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于塞纳河畔、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地标、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163年,1182年从唱诗堂开始建设,1208年建造了中殿。在1225-1250年间,建好了圣母院西侧立面和后面尖塔,在1235年到1250年期间在中殿内陆续增加很多礼拜堂。

1250-1267年尚·德·谢耶(Jean de Chelles)和皮耶·德·蒙特厄依(Pierre de Montreuil)负责扩建了教堂的十字交叉耳堂北面立面。

在1296年-1330年,皮耶·德·谢耶(Pierre de Chelles)和尚·哈维(Jean Ravy)完成了半圆形后殿,其中谢耶将门龛改为现今看到的模样,而哈维则完成了唱诗班屏风。

教堂双塔造型的正面一直到进入13世纪以后、在第三任建筑师尚·哈维的手上才动工,并在1220年代时,由第四位建筑师维优雷·勒·杜克与舱顶部分接合、一同完成。

经由法国几代各式各样手工艺师傅们:石匠师、木匠师、铁匠师、雕刻师、玻璃雕切师们等等的前赴后继,圣母院最后在1345年完工,耗时近两个世纪(历时180多年)。

巴黎时间2019年4月15日,也是在一个风和日丽、十分普通的下午,巴黎圣母院起了大火,当地时间2019年4月16日上午,大火扑灭,火灾持续14小时。历经八百余年风雨的木制屋顶和尖塔被烧了个干净,全世界处处弥散着痛心,看着教徒们在左岸跪着唱圣歌祈求神佑圣母院的画面,“梦想的地方再不去,可能就再也没机会去”的口号也跟着遍布网络。

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内心深处真的觉得自己与想去的地方有联结?你的心疼,究竟是在跟风,还是你真的被圣母院所承载的文明、历史、人性所触动?

有的人不知道旅行有什么意义,于是匆匆地到来,匆匆地拍照打卡,再匆匆地离去,他们记不得街上的味道,也记不得当时的天气。也有人说,旅行的目的是为了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每一处有着人类文明痕迹的地点,都是可以一瞬间让人回溯历史,在某一个时刻与千百年前的人们产生共鸣的时空钥匙。

带你看看2013年吴美浓在巴黎游学感受:

历史在前进,今天的我们也许不能够直接了解当年的艺术符号究竟代表怎样的含义,但人类的精神是永恒的。大洋彼岸的那栋受伤的建筑,记录了历代建筑师、雕刻师、石匠师傅、木匠师傅的情绪和思考,也蕴藏了他们和教皇、教众对热情、精诚、美好、自由的精神寄托。时至今时今日,我们依然在经历着、探求着这些,巴黎圣母院属于世界上的每个人。

巴黎圣母院文物基金会主任埃里克·费希尔说,圣母院此次损伤惨重,8年内可能都不会重新开放,人们若想再去仰望它高耸的屋顶,大概要再等上十来年,彼时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无人知晓。

所以,从事14年旅游业的吴美浓认为:的确要趁着还有机会,抓紧时间去梦想中的地方看一看。这一看不是为了打卡,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在这些历史留下的宝藏里看到另一个世界的历史,看到历史中的人,看到“过去的人”对面的自己,看到自己周围的众生。然后你会发现,人类的历史竟如此鲜活,鲜活到你仿佛可以与大师隔空对谈;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竟如此令人动容,动容到让你由衷觉得活着真的是一件很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