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商业观察》黄懿

5月21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益诺思”)科创板IPO已注册生效。意味着益诺思自2023年9月过会后,离叩响资本市场大门越来越近。

01

一季度净利润下滑,在手订单和客单价均出现减少

招股书显示,国内CRO (合同研究组织,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行业企业较多,除少数行业龙头企业外,其他多数CRO 公司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小。根据Frost&Sullivan 的市场规模数据,益诺思的整体业务2022 年在中国CRO 市场占有率约为1.08%,距离头部一站式CRO 企业尚具备一定差距。但在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为6.80%,在境内市场排名第三,已处于行业龙头地位。

2021年至2023年(报告期内),益诺思营收分别为5.82亿、8.63亿、10.38亿;净利润依次为8452.01万、1.18亿、1.82亿;归属净利润依次为8672.74万、1.35亿、1.94亿;扣非归属净利润依次为5270.61万、1.07亿、1.74亿;主营业务毛利率依次为38.40%、40.35%、43.63%。

此外,由于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主要系期末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规模增加,导致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入减少所致。报告期内,益诺思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依次为1.44亿、2.79亿、1.68亿。

根据2024年一季度未审计的财务数据,今年一季度,益诺思的营业收入为2.96亿,较同比增长17.12%;净利润为5293.42万,同比下降14.98%;归属净利润为5687.98万,同比下降13.61%;扣非归属净利润为5333.58万,同比下降12.90%。也就是说,报告期内的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势头未能保持至2024年第一季度。

招股书显示,益诺思专注于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CRO 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是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报告期内,来自非临床CRO的收入占比依次为94.01%、95.43%、96.44%,其毛利率依次为38.85%、41.04%、44.69%;来自临床CRO的收入占比依次为5.99%、4.57%、3.56%,其毛利率依次为31.39%、25.96%、14.95%。

其中,临床CRO的毛利率随着业务收入占比的下滑,其毛利率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益诺思涉及确认收入的专题数量依次为2922个、3499个、4242个;及专题均价依次为19.90元、24.64元、24.43元。益诺思指出,虽然公司通过提高销售价格的方式可以转嫁部分成本提升带来的影响,但由于调价具有滞后性,对毛利率的影响产生滞后。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显示,2021 年末、2022 年末,益诺思在手订单金额分别为7.84 亿、14.02 亿。截至2023 年12 月31 日公司在手订单为13.27 亿。可以看出,2023年年末的在手订单量出现减少。

对于2024年的业绩预测,益诺思在招股书中提到,基于上述市场环境和自身经营情况,在业务量增长带动下,预计2024 年收入仍呈现增长趋势,但受订单价格下降的影响,公司预计2024 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23 年存在20%幅度以内的下滑。

根据益诺思在第二轮问询函回复中披露的数据显示,报告期内,益诺思的客户数量依次为222个、249个、348个;客单价依次为261.99万、346.27万、297.82万。其中,非临床CRO的客户数量依次为187个、210个、293个;客单价依次为212.90万、262.02万、220.08万。

对于客单价的持续下滑趋势,益诺思称,2021年至2022年,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推高服务报价以及客户给予订单的增多使得客单价不断提高,2023年,受下游客户优化管线等因素的影响,客单价有所回落。

02

销售费用增长,研发费用率出现下滑

虽然益诺思的在手订单数量有所减少,但是其销售费用却有所增长。报告期内,益诺思的销售费用依次为1192.31万、1790.98万、2896.46万,占比依次为2.05%、2.08%、2.79%。其中,差旅费依次为20.73万、31.70万、133.73万;业务招待费依次为32.34万、46.05万、100.45万;广告及宣传展览费依次为0、34.03万、184.25万。与此同时,2023年还额外增加了市场开发费274.76万,主要系公司为开拓韩国市场支付的推广费。

不难看出,近两年,益诺思在业务拓展和市场宣传上,投入了更高的成本,这也可以解释为何2021年至2022年间的在手订单数量有着如此大的增速。

与此同时,根据益诺思披露的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的销售费用率依次为2.51%、2.09%、暂无。明显看出,益诺思的销售费用率和同行均值的变动趋势并不一致。

对此,益诺思在招股书中指出,CRO 行业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率普遍较低,主要由于CRO 行业技术水平较高,药企或科研机构在选择CRO 合作方时,主要考虑行业地位、口碑、技术团队、业务经验等技术因素,单纯依靠增加销售费用的推广效果有限。

然而,虽然益诺思十分重视销售费用的投入,但是其前五大客户却不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并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问询。

对此,益诺思称,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各期收入存在一定的波动,主要因为公司与销售标准产品的企业相比,公司提供的药品研发服务具有定制化和项目制的特点;客户的在研项目数量、研发需求、在研项目进度、申报上市时间安排、项目规模等多方面差异均会导致公司与该客户的交易额发生较大变动。

实际上,益诺思的研发费用出现了占比下滑的情况。报告期内,益诺思的研发费用依次为2787.37万、5234.12万、6043.42万,占比依次为4.79%、6.06%、5.82%,但始终高于同行均值。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 119 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 11.07%。

03

受实验用猴价格影响较大,存货持续增加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益诺思的存货依次为3.97亿、4.89亿、5.11亿。对于持续上涨的存货水平,益诺思指出,报告期内,公司存货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系公司期末未完工合同所对应的成本(即合同履约成本)提升;另一方面系2021年至2022年实验用猴的供应紧张,价格快速上涨,公司加大了实验用猴的战略储备,使得2022年末原材料和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金额大幅增加。2023年,实验用猴价格自高点有所回落,供需紧张情况缓和,公司适当控制储备规模,因此,原材料和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金额有所下降。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原材料金额分别为8263.85万、1.23亿、7855.79万,其中实验用猴的金额分别为7495.69万、1.05亿、5750.59万,占比分别为90.70%、85.09%、73.20%。

随着原材料的占比下滑,存货中的合同履约成本在2023年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报告期内,益诺思的合同履约成本依次为2.77亿、3.31亿、4.19亿,占比依次为68.41%、65.92%、78.89%。此外,存货跌价准备/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依次为787.75万、1228.44万、2005.87万,占合同履约成本的比例分别为2.85%、3.71%、3.78%。

虽然益诺思在招股书中反复强调公司对实验用猴采购策略的调整,但是存货跌价准备/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的增长几乎都是由实验用猴价格在2023年的回落导致的。然而,益诺思对于存货的管理也的确不如同行可比公司,报告期内,益诺思的存货周转率依次为1.18、1.16、1.17,而同行均值依次为6.42、5.09、暂无。虽然益诺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其与同行的差距不可忽视。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存货跌价准备和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的持续上涨可能会给益诺思带来一系列风险,首先,存货跌价准备和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的增加会直接减少企业的当期利润,影响企业的财务表现和盈利能力。其次,现金流风险:减值准备的增加可能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因为这些准备通常需要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提取资金来设立。再其次,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因为减值准备的增加而恶化,可能会影响其信用评级,增加未来融资的成本和难度。持续的减值准备增加可能会让市场对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未来前景产生怀疑,影响市场对企业的信心。”

“此外,减值准备的增加会增加企业的负债比例,降低资产质量,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健康程度。如果存货和合同履约成本的减值导致企业需要快速变现资产以满足财务需求,可能会面临流动性风险。与此同时,减值准备的增加可能迫使企业重新评估其经营策略,包括采购、存货管理和合同执行等方面,这可能会带来额外的调整成本。最后,财务状况的恶化可能会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尤其是在价格战或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