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发文 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行动方案》提出要实施五大专项行动。一是公共充电设施提质升级行动。二是居住区充电条件优化行动,明确新建居住区在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既有居住区因地制宜补充充电设施,开展居住区“统建统服”模式试点。三是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推广行动,推进首批车网互动试点建设,构建协同推进和跟踪评价机制,探索市场化车网互动响应模式,持续扩大车网互动试点范围。四是供电能力和供电服务改善行动。五是充电运营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大高品质、高效能、高可靠性的设施供给,推动老旧设备升级改造。
点评: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市场进入高质量快速发展阶段,技术升级、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共同驱动行业发展和转型。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充电基础设施将成为交通、能源、城市绿色转型的交汇点,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关键支撑。权威预计,2025年我国充电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1800亿元,未来五年将保持2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0亿元,形成覆盖城乡、技术先进的智能充电网络体系。A股相关概念股有苏州固锝(sz002079) 、民德电子(sz300656)等。
可编程光子芯片 颠覆传统光子器件设计范式
---------
据报道,NTT Research联合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可编程非线性光子芯片,其成果已发表于《自然》杂志。这项重大突破允许在单一芯片上,实现快速切换多种非线性光学功能,彻底颠覆了传统光子器件“一设备一功能”的设计范式,将极大地拓展可调谐光源、光计算、量子计算与通信等领域的应用边界。
点评:根据市场分析机构预测,目前光子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超过500亿美元。新技术有望解决行业面临的多项核心挑战:首先,通过生产单一的可编程芯片替代多种专用设备,可将研发与生产成本降低数个数量级。其次,芯片功能可在制造后进行编程修正,能够有效补偿制造瑕疵,从而显著提升大规模光路生产中极为严苛的良率要求。该技术在多个高增长市场展现出巨大应用前景。在量子计算领域,可编程的量子频率转换器和量子光源将催生更灵活的计算架构与网络能力。在通信领域,宽范围可调谐光源和任意波形发生器则能增强 5G 及 6G 基础设施的性能等。A股相关概念股有光迅科技(sz002281) 、仕佳光子(sh688313) 等。
打破封锁 我国自研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发布
---------
在10月15日召开的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上,我国自研的90GHz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封锁。这款产品将国产示波器关键性能提升到500%,同时具备智能寻优、服务器级算力等创新特性。采样率高达每秒2000亿次,存储深度达到40亿样点,能够精准捕获并分析纳米芯片的瞬态信号。仪器将为我国下一代通信、人工智能以及航空航天等科技的研发提供关键保障。A股相关概念股有鼎阳科技(sh688112) 、普源精电(sh688337) 等。
充电桩行业迎来重磅政策利好 两家细分领域龙头受益行业趋势向好
——————
10月15日,发改委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方案提出2025-27年充电桩建设目标,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增长。方案提到,推广居住区“统建统服”模式。到2027年底,打造1000个“统建统服”试点小区,实现私人充电桩接入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根据充电联盟数据,截至8月底,我国充电桩保有量1734.8万个,其中公共桩保有量431.6万个。按照190万个直流桩估算,当前总公共充电功率在1.3-1.5亿千瓦,按照2027年底公共充电功率达到3亿来看,目标为公共充电功率的增长,年复合增速达40%+,“找桩难、充电慢”问题有望进一步缓解。机构测算,2025-2027年充电设备年均投资约600-700亿元,三年合计或超2000亿元,并带动电池、电力电子、智能电网等关联产业增长。
优优绿能(sz301590) 是国内直流充电桩模块领军企业之一,24年国内份额约16%位居行业第二。
通合科技(sz300491) 公司在充电模块领域位于国内第一梯队,数据中心HVDC电源模块有望为公司带来新成长曲线。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即将举行 汽车智能化加速
——————
由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京举办,本届大会主题为“汇智聚能 网联无限”,聚焦全球智能网联汽车(ICV)前沿科技、产业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致力于成为世界级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产业风向标和加速器。
我国已明确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八大领域之一,我国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深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已建立涵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网联云控等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并持续推进商业化、规模化示范。工信息部此前表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示范规模稳步扩大,全国已建成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正加快推进20个“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建设,累计开放测试示范道路35000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过1万张。2025年重点出台“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加快智能驾驶、智能体等创新工程试点,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和智慧交通技术落地。在行业监管逐步完善的趋势下,随着智能驾驶、网联技术及AI大模型等创新落地,自动驾驶软硬件、车联网服务、智能芯片、传感器等相关产业链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启明信息(sz002232) 打造车路网云图协同方案,有望持续受益于车路云产业的快速落地。
亚太股份(sz002284) 积极构建智能化新业务,构建涵盖智能汽车环境感知、主动安全控制及移动互联技术的无人驾驶产业链,智能化布局完善。
(特别声明:仅供参考,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行动方案》提出要实施五大专项行动。一是公共充电设施提质升级行动。二是居住区充电条件优化行动,明确新建居住区在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既有居住区因地制宜补充充电设施,开展居住区“统建统服”模式试点。三是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推广行动,推进首批车网互动试点建设,构建协同推进和跟踪评价机制,探索市场化车网互动响应模式,持续扩大车网互动试点范围。四是供电能力和供电服务改善行动。五是充电运营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大高品质、高效能、高可靠性的设施供给,推动老旧设备升级改造。
点评: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市场进入高质量快速发展阶段,技术升级、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共同驱动行业发展和转型。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充电基础设施将成为交通、能源、城市绿色转型的交汇点,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关键支撑。权威预计,2025年我国充电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1800亿元,未来五年将保持2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0亿元,形成覆盖城乡、技术先进的智能充电网络体系。A股相关概念股有苏州固锝(sz002079) 、民德电子(sz300656)等。
可编程光子芯片 颠覆传统光子器件设计范式
---------
据报道,NTT Research联合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可编程非线性光子芯片,其成果已发表于《自然》杂志。这项重大突破允许在单一芯片上,实现快速切换多种非线性光学功能,彻底颠覆了传统光子器件“一设备一功能”的设计范式,将极大地拓展可调谐光源、光计算、量子计算与通信等领域的应用边界。
点评:根据市场分析机构预测,目前光子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超过500亿美元。新技术有望解决行业面临的多项核心挑战:首先,通过生产单一的可编程芯片替代多种专用设备,可将研发与生产成本降低数个数量级。其次,芯片功能可在制造后进行编程修正,能够有效补偿制造瑕疵,从而显著提升大规模光路生产中极为严苛的良率要求。该技术在多个高增长市场展现出巨大应用前景。在量子计算领域,可编程的量子频率转换器和量子光源将催生更灵活的计算架构与网络能力。在通信领域,宽范围可调谐光源和任意波形发生器则能增强 5G 及 6G 基础设施的性能等。A股相关概念股有光迅科技(sz002281) 、仕佳光子(sh688313) 等。
打破封锁 我国自研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发布
---------
在10月15日召开的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上,我国自研的90GHz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封锁。这款产品将国产示波器关键性能提升到500%,同时具备智能寻优、服务器级算力等创新特性。采样率高达每秒2000亿次,存储深度达到40亿样点,能够精准捕获并分析纳米芯片的瞬态信号。仪器将为我国下一代通信、人工智能以及航空航天等科技的研发提供关键保障。A股相关概念股有鼎阳科技(sh688112) 、普源精电(sh688337) 等。
充电桩行业迎来重磅政策利好 两家细分领域龙头受益行业趋势向好
——————
10月15日,发改委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方案提出2025-27年充电桩建设目标,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增长。方案提到,推广居住区“统建统服”模式。到2027年底,打造1000个“统建统服”试点小区,实现私人充电桩接入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根据充电联盟数据,截至8月底,我国充电桩保有量1734.8万个,其中公共桩保有量431.6万个。按照190万个直流桩估算,当前总公共充电功率在1.3-1.5亿千瓦,按照2027年底公共充电功率达到3亿来看,目标为公共充电功率的增长,年复合增速达40%+,“找桩难、充电慢”问题有望进一步缓解。机构测算,2025-2027年充电设备年均投资约600-700亿元,三年合计或超2000亿元,并带动电池、电力电子、智能电网等关联产业增长。
优优绿能(sz301590) 是国内直流充电桩模块领军企业之一,24年国内份额约16%位居行业第二。
通合科技(sz300491) 公司在充电模块领域位于国内第一梯队,数据中心HVDC电源模块有望为公司带来新成长曲线。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即将举行 汽车智能化加速
——————
由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京举办,本届大会主题为“汇智聚能 网联无限”,聚焦全球智能网联汽车(ICV)前沿科技、产业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致力于成为世界级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产业风向标和加速器。
我国已明确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八大领域之一,我国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深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已建立涵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网联云控等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并持续推进商业化、规模化示范。工信息部此前表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示范规模稳步扩大,全国已建成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正加快推进20个“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建设,累计开放测试示范道路35000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过1万张。2025年重点出台“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加快智能驾驶、智能体等创新工程试点,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和智慧交通技术落地。在行业监管逐步完善的趋势下,随着智能驾驶、网联技术及AI大模型等创新落地,自动驾驶软硬件、车联网服务、智能芯片、传感器等相关产业链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启明信息(sz002232) 打造车路网云图协同方案,有望持续受益于车路云产业的快速落地。
亚太股份(sz002284) 积极构建智能化新业务,构建涵盖智能汽车环境感知、主动安全控制及移动互联技术的无人驾驶产业链,智能化布局完善。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由投资顾问刘***(执业编号:A079******)提供,以上建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盈亏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珞珈投资ZX0077 售后投诉电话:0755-61957028 0755-25880000 联系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区社区科技南一路28号达实大厦4002 联系人:李玲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