自建1000座巧克力换电站,同时将进军港澳;中期与各方合作伙伴共建站点1万个,最终规模将达到3万个。
  上市公司中,山东威达(sz002026) 控股孙公司昆山斯沃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主要向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换电站设备及相关服务;博众精工(sh688097) 2018年进入充换电站领域,在充换电站领域具有先发优势。
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
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会议指出,发展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是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要增加体育产品供给,丰富体育赛事活动,推动体育用品升级,强化产业要素支撑,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要激发体育消费需求,拓展体育消费场景,鼓励各地举办体育消费活动,实施消费惠民举措,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要更加注重调动市场力量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和消费规模扩大,提高体育经营主体活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点评:体育产业正从“量增”向“质升”转型,通过政策红利释放、消费场景创新、科技深度融合,未来十年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复苏与健康中国建设的双引擎。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突破3.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预计到2025年将以年均复合增长率9.5%的速度持续扩张,整体规模有望突破4.2万亿元。智能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等新兴科技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推动了体育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未来,体育产业将深度融合科技与文化,形成“体育+文旅+健康”的多元生态,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A股相关概念股有元隆雅图(sz002878) 、兰生股份(sh600826) 等。
火箭回收技术实现突破 明年底实现首飞入轨加回收
---------
据报道,中国商业航天企业千亿航天近日发布其自主研发的ADHL火箭回收技术,旨在通过气动减速实现火箭水平着陆,降低燃料消耗并提升发动机寿命。该技术可在火箭再入大气层时将速度从高超音速降至亚音速,最终实现无动力减速与水平着陆。千亿航天表示,其“玄鸟”系列运载火箭将采用该技术,运力损耗仅1%,可满足商业卫星发射、太空旅游等多场景需求。目前公司已完成“玄鸟-R”总体设计,并计划于2026年底实现首飞入轨加回收目标。
点评:火箭回收技术作为航天领域革命性创新,正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向规模化商业应用。2025年,中国火箭回收市场规模突破12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5%,成为全球商业航天领域增长最快的市场板块。可回收火箭技术将大幅降低发射成本,预计到2030年,中国可回收火箭的单次发射成本将降至传统火箭的20%以下,为卫星互联网、太空旅游和深空探测等应用提供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火箭回收技术正引领中国商业航天进入“可重复使用”的新时代,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路径多元化发展、成本优势日益凸显,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A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航天电子(sh600879) 、豪能股份(sh603809) 等。
(特别声明:仅供参考,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由投资顾问刘***(执业编号:A079******)提供,以上建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盈亏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珞珈投资ZX0077 售后投诉电话:0755-61957028 0755-25880000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