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营销的价值,对于家电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来说,不只是短时间的大规模出货,更重要的是品牌和产品的低成本“圈层化营销、精准化覆盖”。家电圈预计,接下来头部的大企业们都将会陆续实施一轮“全员营销”,但不会很频繁。

宁言||撰写

原来没什么感觉,现在公司通过“一年一度内购会”方式,不只是销售人员,而是让人人都承担一定的销售任务,简单算一笔账,整个集团有10万多人,一人就算平均只有3万的销售任务,那么光出货就是3个多亿,对于企业的市场零售抢夺是一种正面的拉动,对于品牌和产品也是一轮集中性、精准性推广。

近日,有家电企业的员工告诉家电圈,公司正在进行一轮全员营销,名义上是“内购会”,产品多、价格优惠力度大,我连提成什么都不要了,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有需求的马上入手,直接让利给他们,努力完成2万块的销售任务。“要知道,目前家电市场的蛋糕是有限的,今天我们抢到了用户,同行就会少一些出货量。可以说,这就是在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企业出一份力”。

与之前几年不少家电企业员工对于“全员营销”模式比较排斥,一提到全员营销就被认为是乱搞不同。在今年的市场局面、消费形势之下,不少企业的员工对于“全员营销”给予了非常正面的理解和认同。一是,大部分员工的朋友圈主动宣传内购会产品和促销内容的热情高涨;二是,不少员工还积极通过家族群、同学群,兴趣社交群,进行相关的活动和产品信息分享,也是想办法推销企业的产品和品牌。

随后,家电圈了解到,从今年3月开始,一些头部的综合性家电企业们,相继通过“员工内购会”或者“一年抢一回”等活动,重启一轮面向内部所有员工的“全员营销”活动。从最高的董事长、总经理,到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主管,甚至大量一线普通员工,都分摊到金额不等的销售目标。据悉,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家电企业,将通过超级品牌日、内购会、感恩节等方式,利用分散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业务的员工力量,既解决家电企业短时间的出货问题,也能开启一轮品牌和产品的社交化推广,实现企业价值和员工价值的拉通且共赢。

同时,与之前很多家电企业推出的“全员营销”不同,这一轮家电企业的全员营销更加多变和人性化。一是,虽然明确了销售任务,但是最终对于没有完成的员工并不会给予处罚,只是通过任务形成倒逼和压力;二是,新一轮的全员营销,并非全年性的常态化任务,而是一年一次或两次的阶段性活动,不能过度透支员工的资源;三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员工热情,企业还设置一定的提成和让利空间,使员工的销售更有弹性和热情;四是,更加注重员工朋友圈和亲戚圈层的精准覆盖,在产品型号选择上尽量避免与现有渠道商家抢生意的情况,而是助力企业的产品和品牌短时间内精准宣传和曝光。

据了解,此前一些家电企业、家电渠道商的“全员营销”更多是全年化、常态性的业绩考核,年初给所有员工制定卖货任务,并进行月度考核,完成不了会有相应的处罚。现在,很多家电企业为了更好地激活员工热情和积极性,更多采取的是“阶段性”活动方式,借助“全员营销”的模式进行集中性的产品出货和销售。其中,有的家电企业采取“一年一次”的低频繁,还有的家电企业则是采取“半年一次”的节奏,都会充分考虑员工的情绪,以及企业的阶段性出货需求。

相信,在今年的市场和消费环境之下,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也通过类似于“全员营销”的方式,利用员工的社会关系、亲朋人脉,以品牌日、内购会、感恩员工的方式,进行一些产品型号的集中让利和优惠,从而进行精准的市场营销和推广,拉动企业的出货速度和资金回笼。这也不失为一种全新的出货方法,特别是可以助力各地的家电零售商和服务商热情。

当然,对于家电企业通过“全员营销”拉动出货,家电行业和市场上仍有不同的声音。家电圈则认为,没有一个“人人说好”的商业模式,只有家电企业和商家作为平台能活下去,员工才能有机会和有发展的简单道理。所以,关键的节点上,企业要发展要生存,员工也需要多承担一些责任,尽一份力量!

版权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