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崔悦晨

国通信托收到年内以来信托业单笔高罚单引发市场关注。

6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一次性开出22张罚单,剑指国通信托。其中,国通信托涉及13项违法违规事由,被罚585万元,18名责任人被处以警告,另外3名主要责任人处以警告并合计罚款46万元。

具体来看,此次处罚事由主要集中在展业合规性、投后管理、风险披露等问题,比如“风险底数不实,掩盖表外风险资产,少计表内不良资产”、“投后管理不尽职,导致信托资金违规流入禁止性领域”、“违规开展通道业务”、“项目发行中未充分向投资者揭示项目风险”等事由。

因违规事由甚广,国通信托21名相关负责人一同领罚,包括三名副总裁、一位总裁助理,还有多个地区、部门的业务经理,涉及责任人数在信托业实属罕见。

其中,时任国通信托副总裁的曹阳,对项目发行中未充分向投资者揭示项目风险行为负有责任,被处以警告并罚款30万元。

时任国通信托总裁助理邹晓磊,对投后管理不尽职、违规开展政信业务、项目发行中未充分向投资者揭示项目风险行为负有责任,被处以警告并罚款6万元。

4只产品违约

今年以来,国通信托已有4只产品违约未偿还,分别为国通信托·深圳世通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国通信托·深圳世通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国通信托·盈瑜一号单一资金信托和国通信托·天瑜四号单一资金信托。

其中,深圳世通1号和2号信托计划的融资方分别为上海骞麟建材有限公司、上海忭睿贸易有限公司,均为世茂集团控股子公司。

2023年底,深圳世通1号和2号信托计划发生违约,未偿还金额分别为11.97亿、12.91亿。目前,国通证券已向世茂集团子公司提起诉讼,案件处于立案审理中,尚未开庭。

盈瑜一号和天瑜四号单一资金信托分别于2022年11月24日、2023年1月18日成立,均投向了杭州瑜瑶发行的瑜瑶私享5号私募基金。

2023年11月,杭州瑜瑶涉“跑路”风波,同时因多层嵌套投资,存在虚假宣传、报送虚假信息、违规信披等情形,以及可能涉嫌违法犯罪行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1月24日,上市公司英洛华和横店东磁双双发布公告表示,此前分别以1.2亿元和3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的盈瑜一号和天瑜四号单一资金信托,因杭州瑜瑶发生暴雷事件,无法按期兑付。

随后,国通信托回应表示,公司知悉底层私募基金出现异常情况后,已及时就相关情况向委托人进行了风险披露,并按委托人指令对底层基金产品进行了赎回操作。同时,公司本着审慎原则,对所有涉及私募基金的业务进行了全面风险排查,并向监管部门进行了报告。

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投资者网通过企查查发现,今年2月,国通信托被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7.6万元,涉案缘由系劳动合同纠纷。

今年6月,国通信托再次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81.4万元,涉案缘由同样系劳动合同纠纷。

公开资料显示,国通信托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为陈建新,注册资本约41.58亿元,第一大股东为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4.9979%,东亚银行和新方正控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持股15.3830%和9.6192%。

投资者网通过官网信息了解到,国通信托是银监会2010年1月23日批准重组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于2010年11月26日正式开业运营。公司总部设在武汉,在北上广深等18个城市设有业务团队。

成立以来,公司累计发行2199个信托项目,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达到13903亿元。然而,国通信托却屡屡踩雷地产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国通信托延期的信托产品已经超过20只,底层资产主要涉地产和政信,其中房地产主要集中在头部民营企业,如恒大、融创、阳光城、奥园等。

据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国通信托在营业收入略有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出现下滑。数据显示,国通信托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47亿元,同比增长3.8%;利润总额7亿元,同比下降9.13%;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45亿元,同比下滑7.18%。

与此同时,国通信托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40.65%至5.15亿元,而总营业支出同比上升175.02%至4.54亿元。两项数据表明,公司业务收入减少的同时,运营成本却在上升,对公司的日常经营造成一定的压力。

信托业监管力度持续加大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信托公司相继被罚。

其中,单次被罚金额超过100万元的分别为国通信托、陆家嘴信托、英大信托和昆仑信托。单次被罚金额最高的是国通信托,为585万元。

昆仑信托紧随其后,被罚金额为540万元,涉及未按规定开展股权投资业务、违规为保险公司变相投资单一信托提供通道等8项违法违规事实。陆家嘴信托的处罚金额也相对靠前,为420万元。

近年来,信托行业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去年1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设资管机构监管司等部门,将信托公司纳入其监管范围。

这一趋势也反映出监管对违规事由的处罚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例如这次的国通信托,对违规机构处罚的同时也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体现出风险责任落实到人的监管意图。当前的监管重心已从业务导向全面转向风险监管及行为监管,这对信托公司来说,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