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叶芯

在全球经济的舞台上,贸易政策的变动常常引发产业的波澜。近期,土耳其和欧盟对华进口汽车加征关税的举措,无疑给中国汽车行业带来了一场不小的风暴。

据土耳其官方公报(Official Gazette)消息,该国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汽车征收40%的额外关税,每辆车额外关税最低为7000美元(约合人民币5万元),决定自7月7日生效。

无独有偶,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从7月4日起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最高加征38.1%的额外关税。

近年来,全球市场供给不足和我国汽车竞争力增强,为我国汽车出海提供了跨越式增长的契机,目前我国出口量跃居全球第一,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出口量保持强劲增长。

如今,多国对华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哪些车企将受影响?

土耳其市场加征关税

此次,土耳其不仅对华进口汽车加征关税,且政策实施还扩大范围了。在此次拟向所有从中国进口的汽车加征40%关税之前,土耳其曾于2023年3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关税额外征收40%的附加关税,使关税提高至50%。

前不久,土耳其汽车工业协会(OSD)主席表示,仅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的税是不够的,因为从中国进口的汽车中有78%是内燃机汽车。所以,此次土耳其对从中国进口汽车加征关税的政策扩大到了所有汽车领域。

尽管中国汽车在土耳其的销量过去并不高,但增长势头迅猛。过去三年,从年销量521辆飙升至5.97万辆,今年前4个月累计约2.95万辆,已与同期在美国市场的销量相当。

然而,这一增长态势或将受到加征关税政策的冲击。从数据来看,今年前4个月,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土耳其市场的份额为9%,2.95万辆的销量中,奇瑞累计销量约2.07万辆,上汽集团销量为7353辆。

公开数据显示,奇瑞今年1-4月累计销量为711653辆,同比增长55.7%。上汽集团今年1-4月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28.5万辆,同比增长35.4%,销量规模位居中国车企第二。由此来看,仅从土耳其市场的销量来看,在奇瑞、上汽集团2家车企的销量中占比并不大。

欧盟拟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如无法与中方达成解决方案,加征关税将于7月4日左右实施。其中,对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将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对其他制造商将征收21%的关税;进口自中国的特斯拉汽车可能适用单独的税率。

早在2023年9月,欧盟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以评估是否需征收惩罚性关税。此前,欧盟对中国进口汽车征收关税为10%。

对此,宝马、吉利汽车、上汽集团大众、奔驰等车企纷纷表态,表示“遗憾”“非常失望”“不合理、不公平……坚决反对!”其中,据环球时报报道,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加征关税将会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同时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引发连锁反应:以关税回应关税,以孤立取代合作。对宝马集团来说,类似增加进口关税这样的保护主义措施,无法帮助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

据报道称,中国德国商会日前表示,在华德企目前没有修改商业计划,而是正等待中欧双方谈判的结果。该商会华东及华中地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成员马铭博(Maximilian Butek)表示,欧盟的“关税大棒”既不能为德国汽车制造商提供保护,也不能提高其竞争力。

近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对此事回应称,欧方裁决披露中的认定,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此举不仅损害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合法权益,扰乱中欧新能源车互利合作,也将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欧方的做法,涉嫌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中方保留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的权利,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同时,何亚东表示,敦促欧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切实落实近期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坚持中欧相处正确之道,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在良性竞争中,扩大合作,实现共赢。

尽管欧盟拟征收临时反补贴税,但市场普遍认为政策对行业影响有限,不改车厂出海大趋势。其中,招商证券发表报告指出,欧盟宣布将从7月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征收额外关税。关税额低于此前普遍市场预期,厂商对此已早有防范,加上欧洲车市走弱,东南亚、南美已成为厂家拓展新方向,令整体出口增长保持强劲。

中国汽车加速“出海”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日益增强。2021年、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连续迈上200万辆、300万辆台阶。2023年更是跨越了两个百万级台阶,出口522.1万辆,同比增加57.4%。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到522万辆,其中乘用车占比85%,为442.7万辆。而新能源车出口达到173万辆,占比33%。

从2017年的106万辆,到如今出口量飙升至522万辆,短短6年,中国汽车出口完成了近400%的增长,而且大部分增长是在2020年以后。可以看出,在最近三四年,中国汽车出口强势崛起。

进入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出海”仍然保持强劲势头,凭借完整的技术链条以及出色的品牌力,国产新能源汽车正逐步打开海外市场。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目的地中,出口量由高到低位居前十依次是:俄罗斯、墨西哥、比利时、澳大利亚、英国、沙特、菲律宾、泰国、阿联酋、西班牙。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汽车出口多点开花,其中,欧洲发达市场的占比明显增加,中东、东南亚、拉美等市场成为不可或缺的潜力股。

不过,美国市场没有挤进前十,这或许也与提高关税有关。2023年5月14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关税由25%提高到100%,锂离子电动汽车电池和其他电池部件的关税从7.5%提高到25%。

如今,在海外政治经济局势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等不确定因素下,多国对华进口汽车加征关税,欲向中国进口汽车竖起关税壁垒,这也给中国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危机往往也伴随着转机,中国车企如何在困境中破局,实现全球市场的持续发展,值得拭目以待。(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