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商韬略 周蓉

  最近,雪糕品牌钟薛高的产品“31度室温放一小时不化”,上了热搜。虽然经专家解释,这其实是因为食用卡拉胶的缘故,但广大网友并不买账,批评、质疑声不绝入耳。

  为何钟薛高,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原因还在价格,动辄几十上百的“贵族”雪糕,不仅离普通消费者太远,更因为标价不明的原因,让许多人心生愤慨。

  在“雪糕刺客”横行的当下,大众消费者的情绪就像内部压力到达顶峰的活火山,只等一个契机就能喷薄而出。近期雪莲冰块因卫生问题受到非议,不但没有受到网友指责,反而得到了大众的同情和拥护。

  究其原因,对比突然出现、挤占童年回忆中平价雪糕生态位的“高价雪糕”,雪莲冰块“5毛一包的定价13年没涨”的操守,属实是业界良心了。

  雪莲保卫战、雪莲文学更是表达了消费者对平价雪糕消失的不满。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正式执行,能让雪糕刺客无处遁形,但能否改变平价雪糕“一糕难求”的局面?

  从2015年到2021年,雪糕冰淇淋行业的市场规模由不足900亿元增长到了1600亿元,一批高端玩家的涌入更是加大了雪糕赛道的火爆。

  文创雪糕层出不穷,钟薛高新品刷新雪糕最高价,就连茅台也玩起了跨界,推出了高价冰淇淋。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在高价雪糕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许多厂家还是削尖脑袋往里面挤的主要原因,还是高价雪糕背后的高利润。

  据媒体报道,现在生产一只高品质的牛奶雪糕,成本不过七八块,而现售的“网红雪糕”动辄二三十。

  品牌营销和网红产品的打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雪糕价格的上涨。

  在小红书上搜索高颜值雪糕,必定少不了钟薛高和文创雪糕的身影;在抖/音上,也有大量的钟薛高开箱视频。

  要想在众多雪糕品牌中脱颖而出,借助营销获得的传播能力成为了关键。而最后为企业的“传播能力”买单的,显然是消费者。

 

  其实除了高价网红雪糕,不少平价雪糕也不再是大家“童年中的价格”。

  5毛钱的小布丁变成了1块,1块钱的绿舌头涨到了3块……在这些“童年雪糕”涨价的背后,是众人皆可理解的雪糕产业链成本的上涨。

  2008年至2020年,牛奶、淡奶油等原材料的成本价格上涨了约80%。

  日益增长的渠道成本也是销售雪糕无法绕开的死结,便利店的条码费(零售企业向供应商收取的一种费用)少则几千块一个Sku(库存量单位),多则几万块;给到便利店的销售扣点费用通常在25%-40%之间,甚至更高。

  固然高价雪糕的出现与成本上涨脱不开联系,但脱离成本的价格却成为了不少消费者眼中的“智商税”。

  雪糕价格固然会有三六九等,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市场需求。

  “雪糕刺客”引发争议的背后不仅是消费者讨厌因缺少价格标签而花冤枉钱,更多的是消费者不愿再为网红高价雪糕买单。

  雪糕本应是消费者夏天的平价解暑神器,而不是奢侈一把才能拥有的快乐体验。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