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深入了解建设银行如何在金融行业的新潮中不断创新,以满足时代需求,推动可持续金融发展。

作者 | 胜马财经 李察

编辑 | 欧阳文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正在新时代的大潮中经历着全面升级。

胜马财经发现,这场升级浪潮中,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士纷纷投身,积极探索金融创新,以期实现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和可持续的发展。

“新金融行动”作为建设银行前行的重要引擎,自实施以来一直在不断重塑建行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触角。那么,建设银行新金融行动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它在推动建行可持续发展、服务升级等方面究竟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呢?

去年的企业开放日上,建设银行向前来调研的机构展示了新金融行动的成果,重点聚焦在财富管理、科创金融等领域的探索。本文将深入分析新金融的内涵,解析建设银行为何提出新金融,以及新金融在实际运作中所具有的价值与作用。

通过对新金融的全面剖析,我们将深入了解建设银行如何在金融行业的新潮中不断创新,以满足时代需求,推动可持续金融发展。

什么是新金融行动?

首先要明确,新金融并非一蹴而就的空泛概念,而是建设银行在面对激烈竞争和数字金融浪潮时的应对之道。

要想弄清楚建行的新金融行动是什么,先要看看都有哪些具体行动,在该行披露的《新金融行动大事记》一览中,胜马财经注意到,

2017年8月,建行实施住房租赁战略,为百姓安居提供建行方案;

2018年4月成立建信金科,推进金融科技战略,为共享搭建开放平台;

同年5月,实施普惠金融战略,为大众乐业注入源头活水;

再到2019年11月成立总行乡村振兴金融部,让更多金融活水惠及广袤乡村。

再到2021年7月开启“建行生活”APP全国推广,与手机银行形成“双子星”客户经营模式等等。

可以看到,建设银行的新金融行动是以普惠金融、住房租赁、金融科技为切入点,拓展了面向普罗大众,特别是80%长尾客户的金融服务新蓝海。这一战略的深刻意义在于从多个维度助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普惠金融战略是建设银行的基石。通过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涉农、扶贫、科创等多领域主体群,建行不仅实现了服务对象的多元化,更深入融入客户“产、供、销”等多维生产经营场景,提供融资、结算、财税、保险、外汇等一揽子服务。这种全方位的服务包,使得建行的普惠金融内涵不断丰富,由此走出了从“探路者”到“领跑者”的发展阶段。

其次,住房租赁战略为建行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通过探索打造新业态,建行逐步建立起“投融管退”服务体系,设立全国首个住房租赁基金,“CCB建融家园”线上平台和长租社区不断拓展。这不仅满足了社会对住房租赁的多样化需求,更使得建行在租赁金融服务领域崭露头角,为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赢得了市场认可。

而金融科技战略不仅大幅提升建行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更使得建行成功构建了“第二曲线”的脚手架。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建行实现了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等全流程数字化运作。这种数字化的经营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更使得建行能够更好地应对数字金融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在建设银行此前举办的2023年度企业开放日,来自摩根士丹利、贝莱德、富达、花旗银行、中信里昂、广发证券、人寿资管、富达基金、景顺投资等众多境内外知名投资机构的百余位投资者和分析师共同见证了新进入行动的多项成果,有效增进市场对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为何坚持推进“新金融行动”?

建设银行不仅是在口号上喊出新金融理念,更是以持续不断的实际行动深入推进相关工作,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之所以如此坚定步伐,背后存在着多方面考量。

一方面来说,建设银行作为国内领先的银行机构,自然能够发现自身所处的银行业务红海竞争愈发激烈。传统金融业务已难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客户需求,同时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使得传统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为了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建设银行迫切需要通过创新手段寻找新的增长点,提升服务水平,以确保在市场中的持续竞争力。

近些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务正迎来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时代,几乎已经进入到“不进则退”的境地,而这也催生了新的金融模式和业务形态。建设银行意识到必须主动适应这一变革,以在新金融时代抢占制高点,提升金融服务的全面竞争力。

回看普惠金融、住房租赁、金融科技这三大战略切入点,也体现了建设银行新金融行动的制定源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认知。建设银行精准地瞄准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在这三方面下功夫,不仅有助于满足广大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更有利于建设银行在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为自身创造全新的发展机遇。

最后一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银行业的要求也逐渐升级到追求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建设银行通过推动新金融行动,不仅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产业升级,还能在数字时代持续提升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这一举措同时也契合了国家对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为建设银行在未来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战略基础。

新金融行动有何深远影响?

去年10月26日,建设银行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经营业绩,成为首家公布“成绩单”的国有大行。前三季度,建设银行资产总额37.8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24万亿元,增长9.38%。实现净利润2554.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5%。

对于这份成绩单,民生证券研报表示,建设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伴随需求恢复,信贷投放稳步增加,净息差收缩企稳,营收有望改善。

同时还表示,不良率稳处低位,风险抵补能力扎实;展现大行担当,始终坚持高质量服务实体,“住房租赁+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战略稳步推进打造服务矩阵,未来有望持续稳健成长。

胜马财经认为,持续数年的新金融行动不仅为建设银行自身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经济层面,建设银行通过新金融行动持续支持经济回升向好。通过聚焦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持。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建行在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行业、民营企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而在居民消费层面,新金融为提振消费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深化数字化经营,推进手机银行和建行生活“双子星”融合发展,建行成功承接了城市消费券的发放,拉动了民生消费的增长。与此同时,通过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实施,建行支持居民刚性及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了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外在社会层面,新金融在开放共享方面成效显著。通过深化“劳动者港湾+”模式,建行向社会开放“劳动者港湾”,并在已脱贫地区推进“金智惠民”培训,助力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在智慧政务赋能社会治理方面,建行通过开放网点STM(智慧柜员机)提供智慧政务服务,实现了“跨省通办”专区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覆盖。

建设银行的新金融行动,以普惠金融、住房租赁、金融科技为三大战略切入点,深刻体现了面向未来经济发展的前瞻性和战略性。通过智能化、绿色化、共享化的发展策略,建行不仅为市场提供了更为智能、便捷的金融服务,也为自身在数字时代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面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建设银行新金融行动无疑为未来经济描绘了一幅崭新的图景。

END

关注我们,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胜马财经诚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