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生产力首要的能动因素。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两者的结合体就是我所强调的‘带工具的人’”。

——牛根生

1999年,在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居民区的一间月租金200元的民房内成立了一家乳制品企业,如今这家乳制品企业在全球乳制品品牌中位居第十,逐渐从内蒙古、从中国走向世界。

1999年,和林一厂建成

谁又曾想到,20年前,在面临竞争对手打压、资金极度有限、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蒙牛仅仅依靠1000万的启动资金以及创始团队的激情与创新逐渐成为了国内乳制品企业的一座里程碑。

蒙牛飞速成长的二十年,是国内乳制品行业跨越式发展的20年,也是国内经济飞速发展的黄金二十年。

公开数据显示,自1999年到2012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速均超过10%,2012年至2016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8%左右。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人们生活水平的直线上升,人们对奶制品的需求从品类到数量到品质不断的飞速上升。

在上世纪90年代及以前,国内乳制品企业大多以生产低温鲜奶为主,不易长期保存,因为缺乏冷链支持,销售半径十分有限,市场难以扩大、企业发展受限。其次,当时的国内乳制品消费规模有限,据公开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乳制品行业的总营收不到500亿元人民币,而2016年国内乳制品行业收入已经突破3500亿元人民币。

“蒙牛速度”引领乳制品行业的创新与变革

1999年,国内互联网行业还在蹒跚学步,而乳制品行业已经是一片商业竞争的红海。

20年前,蒙牛完成工商注册5个月后,有了1000多万元的创始资金,而对于创建一家乳制品企业来说,一千多万的启动资金只能算是“毛毛雨”,以传统的思路来看,如果想要创建一家乳制品企业,场地、厂房、生产设备、营销、促销每个要素都必不可少。

而这对刚刚成立且仅有一千万启动资金的蒙牛来说却无异于难上青天。在既没有厂房,也没有奶源,还没有市场的窘境下,牛根生选择将启动资金的三分一投入到在呼和浩特做品牌营销,于是乎,一夜之间,蒙牛的名声在呼和浩特响彻大地。这之后,创新的管理模式、“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用人原则,以及蒙牛人基因里的天生要强的精神,造就了业内闻名的“蒙牛速度”。

2005年,蒙牛成立才7年,业绩就与伊利缩小到13.75亿,在2006年进一步缩小到1.8亿,更是在2007年时实现超越。而如今据2018年蒙牛年报显示,蒙牛营收已经接近700亿元,净利润达32亿元,年增长率高达57%。

2004年蒙牛乳业成功上市

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对“企业家功能”的论述中这样写道:企业行为有两种。一种是“创新”,即通过改进技术或商业模式扩大生产力,促进需求增长,把蛋糕做大,由此赚取新兴市场带来的利润;一种是“套利”,即认识到存量市场中的供需错配情况,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在整体生产力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组合。

“蒙牛速度”的背后,是由商业模式上的创新驱动下的行业与企业的双重增长。蒙牛打破常规,在发展前期采取以品牌塑造为核心的战略,迅速建立起消费者的认知,从而实现了企业的快速成长与发展。

深谙快消法则,“蒙牛品质”深入人心

1999年4月,刚刚成立的蒙牛便于5月初与中央电视台签订了第一份广告合同,背负着振兴内蒙古乳制品企业使命的蒙牛从此踏上了走向全国的道路。

事实上,蒙牛深谙快消营销的精髓,在蒙牛成立初期,蒙牛常常以“内蒙古第二品牌”作为宣传语。在宣传上,蒙牛多以“振兴内蒙乳业,打造中国乳都”等内容为题。

2019年8月8日,蒙牛20周年庆祝会在呼和浩特据悉,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与蒙牛集团共同发起,由蒙牛牵头承建的“中国乳业产业园”项目正式启动,蒙牛方面表示:“建设‘中国乳业产业园’项目将充分发挥呼和浩特的优势,推动‘中国乳都’向‘世界乳都’升级。

中国乳都

随着央视“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广告语传遍神州大地,以在内蒙的先进生产基地为依托,凭借出色品质以及深入人心的广告语,蒙牛品牌火遍五湖四海,这家年轻的内蒙乳制品企业成功的杀出一片商业的红海,从内蒙走向了全国。

2005年,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而此时高端乳制品常年被海外品牌占据,但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实力壮大,高端乳制品市场悄悄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特仑苏的背后是一头来自内蒙草原的“中国牛”。在大快消饮品领域内,真正强悍的品牌力是品牌界限与品类边界的模糊,如可口可乐与麦当劳,前者称为可乐饮料的品类代名词,后者则成为西式快餐的品类代表。

刻意淡化与蒙牛联系的特仑苏实质上开创了高端乳制品的全新品类,而特仑苏品牌以高端的品牌形象迅速抢占高端市场,成为国内高端乳制品品牌的开创者。

“品质+营销”双重核心实力,使得蒙牛成为国乳制品行业的引领者,蒙牛在实现规模化发展之后,更加专注于产品品质,并通过深入人心的品牌传播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牛”。而“蒙牛现象”成功的背后,是创新企业形式的成功和无数“蒙牛人”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蒙牛既是“中国牛”也是“世界牛”

八百年前,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铁骑用打出了一个横跨欧亚、幅员辽阔的蒙古帝国。而今天的蒙牛,在国内市场做到行业顶尖之后又迈出国际化的脚步。

2002年,蒙牛发展初具规模后与著名海外投资金钩摩根士丹利等三家外资金钩达成投资协议,为其走向全世界伏笔。2018年11月29日,蒙牛总裁卢敏放来到印尼首都雅加达的东郊,为蒙牛第60家、海外第2家工厂的落成剪彩。

2018年底,蒙牛印尼工厂开业

蒙牛从呼和浩特走向全国,从全国迈向世界,也标志着中国乳业经过了20年的反复锤炼终于踏上了国际化的舞台,在过去几年里,蒙牛一方面引进国际先进的奶源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大范围布局优质奶源供应链,真正为蒙牛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乳制品品质核心的奶源的选取上,蒙牛与丹麦Arla建立合作通过国际化的牧场管理标志和经验的引入,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高品质奶源。另外,蒙牛还与来自新西兰的AsureQuality合作,在国内率先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覆盖到牧场,并由此带动整个乳制品行业的产品品质升级。

2019年1月22日,全球品牌价值评估权威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2019年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榜单,蒙牛与76家中国品牌一同上榜,在全球乳制品品牌中位居第十。这样的成绩背后,是蒙牛国际化战略的有序的落实,近年来,蒙牛与NBA、世界杯等机构合作,积极迈出国际化的步伐。

2017年,蒙牛成为世界杯官方赞助商

“产品不妥协、质量不妥协、价值观不妥协,执行不妥协”的工匠精神下,蒙牛采用全球标准,产品打造全球品质,通过海外市场的布局不断深入国际化战略,使蒙牛成为一张乳制品的“中国名片”。

而这诞生于呼和浩特,来自内蒙大草原的中国“牛”也逐渐成为世界“牛”,并为中国乳制品品牌的国际化开辟了新的征程。

蒙牛的20年,也是中国乳业不断成熟、走向世界的20年。蒙牛的企业发展史更像是时代浪潮下中国企业不断奋进向上的缩影,而支撑中国经济腾飞的中坚力量也正是这些兢兢业业的中国式企业,蒙牛人值得人们的尊敬,而像蒙牛一样艰难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也同样值得这份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