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上一年度各保险公司的分红险真实的分红表现究竟如何?近期各人身险公司将陆续公布成绩单。
日前,光大永明人寿率先披露2023年分红险分红实现率,备受市场关注。具体来看,光大永明人寿一共披露了39款分红险产品的现金红利实现率,其中最高的为115%,最低的仅为19%,超过100%的仅有6款产品。
相较于2022年,光大永明人寿2023年的分红实现率下降明显。以2023年分红实现率为19%的三款分红险产品金保安盈年金保险、金保鸿利两全保险、鑫玺人生年金保险为例,2022年的分红实现率分别为161%、137%、100%。
事实上,分红险的分红水平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成果,其中投资端的表现至关重要。现实情况是,2023年权益市场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这或许将明显拉低分红险的分红水平。
下一步,2023年度分红险的分红实现率将迎来集中披露期。光大永明人寿的分红实现率是个例表现还是行业缩影?

现金流承压,分红实现率下滑

分红险是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照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人寿保险。

分红险客户最终的长期累计收益差异则主要看保单有效期的实际分红,而实际分红和产品销售的计划书和产品说明书中不确定的分红利益演示,则主要可以通过每年公布的分红实现率来参考,因此可以简单理解为分红实现率的高低,间接代表着客户最终利益的高低。

光大永明披露的39款分红险产品均为现金红利,现金红利实现率等于实际派发的现金红利金额除以红利利益演示的现金红利金额。为什么光大永明人寿分红险产品的分红实现率在2023年大幅下滑?

不妨从光大永明人寿2023年的偿付能力水平、投资收益率、经营状况等来拆解看看。

光大永明人寿202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光大永明人寿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0.96%。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2023年保险业偿付能力状况表(季度)则显示,截至2023年末,人身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6.7%。从偿付能力来看,光大永明处于人身险公司的中上游水平。

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直接影响分红实现率。光大永明人寿2023年的投资收益率为4.29%,综合投资收益率为5.37%。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6.04%,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5.89%。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一样,光大永明的投资收益表现仍旧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2023年四季度保险业资金运用情况显示,2023年保险业年化财务收益率为2.23%,年化综合收益率为3.22%;人身险公司2023年的年化财务收益率为2.29%,年化综合收益率为3.37%。

值得关注的是,在综合偿付能力和投资表现均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的情况下,光大永明2023年的净利润亏损6.56亿元,经营处于承压状态。

并且,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光大永明人寿分红账户业务净现金流为-50.2亿元。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光大永明人寿有大量分红险产品进入偿付期需要支付分红,而从目前公布的产品来看,几乎都为现金分红型产品,收益不足以覆盖分红支出部分才导致分红账户现金流为负值。

纵观2022年行业分红险分红实现率,还算可圈可点。统计数据显示,47家寿险公司公布的1938条分红记录当中,有702条显示100%达成,有620条超100%达成,达标占比为68.2%,分红实现率的平均值是106%。

分红险再回主力受期待

1999年中国大幅降息,到2013年放开预定利率的14年间,分红险一跃成为保险主流产品,也是金融市场主要的类固收产品之一。从2014年到2022年,分红险占比逐年下降。这与各公司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年金+万能”和利益确定的增额终身寿险来实现规模扩张,而分红险保费收入主要依赖续期的积累。

2022年12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要求,保险公司应当于每年分红方案宣告后15个工作日内,在公司官方网站上披露该分红期间下各分红型保险产品的分红实现率,采用现金红利分配方式的,披露现金红利实现率,采用增额红利分配方式的,披露增额红利实现率和终了红利实现率。旨在进一步规范分红险的经营,有助于为保险消费者提供直观的参考指标。

2023年起,随着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利率走低后,分红险重新成为主流保险产品的呼声再起,认为未来分红险也将是财富管理市场上主流的类固收产品。

具体来看,在“定价利率下调”“报行合一”等政策背景下,2023年人身险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根据监管要求,自2023年8月1日起,传统寿险的预定利率不得高于3%,分红险预定利率不得高于2.5%,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2%。自此,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进入预定利率3%的时代。

有媒体在今年3月报道,从业内获悉,为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防范利差损风险,监管向多家人身险公司进行书面和窗口指导,要求中小公司万能险结算利率水平不超过3.3%。此外,分红险的实际分红水平也要求被降至与万能险同等水平,甚至更低。

低利率和“资产荒”的投资环境叠加“报行合一”,“保底收益+分红”的分红险一时成了热门保险产品。

简单来说,所谓“保底收益+分红”可以看成“基本工资+绩效”形式,“基本工资”部分固定,“绩效”部分则看险企经营情况。这意味着,分红险既有确定收益率部分,又有可增长的收益空间。

当前市场上分红型保险主要设计为终身寿险、年金保险、两全保险三种类型。根据各公司公布的产品资料,目前主流的分红险定价利率往往为 2%—2.5%,加上最低不低于70%的分红,整体分红利率处于2.8%—3.5%区间。

因此,分红险在低风险金融产品中具有收益率优势。再加上近年来,在监管的要求下,分红险分红部分的信息披露更为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投资者对于分红部分浮动收益担忧的顾虑。

在中信证券看来,以分红险为主的类固收产品将成为市场主力,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寿险产品具有多功能属性,在资金端体现为保本保底、多种理财和保障功能,在资产端体现为多品种跨周期投资。因此,寿险产品具有因时而变、推陈出新、满足市场需求的灵活性。

依托投资,押宝债市

事实上,险企的分红实现率也不是越高越好,一般而言略高于100%是较合理水平。

因为如果分红实现率过高,会增加险企的负债成本,不利于险企的长期稳定经营,并且短期内过高的分红实现率也会推高保险消费者的预期,如果后续分红率下降,则可能引发退保风险。而过低的分红率则可能直接引发保单持有人的非预期退保,会对险企的流动性和投资收益产生不利影响。

从更高层面来考虑,险企在经营时需要时刻平衡好负债端和资产端,资产端的优秀表现也会直接拉开分红险的红率实现率。

低利率背景下,险企负债端承压已是行业共识,如何配置好资产端是当前各家公司面临的一道必答题。此前,『A智慧保』分析保险业2023年和2024年投资端配置时,最明显的特点是“增债券、降股票”。

必须承认的是,债券在过去几年走出了牛市行情,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不过,在今年5月,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成功发行,长端利率或将逐步下探阶段性底部后上行。

从利率来看,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5月17日首发,加权中标利率2.57%;2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5月24日首发,中标结果出炉,加权中标利率2.49%。

工银安盛人寿副总经理郭晋鲁曾发文指出,截至2024年3月末,超长期政府债(30年国债)收益率已低于多数在售产品预定利率,利差损风险凸显。负债成本下降滞后与投资收益下降的矛盾增加了资产负债匹配压力,提高了资产配置难度。

『A智慧保』同时也关注到,在20年期、30年期超长期国债发行中,不少保险资金已入场。有业内人士称,“虽然长期国债利率不能覆盖负债成本,但具备安全性”。而国债收益率对保险公司中长期投资收益具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分红险红率实现率和保险公司的利润。

总体而言,利差损风险近一段时间之所以被行业反复提及,归根结底还是险企资产、负债两端承压。从资产端来看,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正在逐步回暖,宏观数据也透露着经济渐渐企稳的态势,险企资产端压力已有所缓解。从负债端来看,为了缓解险企负债端压力,监管一方面下调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另一方面进行“报行合一”的严监管;对于人身险公司来说,加快高质量转型并根据市场需求研发能够延续高增长的产品仍是“箭在弦上”。

但愿资产端能有出色表现,进一步拉高分红险产品投资收益水平。有业内人士测算,如果公司的分红保险产品投资收益率达到4.5%,当年的分红实现率应该守住100%。

一旦险企的主要分红险产品的红率实现率一年或多年远低100%,可能将直接影响下一年度分红险的新单销售占比,也就是说,分红险能否成为2024年及未来几年行业的主流产品,很大程度依赖过往年度的红率实现率。