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时表示,“国有这几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不够快,不如特斯拉,不如比亚迪。我们调整政策,对中央这三家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单独考核。”

被张玉卓主任“喊话”的这三家央企,分别是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和长安汽车。就三家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情况来看,长安起步较早,也比较接地气,从总体上讲,达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本速度,但没有像特斯拉、比亚迪那样让人眼前一亮。东风也迈出了一定步伐,取得了一些成绩。而一汽则醒得相对较晚、转型步伐也不是很快,直到今年年初,才正儿八经宣布红旗品牌逐渐向新能源转型。显然,这样的步子与速度,已经被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拉下很长距离了。

按理,央企手握一般企业所不具有的政策、资源、资金、人才优势,应当更加具有新产品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和条件,为什么不如其他所有制企业,也不如地方国有企业呢?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观念,在于企业没有市场紧迫感和危机感,总感觉到自己是央企,有政策罩着,有资源供着,有资金保着,效益好差,都不影响企业的地位。

要知道,一汽也好,东风也罢,都曾经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是中国汽车工业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基础。当年的两家企业,发展汽车产业的基础是非常差的,条件也是极其艰难的,能够发展起来,靠的是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不怕困难的勇气、顽强拼搏的毅力,是所有员工狠下一条心的决心和信心。按理,这些精神和勇气应当成为汽车人的不竭动力和强大动能。可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三大央企都落下了,有的被拉下的距离还比较远。

实际上,我们一点也不怀疑央企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也不怀疑央企的人才优势和竞争实力。但是,国有企业固有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不强,仍在深深地影响着央企、制约着央企的做大做强做优,很难激发央企在市场竞争的洪流中冲在前列。更多情况下,还是随着鞭子的节奏迈脚,而不是自觉前行。如此一来,其他所有制企业能够做到的,央企就未必能够做到了。

国资委准备通过调整政策,对三家央企的新能源汽车单独考核,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敲打和鞭策。但是,如何考核,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哪里,如果达不到考核要求怎么处理,可能并不那么简单。国资委的考核之鞭,能否让三大车企有所反应,并做出积极改变,值得关注。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已经出现拥挤的情况下,三大汽车央企应当如何去竞争,也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比亚迪、吉利、造车新势力以及特斯拉等,都已经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有了很好的布局,也对市场实现了瓜分,三大央企能不能再在这个赛道上参与竞争,如何竞争,还是一个大大的疑问。因为,要从别人的嘴里抢饭吃,没有足够的能力是抢不到的。

有人会说,新能源汽车赛道还很长,随着燃油车的逐步退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会越来越多。道理是这个道理,市场却不是这个市场,竞争也不是这个竞争。既然其他所有制企业已经占领了市场、瓜分了市场,就不会轻易把手中的市场让给别人。对三大央企来说,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产品,是不可能从其他企业手中抢来市场的。而要有足够好的汽车推出,三大央企有这方面的实力和决心吗?

如果继续满足于按部就班的创新模式和竞争策略,三大央企要想在新能源汽车赛道有所作为,难度相当大。拿红旗来说,国人的爱国情绪很浓,对红旗也有一定的情怀。但是,红旗汽车的自身竞争力还不是很强,还没有达到国际知名品牌那样的水平。在转型新能源汽车过程中,能否把平台提高,在产品的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品质提高等方面下功夫,给消费者一个惊喜呢?如果只是通过小打小闹、小补小缝,让其换一种动力方式,而不是动能转换、观念转变、思维转型,要想打出一片新市场,难度将相当大。所以,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中,有没有三大央企的一片天,就看三大央企的观念转变程度、思维转变速度,看国资委的考核有多大力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