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作者 | 王柏匀

来源 | 《财经》新媒体

4月至今,在新政策支持下,新车金融领域掀起“0首付”热潮,厂商系汽车金融公司、银行纷纷上线相关金融产品。

各方积极参与的背后是新车金融领域日渐激烈的竞争。多位知情人士透露,2023年开始,银行对新车金融市场展现出势在必得的架势,一方面丰富新车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向汽车经销商提供高额返佣,比例最高达14%。

《财经》新媒体走访北京多家4S店注意到,一些汽车品牌经销商可提供厂商系汽车金融公司与银行两种金融贷款方案供消费者选择,不过销售人员通常优先推荐银行产品。

汽车金融大全App创始人匡志成表示,在新车金融领域,过去厂商系的交易量比银行大,但2023年下半年开始,银行已经陆续拿下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

01

积极开展“0首付”的厂商系汽车金融公司与银行

目前,开展汽车“0首付”相关活动的“参与者”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厂商系汽车金融公司,这类公司展业通常依赖于汽车厂商股东的客源、资金等方面支持。从4月中旬开始,一汽汽车金融、长城滨银汽车金融等多家厂商系汽车金融公司陆续推出“0首付”“0利息”等购车方案,如一汽汽车金融宣传“至高8年0首付、36期0利率”等。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0首付”意味着最高可全额贷款,汽车金融公司信贷要求相对宽松,此前也出现过打擦边球的“0首付”现象,而银行普遍较为谨慎,“0首付”相对较少。“0利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购车客户不收取利息,由厂家进行补贴;另一种是“利改费”,表面上宣传“零利”,实际上仍要收一定比例的手续费。

另一类是银行。目前,一些银行与汽车品牌合作“0首付”或通过信用卡推出汽车分期“0首付”等活动,如平安银行与特斯拉等多家新能源车企合作推出0首付购车方案。

“响应监管号召”是金融公司最近一段时间热衷推出“0首付”相关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要求,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由金融公司自主确定。也就是说,个人购车最高贷款比例可达到100%。

有从业者表示,“0首付”降低购车门槛,刺激消费者的购车意愿,特别是对资金流动性有较高需求的年轻群体和首次购车者。

除了市场需求,某头部股份制银行员工黎勒认为,竞争压力与科技创新也推动“0首付”出现。“汽车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公司需要不断推出新举措吸引客户,提高市场份额。智能化审批系统、AI等科技发展为汽车金融带来更多的创新和便利。”

另外,一些从业者提到“0首付”购车会对融资租赁公司造成一定影响,主要由于融资租赁公司的回租模式与“0首付”业务类似,并且经常以“0首付”“1成首付”等宣传标语获客。

汽车回租模式有三个环节:一是用户按照融资租赁合同中约定的比例缴纳首付款项至汽车经销商;二是汽车融资租赁公司补齐购车款后用户提车;三是提车后用户将车辆抵押给汽车融资租赁公司。

匡志成认为,受政策影响,融资租赁公司的一部分优质客户会被银行和厂商系汽车金融公司“分食”,“不过影响甚微,他们大部分客群相对下沉”。

02

新车金融竞争日渐激烈,银行势在必得?

罗兰贝格发布的《2022年中国汽车金融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在新车金融领域,2022年厂商系汽车金融公司占据41%的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内部竞争态势正发生变化。“部分自主和合资品牌主机厂对汽车金融业务在促进销售和盈利能力提升上的贡献愈发重视,因而助力其旗下的汽车金融公司在各自渠道内不断夯实市场地位;而部分优质和豪华品牌的主机厂金融公司市场份额却持续下滑,压力显现。”

报告同时指出,上述的压力主要来自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力。近年来,银行系凭借资金成本优势、交叉销售能力及领先的科技与数据能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并且从传统的一二线城市,逐步下沉并拓展至全国城市,实现全渠道扩张。2022年,银行占新车金融的市场份额约为42%,相比2020年持续提升。与此同时,融资租赁公司的份额明显下降。

一边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大放异彩,另一边价格战不断蔓延,汽车厂商关联的汽车金融公司也进入内卷时代。同时,银行对于优质资产的渴望,也使新车销售场景备受关注。于是,一些银行开始给汽车经销商提供高额返佣。

匡志成称,“过去的新车金融领域,厂商系的交易量比银行大。我统计的数据显示,25家厂商类一年的新车金融交易量约比银行多100万台左右。但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银行已经陆续拿下新车金融很大一块市场份额。过去,3年期汽车贷款产品,银行每单给汽车经销商返佣比例约2%-3%。现在,5年期产品返佣比例最高能达到14%。也就是说,汽车经销商促成一笔10万元5年期的汽车贷款,最高能从银行获得14000元的佣金。”

某4S店汽车销售常丽杰也应证了银行高返佣的现状:“目前,在北京地区,银行给经销商的返佣比例在10%至15%之间。”

从部分银行公布的2023年年报数据来看,平安银行全年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368.03亿元,同比增长47.8%;同期,上海银行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投放金额110.62亿元,同比增长202.24%。

银行已成为厂商系汽车金融公司强大的竞争对手。常丽杰表示,很多汽车厂商对经销商在汽车销量上有要求,但对旗下金融产品暂时没要求。

从竞争优势来看,资金成本与广泛的网点能帮助银行迅速在汽车金融业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汽车经销商资金流动也依赖于银行。常丽杰称,“经销商向汽车厂商进货资金不够时,就会将库存车辆抵押给银行进行贷款。”而厂商系汽车金融公司所做产品多以股东品牌为主,经营情况较大程度取决于股东品牌汽车的销量表现。

黎勒认为,一些具有较强资金实力、风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银行或金融公司可能会逐渐扩大市场份额。随着汽车金融的市场饱和度增加,对于自家品牌汽车销量不佳的厂商汽车金融公司来说,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不过,也有从业者表示,厂商系汽车金融公司背靠集团股东,可通过集团获得客源、贴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在汽车金融领域也会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