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商韬略 吴苏

中国连续第11年位居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不只是依靠国内制造业,还有赖于中企角逐海外市场,把中国制造这张名片在国际上“擦亮”!

说到中企海外掘金,很多人会想到曹德旺和他创办的福耀玻璃。2014年,福耀美国工厂正式投产,这是当时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最大投资项目。

现在可能还有人记得,曹德旺在美国开厂,最初被不少人曲解,他们认为“曹德旺要跑路,福耀竟然成了美国企业”。

不同于国内的猛烈质疑,曹德旺在美国投资建厂,受到项目所在地代顿市官方和民众的欢迎。媒体称,在某种程度上,曹德旺被当地人视为“拯救者”,因为他带来大量的工作机会。

这几年福耀玻璃的行动说明,在美国开厂,只是中企加速开拓海外市场,不管公司效益,还是品牌扩展,均实现“双赢”。

和福耀玻璃类似,张瑞敏及海尔智家的海外市场进击之路也不平坦。1999年,当海尔智家决定在美国投资建厂时,国内也是一片质疑声。人们质疑的“理由”之一,是美国人工成本要比中国高8至10倍,“这怎么看都是个赔本生意”。

除了国内质疑,有当地消费者也持怀疑态度。比如,海尔智家进军德国市场时,当地消费者就对海尔智家这个中国品牌“完全不信任”。

质疑再自然不过,关键在于,如何用实际行动予以消解。

海尔智家的“杀手锏”,是围绕人这个核心来解决问题。这一点,2011年,海尔智家收购昔日世界级家电巨头日本三洋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得知三洋被海尔智家收购,老员工们感到惊慌,“不知所措”,但很快,海尔智家从公司制度切入,打消了员工的疑虑。

此前,和日本大多数企业一样,三洋实行一套以年功序列、终身雇佣为代表的制度,纪律得到彰显,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却也被制约。对此,海尔智家打破这一传统制度,用人单合一模式改造公司,使员工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变成只对客户负责,并且共享产品利润的创业者。

三洋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被极大激活,纷纷抢着挖掘客户需求,为企业也为自己赚得利润。

同样,美国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GEA)也被海尔智家改造得焕然一新。

五年前,GEA刚加入海尔智家时,业务增长相当缓慢,决策迟缓。经由海尔智家人单合一模式的改造,GEA发生“巨变”,以前一切以公司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员工不再是为老板打工,而是为用户、为自己打工。

这样做的结果,是工作热情被激发,用GEA首席执行官凯文·诺兰的话说,“每个人都有一颗如狼似虎的进取心”。

得益于高昂的工作热情,团队在内部孵化出一批小微创业者,还打造出Opal冰块机等一系列爆品,助推GEA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电器公司。

正是以人为本,海尔智家全球化之路越走越宽广,不仅将产品卖到世界各地,还在全球拥有10大研发基地、28个工业园、122家工厂,拿下GEA、AQUA、斐雪派克等国际知名品牌,财报也令世界瞩目。

近日,海尔智家发布的2021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海尔智家实现收入1116.19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16.6%;实现归母净利润68.52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146.4%;净利润率提升至6.14%,且利润增幅远超同期营收增幅。

海外市场表现尤为抢眼: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海尔智家海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569.16亿元,同比增长23.4%;实现经营利润32.20亿元,同比增长113.4%;经营利润率上升至5.7%,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大幅领先行业代工水平。

与此同时,海尔智家在主要海外市场都实现快速增长。其中,美洲市场同比增长20%,欧洲市场同比增长35%,南亚市场同比增长45%,东南亚市场同比增长24%,澳洲市场同比增长39%。

不难看出,中国头部企业向外进击,既能获得丰厚回报,还能拯救一度被另眼相看的“日本制造”、“美国制造”、“德国制造”,进而让中国制造扬名国际,一展风采!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