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商韬略 吴苏

高铁时速达到300公里以上,到站前却可以平稳降速,甚至能准确停在你等待的位置,这是怎么做到的?

简单来说,是功率半导体IGBT在发挥作用。

所谓IGBT,是国际公认的电力电子技术第三次革命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被称为新的轨交电气系统的“心脏”,能够根据工业装置中的信号指令调节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等,像一道“闸门”那样实现精准调控。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高压IGBT市场由德国的赛米控、英飞凌和瑞士的ABB集团三家国外巨头垄断,国内产品占比不及30%,且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换句话说,中国需要大功率IGBT,只能依靠进口,且不得不接受“挨宰”的命运。

公开数据显示,一列八编组标准动车组,需要152个IGBT芯片,成本两百万元,看似不高,却因为中国高铁蓬勃发展,一年“消化”10万个以上,价值超过10亿元。

IGBT如此吃香,凸显大功率半导体的重要性,但其实,中国起步很早,中车株洲所1964年就开始研发,却因技术和资金投入、中国轨道交通发展进程等原因,IGBT技术及产品一直没有研发出来。

眼见中国高铁发展需求旺盛,2006年,中车株洲所开始谋划IGBT技术研究。公司研发负责人刘国友率团在欧洲考察了一番,认为还是通过技术引进、加强合作,能更快掌握IGBT技术。

谁也没想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为中车株洲所出手提供了绝佳机会。

此前已经进入考察视野的英国大功率半导体企业丹尼克斯,深受金融危机冲击,股价大跌,资金紧缺,在市场上一筹莫展。中车株洲所的上市公司主体中车时代电气以不到1亿元的“白菜价”,就将丹尼克斯收入囊中。

这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首个海外并购项目,刘国友坦承:“最重要的是,花几千万元的代价,缩小了国内电力电子产业与国外15年的差距,这是划算的。”

买进IGBT技术,只是中国轨交半导体之战的一个环节,尽管远远没有对国际巨头构成实际威胁,对方已迫不及待展开阻击。

在中车株洲所刚刚宣布收购丹尼克斯的时候,这些国际巨头便将供应中国市场的对应产品降价20%。

巨头们忙着发起“价格战”维护它们的份额,中车株洲所却在潜心修炼“内功”。

不管是中方,还是英方,都由中车株洲所的中国工程师主导技术学习过程,经过一批批研发骨干实地培训,中国工程师逐渐摸清技术和产品要求,打磨出最初的原型产品。紧接着,又与国内学术界合作,对制造工艺予以提升、改进。

2012年,中车株洲所研制出耐压3300V的高压IGBT,一举打破国内大功率IGBT被“卡脖子”的现状。

同一年,投资15亿元,启动国内首条8英寸IGBT芯片生产线建设,到2014年6月,中车株洲所IGBT芯片成功投产。

媒体直呼:“具有标志意义的‘中国芯’在此诞生!”

中企引进再创新,稳扎稳打,国际巨头越来越坐不住了。

此前,国际巨头中国市场的对应产品价格已砍掉20%,当中车株洲所准备用低于市场价30%推出,巨头们竟然联手暴降70%。

对方出手狠辣,目的是用价格压垮中企,但中车株洲所已经成长起来,其不仅吸收英国先进技术,产品相当能打,还掌握从设计、制造到封装的全流程,母公司中车更是中国轨交设备的重要参与者,国内市场份额慢慢被夺回。

2014年到2016年,仅仅两三年时间,中车株洲所在中国大功率半导体的市场占有率,从接近于零飙升到60%,销售额每年增长2倍。

赢得与外商的轨交半导体之战后,中车株洲所又瞄准车规级IGBT市场。

早在2017年,公开演讲时,刘国友就表示:“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能在高铁、电网这一块能更新我们的工业,我们也希望能为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所作为。”

和轨交半导体领域类似,国际巨头完全掌控市场,2019年,英飞凌在中国新能源车IGBT领域装机量市占率达到58.2%。但是,行业技术进步放缓,国内外差距缩小,同时受“缺芯危机”催化,中国厂商渗透空间广阔,国产化替代正加速进击。

会不会和轨交半导体一样,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也将被中企夺回?时间会给出答案!

参考资料:

1.《“中国英飞凌”的出海进击之路》,远川研究所

2.《8年实现自主知识产权 高铁上跳动“中国芯”》,人民日报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